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驚情四百年》:吸血鬼起源,羅馬尼亞宗教與民俗文化的無理糾纏

作者:無量天真
《驚情四百年》:吸血鬼起源,羅馬尼亞宗教與民俗文化的無理糾纏

“若一個已經下葬了的人,還對村民糾纏不休,他們将會挖出他的屍體,掏出他的心髒一把火燒了,用燒成的灰做成藥劑,包括這個人的親戚在内,所有受到他糾纏的人,都要喝這種藥劑,隻有這樣,才能逃脫他的糾纏。”

這不是巫術,而是特蘭西瓦尼亞的民俗文化。

特蘭西瓦尼亞:位于歐洲東南部,東喀爾巴阡山以西,多瑙河支流蒂薩河流域,是指羅馬尼亞中西部地區。在14世紀先後,成立瓦拉幾亞、摩爾多瓦和特蘭西瓦尼亞3個公國,直到二戰後,三個公國才真正合并,成立獨立的羅馬尼亞人民共和國。

曆史上,在俄羅斯和奧斯曼帝國(土耳其)長期操控下,戰争似乎從來沒有停止過。

吸血鬼的形象溯源,有來自于東正教義的影響,也有當地曆史的縮影,更離不開當地民風思想文化的鍛造。而電影《驚情四百年》,在浪漫動人的愛情背後,更是宗教與民間文化的一番糾纏……

《驚情四百年》:吸血鬼起源,羅馬尼亞宗教與民俗文化的無理糾纏

特蘭西瓦尼亞人堅信,人死後,要麼上天堂,要麼堕入地獄。

根據羅馬尼亞的傳統意識,認為靈魂進入天堂或地獄之前,屍體不會腐爛,是以,羅馬尼亞人會在長達七年後,挖出死者的屍首。是以,這裡的人們非常害怕死亡,認為這是一件不正常的事情,是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種下的苦果。

如果挖出來死者骨頭是雪白的,則表示靈魂已經永久安息了,但如果屍體腐爛不徹底,他們就相信靈魂被困在了凡間,變成了一個類似吸血鬼的邪靈鬼怪,叫做“斯崔戈埃”,但斯崔戈埃并不吸血,最多是偷奶牛的牛奶,或導緻男性陽痿,或毀壞莊稼,也折磨遇到的每一個人,它們潛伏在陽間與地獄之間,有點像我們傳說中無法轉世投胎的孤魂野鬼。

為了驅趕斯崔戈埃,人們會挖出未腐爛的屍體,舉行各種驅魔儀式,當然,除了做藥劑,還包括斬首、焚燒、往心髒釘入木樁,或者用大蒜辟邪……

我們客家土葬中,也會在七年後挖開故人棺椁,隻是為了捨骨另葬,但我們隻堅信,親人早已輪回投胎,捨骨,隻是對親人的尊敬,也是客家人在曆史遷移的傳統中,養成了習慣,為了更友善遷移。

香港老前輩林正英先生在電影裡,也利用茅山術,對東方僵屍用桃木劍鎮壓,或者焚燒。我們民間,也有大蒜辟邪的說法……對待不安的靈魂,似乎全球方式都差不多。

《驚情四百年》:吸血鬼起源,羅馬尼亞宗教與民俗文化的無理糾纏

羅馬尼亞人非常笃信宗教,大約90%地區屬于東正教區,大多屬于中世紀風格的城市,特别是特蘭西瓦尼亞,這裡更有着深厚的民間儀式風格,郊區看起來非常的荒涼,基礎設施不是很健全,是以在很多鄉村地區,至今仍過着150年前的生活。

吸血鬼的起源有很多種說法:在古代的巴比倫、埃及、南美洲都存在。最廣為流傳的,是《黑暗世界》裡該隐傳說,或者蘇美爾神話有撒旦的情人莉莉絲,當然,還有說法是起源于16世紀之前,對于疾病的一種錯誤解讀,比如英國爆發的17次大瘟疫:人們挖開一些墳墓,有時看到那些屍體就好像活的一樣:它們的頭發和指甲變長了,長出了胡子,有些眼睛睜開了,嘴唇收縮,牙齒外露,這也成為吸血鬼起源之一。而動物界的蝙蝠和狼人,也成為吸血鬼不可或缺的貼身代言人。

《驚情四百年》:吸血鬼起源,羅馬尼亞宗教與民俗文化的無理糾纏

而中世紀的吸血鬼傳說,真正很大程度上,是教會恐吓的結果。教會聲明,凡是自殺的、不潔的、異教的人死後都會變成吸血鬼。

在特蘭西瓦尼亞特别的民俗文化,以及在基督教義的引導暗示下,使得羅馬尼亞成為孕育吸血鬼的最佳土壤。是以,德古拉成為最完美的吸血鬼。

愛爾蘭作家布萊姆·斯托克創作的長篇小說《吸血鬼德拉庫拉》,是根據特蘭西瓦尼亞曆史原型人物——費拉德·德古拉塑造而成。《驚情四百年》由此書改編。

是以,人們漸漸把18世紀,哈布斯堡君主國與奧斯曼帝國之間的紛争時,奧地利軍隊和政府考察、并記錄當地奇特的埋葬死者的儀式,産生的德古拉最早的文化背景,從原先的奧地利,挪到了斯托克筆下的特蘭西瓦尼亞。

《驚情四百年》:吸血鬼起源,羅馬尼亞宗教與民俗文化的無理糾纏

在1931年的《德古拉》中,德古拉伯爵的形象被打造成了一個扁平化的恐怖标簽,一個純粹邪惡的超自然怪獸。而《驚情四百年》在一定程度上也把整個故事和其中的人實體想化和庸俗化了,把德古拉伯爵描繪成一個善良虔誠的情聖,而把屬于吸血鬼的邪惡和獸性小心地濾掉了。

我倒是很認可這個評語。

費拉德·德古拉在五六歲時成為瓦拉基亞公國的伯爵,十二歲被送往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君士坦丁堡做人質,十七歲才離開。

長達五年的囚禁生活和親人的死訊,讓德古拉痛苦不堪,後來變得性情殘暴。十七歲時他在土耳其蘇丹的支援下,率軍打回瓦拉其亞并奪回政權,上台之後第一件事,便是整肅異己,手段苛酷,又用各種嚴刑峻法對待罪犯整饬國家,最有名的就是穿刺刑。

《驚情四百年》:吸血鬼起源,羅馬尼亞宗教與民俗文化的無理糾纏

他曾将俘虜的兩萬多土耳其士兵剝光衣服示衆,并用木樁從活人肛門刺進,又從嘴裡穿出,立在邊境上,稱為木樁森林。當強大的奧斯曼土耳其軍隊來入侵時,看到這殘酷的場景,直接被吓退,也是以,羅馬尼亞人視德古拉為民族英雄。但是德古拉伯爵的嗜血殘暴傳遍歐洲,“吸血鬼”的名号也由此而來。

但也有另一種解讀說,其實德古拉并沒有想象中的殘暴,因為國小人微,為了對抗強大的奧斯曼帝國,刻意将自己塑造成殘暴與恐怖。也許,王者的世界,總是孤獨的,并不需要人們了解,相反,隻需要永不枯竭的力量,哪怕是極緻殘忍。

在《驚情四百年中》,德古拉的形象,更多是糾葛于這種沖突的曆史迷霧中、以及民間文化融合而成的這種形象設定中,吸血鬼是以變得即優雅,又邪惡,即多情,又自私,即善良,又專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