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10大著名醫者下篇(原創)

作者:程老師的每日詩詞
古代10大著名醫者下篇(原創)

歡迎關注

06.孫思邈

古代10大著名醫者下篇(原創)

孫思邈

孫思邈(541年—682年,存在争議,詳見正文“年齡争議”目錄),京兆華原(今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人,唐代醫藥學家、道士,被後人尊稱為“藥王”。

西魏大統七年(541年),孫思邈出生于一個貧窮農民的家庭 。他從小就聰明過人,長大後開始愛好道家老莊學說,隋開皇元年(581年),見國事多端,孫思邈隐居陝西終南山中,并漸漸獲得了很高的聲名。

古代10大著名醫者下篇(原創)

藥王

孫思邈十分重視民間的醫療經驗,不斷積累走訪,及時記錄下來,終于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後,孫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請,與政府合作開展醫學活動。唐高宗顯慶四年(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國家藥典《唐新本草》。

唐高宗上元元年(674年),孫思邈年高有病,懇請傳回故裡。永淳元年(682年),與世長辭。

07.薛雪

古代10大著名醫者下篇(原創)

薛雪

薛雪(1681~1770)字生白,号一瓢,又号槐雲道人、磨劍道人、牧牛老朽。江蘇吳縣人,與葉桂同時而齊名。早年遊于名儒葉燮之門,詩文俱佳,又工書畫,善拳技。後因母患濕熱之病,乃肆力于醫學,技藝日精。薛雪一生為人,豪邁而複淡泊,年九十歲卒。

古代10大著名醫者下篇(原創)

傷科方

故也知薛雪并非專一業醫者,但他于濕熱證治特稱高手,所著《濕熱條辨》即成傳世之作,于溫病學貢獻甚大。又嘗選輯《内經》原文,成《醫經原旨》六卷(1754)。唐大烈《吳醫彙講》錄其《日講雜記》八則,闡述醫理及用藥;另有《膏丸檔子》(專刊稿)、《傷科方》、《薛一瓢瘧論》(抄本)等。

08.宋慈

古代10大著名醫者下篇(原創)

宋慈 ‍

宋慈(1186-1249),字惠父,漢族,建陽(今屬福建南平)人,與理學大師朱熹同鄉,祖籍河北邢台市南和縣,唐相宋璟後人,

古代10大著名醫者下篇(原創)

世界法醫學鼻祖

生于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南宋著名法醫學家,中外法醫界普遍認為是宋慈于公元1235年開創了“法醫鑒定學”,是以宋慈被尊為世界法醫學鼻祖。

09.李時珍

古代10大著名醫者下篇(原創)

李時珍

李時珍(1518—1593),字東璧,晚年自号瀕湖山人,湖北蕲春縣蕲州鎮東長街之瓦屑壩(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醫藥學家。後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醫院判,去世後明朝廷敕封為“文林郎”。

古代10大著名醫者下篇(原創)

藥聖

李時珍自1565年起,先後到武當山、廬山、茅山、牛首山及湖廣、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藥物标本和處方,并拜漁人、樵夫、農民、車夫、藥工、捕蛇者為師,參考曆代醫藥等方面書籍925種,考古證今、窮究實體”,記錄上千萬字劄記,弄清許多疑難問題,曆經27個寒暑,三易其稿,于明萬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萬字的巨著《本草綱目》,此外對脈學及奇經八脈也有研究。著述有《奇經八脈考》《瀕湖脈學》等多種。 被後世尊為 “藥聖”

1982年,其墓地李時珍陵園(李時珍墓)被國務院列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機關”。

10.葛洪

古代10大著名醫者下篇(原創)

葛洪

葛洪(公元284~364年)為東晉道教學者、著名煉丹家、醫藥學家。

古代10大著名醫者下篇(原創)

小仙翁

字稚川,自号抱樸子,漢族,晉丹陽郡句容(今江蘇句容縣)人。三國方士葛玄之侄孫,世稱小仙翁。他曾受封為關内侯,後隐居羅浮山煉丹。著有《肘後方》等。

古代10大著名醫者下篇(原創)

感謝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