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寫好小說,首先要知道什麼是好的小說。
大家都知道,好的小說能夠讓人産生蕩氣回腸的感覺。
這樣強烈的感染力來自哪裡?來自于充分調動讀者的情緒和感覺。辦法就是“兩節三點”。兩節就是:情節加細節。情節主要對應的是情緒,細節主要對應的是感覺。情節是骨骼,細節是皮肉。情節由一個個沖突構成,細節由一個個場景構成。情節越曲折,細節越具體,氛圍就越濃厚,越能給讀者一種身臨其境、感同身受的感覺。
“三點”就是三大G點:
莎士比亞的戲劇為什麼千古傳誦?因為它打動人心。不管故事以什麼形式出現,電影也好,小說也好,戲劇也好,漫畫也好,這些令人感動的瞬間都是最有價值的,人的情感會在此時此刻得到升華。任何一部小說,隻要有這樣沉甸甸的情感在裡面,一定是一部優秀的小說,一定能夠打動讀者。
讀者的情緒是随小說人物的情感而波動的,你要充分調動讀者的情感,就要讓故事人物的情緒受到最大限度的觸動。
放大人物的情緒也有個秘訣,就是制造巨大的反差。反差越大,觸動越劇烈,讀者的情緒就會像坐過山車一樣起起伏伏。
什麼叫反差?就是主角的認知與事實之間的巨大差距,用一個字表達,叫做“卻”。比如:原來認定的人和事卻不是自己想的那樣;自己最讨厭的人卻幫助自己最大;自己想要幫一個人卻反而害了那個人;自己最愛的人卻死于自己之手;自己最看不起的人卻做出了最了不起的行為;自己最不能原諒的人卻原來為自己付出了那麼多;自己最忽視的人卻原來默默忍受了那麼多痛苦;自己最恨的人卻原來隻是自己的誤解等等。
舉個例子。《紅樓夢》裡大帥哥柳湘蓮一生浪迹天涯,終于遇到了深愛自己的絕色美女尤三姐,卻因為聽信外面不好的傳言,訂婚以後又反悔,跑去索回訂情信物鴛鴦劍。尤三姐苦等五年卻等來這樣的結果,頓時淚如雨下,當場用雌劍自刎而死。柳湘蓮悔痛無及,最後用雄劍割發出家。這一段可以說是《紅樓夢》中最感人的一個片段,其中的情感力量就是靠這樣巨大的反差實作的。這樣的反差《紅樓夢》裡面還有很多,比如最有潔癖的妙玉,最後卻淪落風塵;最想保護姐姐妹妹的賈寶玉,最後卻讓群芳因他離散等等,這些都引起讀者的深深歎息。

再比如《東京愛情故事》最後一集,當赤名莉香終于決定放手,在火車上她翻書包,以前的照片突然掉落,勾起了她所有的美好回憶。對比之下,回憶越美好,現在就越悲傷。這就是反差産生的巨大悲劇感。
是以,寫小說要多多地去關注那些處于情感漩渦之中的人,比如說絕望的賭徒,叛逆的少年,失戀的人,抑郁症患者,貧賤的夫妻,丢失孩子的父母,身負血海深仇的人等等。在他們身上,有很多精彩的情感大戲。
一部優秀小說的核心要素是沖突。在一定的界限之下,沖突越大越好。每一個看小說的人,一邊在内心深處為主人公揪心,一邊卻在暗暗祈禱讓沖突來得更猛烈些吧!誰都喜歡那些驚世駭俗、驚心動魄的情節。
國外有人把這種心理形容為:“車禍現場原理”,就如同人們開車來到一個車禍現場就會停下來觀看一樣,人們看故事也喜歡看一個人怎樣把生活搞得一塌糊塗。
經典美劇《絕望的主婦》總體思路就是這樣,要讓故事裡面的家庭主婦生活一地雞毛,比如讓一個有潔癖,時刻端着的家庭主婦,老公出軌、兒子同志、女兒早孕,生活一塌胡塗。
打開UC浏覽器 檢視更多精彩圖檔
作為作者,首先要考慮的,是怎樣讓沖突來得更猛烈,讓情節更有沖擊力。比如在讓主人公不死的情況下,讓他無限地逼近死亡。這裡要用到的思維方式,叫極限思維。
沖突越猛烈,高潮就越能達到巅峰。過去的奮鬥越是艱辛,夢想實作的時刻就越是激動人心。電影《摔跤吧爸爸》裡面,當女兒終于拿到了冠軍,一路辛苦克服無數困難培育她的爸爸頓時熱淚盈眶。漫畫《七龍珠》裡面,當孫悟空曆經千辛萬苦,在跟弗利薩戰鬥到筋疲力竭時,終于蛻變成為第一個超級賽亞人,讀者也會非常激動。《灌籃高手》中當櫻木花道投進制勝一球,湘北終于奪得冠軍時,所有人都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當然,你也可以從這個高潮情節倒推,就好像作曲,你想到了高潮部分,可以慢慢延伸出過門、鋪墊部分。想讓高潮更高,前面就更要壓抑,更沖突,就像彈簧,壓得越狠,跳得越高。
小說的質感在于細節。
構思細節首先要運用正确的思維方式。人有很多種思維方式,包括發散思維,線性思維、非線性思維、邏輯思維、整體思維、等等。而極端思維就是構思細節的法寶。極限并不等于誇張,而是要想像到極限、表現到極限。
比如說你要描寫主角家裡很窮,怎麼寫?就要運用極端思維。有多窮?窮到了什麼程度?童話大王鄭淵潔他在《金拇指》這本書裡描寫主角家的窮時,就運用了很多細節,比如主角家沖廁所有定額,要上好幾次才沖一次;主角的孩子到别人家玩遊戲輸了被罰吃狗糧,發現狗糧比家裡的飯還要香,于是每次玩遊戲都故意輸,等等。
強烈推薦大家看看古代馮夢龍寫的《醒世恒言》這本小說,裡面都是一些很曲折很精彩的故事。其中有一篇故事是這樣的:
丈夫是個軍官,打仗死了,從此一個兒子三個女兒受盡了繼母的虐待。虐待到什麼程度?作者把故事的張力發揮到了極緻,寫得極其合理又極其離譜。那個十歲兒子在仆人陪伴下,被繼母打發到戰場上找父親的遺骨,這就是想讓他在外面病死,就算不病死也要把他一個人丢在外面,幸好遇到好心人收留,千辛萬苦找回來以後,繼母就幹脆直接拿毒酒把他毒死,然後匆匆忙忙下葬,下葬的時候連棺材都舍不得買大點,結果屍體都塞不進去,後來拿個斧頭直接把腿砍斷才裝到棺材裡,随随便便下葬。還有三個女兒,二女兒賣去給人家當奴隸,三女兒讓她沿街乞讨。大女兒長得漂亮本想賣個好價錢,結果她不願服從,于是繼母借機把她告到官府,打算借官府之手結果她的性命。到這裡,故事來到了最高潮,也就是沖突發展到最激烈的時候。正是“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因為她被關在牢裡,遇到了天子巡案,這個大女兒剛好是個才女,一紙訴狀上告,最後才終于沉冤得雪。
好好揣摩這三個基點吧,用好了你也能成為個中高手,讓你的讀者欲仙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