天天看點

“暹羅”興衰:被諾獎得主标記為上流社會寵貓,如今江湖地位難保

作者:豬日播放字幕組
“暹羅”興衰:被諾獎得主标記為上流社會寵貓,如今江湖地位難保

文/10000年

暹羅貓是注定要在“世界寵物貓流行史”上留名的一個品種。

“你曾經和你的‘情聖’一起兜風作樂,那家夥肩膀上還卧着一隻暹羅貓”(You used to ride on your chrome horse with your diplomat,Who carried on his shoulder a siamese cat),這句歌詞來自鮑勃·迪倫的《像一塊滾石》(Like a Rolling Stone)。

“暹羅”興衰:被諾獎得主标記為上流社會寵貓,如今江湖地位難保

因為歌詞寫得格外漂亮,鮑勃·迪倫拿到了2016年諾貝爾文學獎,《像一塊滾石》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這首著名的歌曲寫于1965年,描述了上世紀60年代歐美年輕一代燈紅酒綠、四海追風的不羁生活,也對那些“富N代”的身世浮沉進行了探讨和思考。

即使過去了半個多世紀,現在看《Like a Rolling Stone》的歌詞也并無過時之感,依然能振聾發聩、讓人警醒。

“暹羅”興衰:被諾獎得主标記為上流社會寵貓,如今江湖地位難保

鮑勃迪倫和《像一塊滾石》

歌裡描繪的一些畫面也讓關注寵物的人知道:當時那些進名校、佩鑽石、跨寶馬(騎摩托)、攜美人的上流社會年輕人,原來喜歡養暹羅貓。

“暹羅”興衰:被諾獎得主标記為上流社會寵貓,如今江湖地位難保

在鮑勃·迪倫的歌裡,暹羅貓就像是纨绔子弟的一種标配寵物,不過能配得上它的可不隻纨绔。

暹羅貓的發展曆史告訴你——它可是“專業”流行120年的品種貓,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多的注冊血統品種貓。

“暹羅”興衰:被諾獎得主标記為上流社會寵貓,如今江湖地位難保

電影《奪情記》劇照1

作為著名的東方貓和短毛貓代表,暹羅貓被認為是最古老的貓品種之一。顧名思義,暹羅貓被認為起源自泰國,是“暹羅的皇家貓”,具有高貴和傳奇的特質。

根據一些曆史記載,1884年,暹羅國王送給英國駐泰總領事暹羅貓作為告别禮物,此舉被認為是一種巨大的榮譽,因為貓是由皇室在王宮裡飼養的。從此,暹羅貓引起了西方公衆的關注,第二年還參加了貓展,無數人第一次認識了暹羅貓!

俗話說,外來的好貓惹人愛(10000年我說的,嘻嘻),在養寵的“崇洋媚外”情結上,歐美人也向來如此,他們很能接受暹羅貓這個“東方貓”品種,哪怕它有一張“髒髒的挖煤臉”。

“暹羅”興衰:被諾獎得主标記為上流社會寵貓,如今江湖地位難保

而對于品種貓的血統,歐美社會從來都更加在意,畢竟由他們最先鼓搗的各種品種貓俱樂部、品種貓愛好者組織,才是品種貓“從小衆到大衆”、擴散到全世界的推動者(不排除市場化原因)。

早在1899年,羅伯特·洛克(Robert Locke)夫人就創立了貝雷斯福德貓俱樂部,擔任俱樂部首任主席;她還擁有美國第一隻注冊暹羅貓。此後品種貓的發展越來越專業,1902年,英國本土成立了第一家暹羅貓愛好者俱樂部。

“暹羅”興衰:被諾獎得主标記為上流社會寵貓,如今江湖地位難保

暹羅貓發展史

1920年後,暹羅貓在美國也越來越受歡迎。一開始,是專業的貓愛好者們在推廣他們/她們繁育的暹羅貓,後來,喜歡養貓的名媛貴婦、社交名流起到了重要的帶頭作用。而電影明星的“廣告作用”就更厲害了,像好萊塢幾位著名的女明星——費雯·麗、瑪麗蓮·夢露和伊麗莎白·泰勒(玉婆)都擁有過暹羅貓,誰不想擁有一隻愛豆同款貓,可抱可親可以舉高高?(參見10000年文章《暹羅貓:女神費雯麗的愛寵,貓咪裡的巴哥犬,出身高貴卻是煤老闆)

