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東來順”的故事——中華第一涮的由來

作者:北京周邊事兒
“東來順”的故事——中華第一涮的由來

東來順的創始人,丁德山老先生,是個回回,祖籍河北滄州市丁家莊。

丁德山先生的父親,是個收雞鴨鵝的小商販,有一天,在收貨時遇到無理之人,氣憤之下,打傷了人,為躲避官司,拖家帶口逃到了京城,在一個叫鴨子嘴的地方,住下了。

不久丁德山先生的父親,因病去世,丁德山先生的母親,一人實在無法養活三個還未成人的孩子,領着孩子到東直門外,投靠了一個熟人。

這一年,丁德山剛滿17歲,他們一家四口,擠住在東直門外二裡莊的一間破寒窯裡,為了養家糊口,丁德山和二個弟弟靠給人挖黃土為生,原來北京城一到冬天,就得靠燒煤球、煤餅,取暖過冬,煤球、煤餅裡面,需要添加黃土,才能把煤灰粘成團或塊,由于需求量大,由此産生了一個特殊的職業——賣黃土。

挖黃土,賣黃土是個苦差事,用現在的話将叫“沒啥技術含量”,丁德山一家的日子過得很艱難。

可是年少氣盛的丁德山不認命,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丁德山向親友借了一輛手推車、一條大闆凳和一張案闆,又向本家“丁記鴨房”借了幾塊錢,在剛剛開業的東安市場,北門不遠的東邊,擺了個小飯攤。

“東來順”的故事——中華第一涮的由來

人無名不立;事無名不成;物無名不存。

在給自己的小飯攤起名時,丁德山像是胸有成竹似的一氣呵成:東安市場在東華門外,屬于東城,自己又住在東直門外,這一連串的“東”,加上十分強烈渴望生意能順順利利,于是給自己的小飯攤起名為“東來順粥攤”,剛開始沒啥本錢,就賣玉米面貼餅子、小米粥,後來有了積蓄,做起了回民的特色面食——拉面。

東安市場,原先是皇宮的馬場,雖然變成了市場,管事的依然是宮裡的一位叫魏延的太監主管。

愛吃拉面的老太監魏延,常來光顧丁德山的粥攤。有眼力見兒的丁德山,每次見公公來,都非常周到的招待、奉承,老太監的一高興,就認了丁德山做幹兒子。

清末民初,乃多事之秋!

1912年2月29日夜裡,北洋軍閥曹锟,在袁世凱的授意下,發動了兵變。

曹锟帶領着士兵沖進東安市場,挨家挨戶搶劫。混亂中,有名士兵用兩桶煤油,潑在東安市場的的木闆牆上,放了一把火,将整個東安市場燒成了一片廢墟。

丁德山數年來辛苦攢下的家業,一夜之間化成了灰燼。

俗話說:背靠大樹好乘涼!

在幹爹魏公公的幫助下,丁德山很快起了三間瓦房,挂了塊“東來順羊肉館”的匾額,開始經營起了隻是羊湯、羊雜湯。

一天,兩位客人來“東來順羊肉館”邊喝羊湯邊聊“正陽樓的涮羊肉”,其中一位眉飛色舞地說着正陽樓的大師傅,刀功如何了得,生意如何紅火,隻可惜太貴,吃不起!

真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丁德山從兩人的談話中,發現了新的商機——涮羊肉!

“東來順”的故事——中華第一涮的由來

丁德山花重金,将北京最有名的切肉廚師鄭春榮請到了“東來順羊肉館”,讓其在門外表演他的刀工絕技——切肉薄如紗巾,一盤精薄的羊肉片鋪在藍花盤上,透過紅白相間的羊肉片可以分明地看見盤底的花紋圖景。

為了能做到羊肉一涮即熟,鮮嫩可口,有入口不嚼即化的口感。丁德山在東直門外,圈了的幾百畝地,專門飼養内蒙古的大尾巴綿羊,東來順涮肉隻選二至三年閹過的公羊或僅産過一胎的母羊,并且隻要上腦、大三叉、小三岔、磨檔、黃瓜條這五個部位的鮮肉。

羊肉的品質有了保障後,丁德山又在涮羊肉的佐料上很下了一番功夫。起初所用的油鹽醬醋和涮肉佐料,都是從百年老店天義成醬園進的貨。天義成與六必居、天源齊名,被譽為京城三大醬園。後來丁德山竟然把天義成收購了,改名為“天義順”,真是一順百順!

為了改進涮羊肉的銅火鍋,加大火力,丁德山甚至成立了一家打造銅鐵炊具的長興鐵鋪,為了銅火鍋更好看,還采用了之前隻有宮中才用的景泰藍工藝,那優雅的藍與富貴花相映襯,再加上頂蓋上的袅袅輕煙,真是别有一番意趣。

丁德山在提高“東來順涮羊肉”的檔次的同時,仍然保留了貼餅子、雜面條、餡餅、氽肉丸子等大衆食品。他在店中擺一些大闆凳,專門給平民百姓就餐,飯菜的價格經濟實惠。

丁德山的生意經就是:“窮人身上賠點本,闊人身上往回找;讓他背着活廣告,内外四城到處跑。”

一時間,“東來順的涮羊肉——真叫嫩”,成了北京城,廣為流傳的歇後語。

“中華第一涮”了,真是名不虛傳!

“東來順”的故事——中華第一涮的由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