“暹羅”興衰:被諾獎得主标記為上流社會寵貓,如今江湖地位難保

左:費雯麗;中上:瑪麗蓮夢露;中下:伊麗莎白泰勒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大概是暹羅貓傳播的一個黃金時代,除了名人不時抱着暹羅貓出鏡外,大熒幕上也有出現了暹羅貓的身影。例如1958上映的《奪情記》,原本是女巫标配的黑貓就被一隻暹羅貓替代,神秘中更凸顯靈魂的有趣,演繹出不一樣的貓風情。

“暹羅”興衰:被諾獎得主标記為上流社會寵貓,如今江湖地位難保

電影《奪情記》劇照2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就這樣,養暹羅貓逐漸成為那些“家裡有礦”的土豪們的愛好,土豪男女老少,富家子弟更熱衷彰顯個性的東東。這種社會現象被觀察力超強的鮑勃·迪倫寫進了歌裡,成為挂《像一塊滾石》》歌詞的一顆“釘子”。(文豪大仲馬曾說,曆史是他挂小說的釘子。)

之後,養暹羅貓的名人不斷,越來越多的男人開始抱起了這個貓品種,例如鮑勃迪倫的“好兄弟”之一、著名的披頭士樂隊靈魂人物——約翰·列侬。

“暹羅”興衰:被諾獎得主标記為上流社會寵貓,如今江湖地位難保

約翰列侬和他的暹羅貓

有一種觀點,說暹羅貓是“自然中的非自然”,是“貓的反常噩夢”(“unnatural nightmare of a cat”)。意思是說,雖然暹羅貓是一個“自然産生”的品種,沒有人為幹涉(繁育),其祖先就是泰國當地的土貓(野貓),但現代愛貓協會(如CFA)的品種标準,則将暹羅貓的頭部定義為楔形,這種楔形頭部是“非自然幹預”的結果,也即人為的、有選擇性的繁育結果。

“暹羅”興衰:被諾獎得主标記為上流社會寵貓,如今江湖地位難保

這其實也是關于暹羅貓頭型的一個著名之争——蘋果頭,還是楔形頭?

也就是說,當今世界的暹羅貓品種有兩種基本的身體類型,以頭部的差別最為明顯:一種是傳統的(蘋果頭)暹羅貓,另一種是極端的(楔形頭)暹羅貓。

“暹羅”興衰:被諾獎得主标記為上流社會寵貓,如今江湖地位難保
“暹羅”興衰:被諾獎得主标記為上流社會寵貓,如今江湖地位難保

熱愛蘋果頭的貓奴認為,蘋果頭暹羅貓又美麗又可愛,而且和原始的暹羅貓長得最像,這才叫原生态!而追随楔形頭的貓奴則堅持,楔頭暹既優雅又精緻,這才叫異國風情和神秘高貴!

而10000年對于這種争論保持“和稀泥”的态度:美是多種多樣的,人類有圓臉美女也有尖臉美女,不論蘋果頭和楔形頭都是可愛的暹羅貓。

當然了,實際上二者還是有差別的,比如一個貓奴想購買楔形頭暹羅貓時,選擇範圍确實沒有蘋果頭的大。

“暹羅”興衰:被諾獎得主标記為上流社會寵貓,如今江湖地位難保

其實對于暹羅貓來說,什麼頭型并不重要。

最重要的是,随着貓奴的選擇越來越多,它的“受歡迎的第一寵物貓”江湖地位已經受到了來自很多貓品種的挑戰,被後來者趕超——英國短毛貓、美國短毛貓這兩大品種貓就是強有力的“競争對手”,其他如異國短毛貓、布偶貓等個性化的貓品種也在不斷分割着寵物貓市場。像在中國,暹羅貓的地位也隻排在“寵物貓喂養排行榜”的第5名(詳見10000年文章《中國人養貓排行榜top5,第1名田園貓很正常,第5名有點兒意外》)

正可謂:“江山代有寵貓出,各領風騷若幹年”。暹羅貓能流行一個多世紀,已經是奇迹了,奇迹難再得。

寵物影視歌 系列——鮑勃迪倫,《像一塊滾石》 本文原創,未經允許不得以任何形式轉載。圖檔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