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教育部釋出《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光明行動工作方案(2021—2025年)》。據介紹,2019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0.2%,較2018年下降3.4個百分點;受疫情影響,2020年全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較2019年有小幅上升,但與2018年相比仍有下降。島城中國小生的視力現狀怎樣?記者在晚報小記者中進行了調查,近七成“小眼鏡”是在國小期間形成的。
統計 近視比例超過半數
本次《晚報小記者近視防控調查》顯示,91.18%的小記者日常會認真做眼保健操,88.24%的小記者學習光線充足。55.88%的小記者每天使用電子産品和看電視累計在一小時以内,29.41%的小記者僅在周末才會使用電子産品和看電視。參與調查的小記者中,55.88%普通近視,32.35%不近視,還有8.82%散光和2.94%高度近視。其中,近視的小記者67.65%是在國小期間形成的,14.71%是在國小之前,11.76%是在國中,5.88%是在高中。近視後,70.59%的小記者首選佩戴眼鏡,14.71%首選食療,11.76%首選裝置治療,2.94%首選藥物治療。
對于近視原因,38.24%的小記者首選用眼習慣不好,首選經常看電視和使用電子産品、先天性遺傳和學習書本時間較長的各占20.59%。
因素 睡眠不足用眼過度
視力明顯下降對學習有影響嗎? 47.06%的小記者認為有影響但不太大,35.29%認為影響很大,14.71%認為沒影響,2.94%認為影響很小。戴上眼鏡之後,64.71%的小記者選擇對運動影響最大,17.65%選擇對生活影響最大,14.71%選擇對外貌影響最大,2.94%選擇對學習影響最大。 38.24%的小記者近視程度逐年加深但不明顯,35.29%基本沒有加深,26.47%明顯加深。
在配眼鏡的場所選擇中,76.47%的小記者選擇醫院,選擇名牌眼鏡店和普通眼鏡店的各占11.76%。55.88%的小記者不到半年就驗一次光,41.18%半年到一年驗一次光,僅有2.94%一年以上驗一次光。
在影響視力因素的多選題中,47.06%的小記者選睡眠不足,選擇長時間使用電子裝置、躺着看書或長時間看書的小記者各占29.41%,17.65%的小記者透露學習和精神壓力較大,14.71%的小記者會在昏暗燈光下或強光下看書。另外,29.41%的小記者基本不存在以上情況。
小記者們認為哪幾種預防、矯治視力的方案比較合适呢?排名前三位的是79.41%的小記者推薦科學的指導、系統的訓練方案,67.65%推薦配合适的眼鏡,29.41%推薦配角膜塑形鏡。
55.88%小記者的眼睛沒有因配戴眼鏡而變形,38.24%表示輕微變形。在預防近視的有效方法多選題中,100%的小記者選擇多做戶外活動,選擇養成良好的坐姿和長時間看書後向遠處眺望的各占88.24%,不長時間看電視和使用電子産品的占82.35%。此外,每天做眼保健操、注意用眼衛生、多吃含維生素A的食物也是較好的方法。
支招 護眼小方法學起來
在采訪中,小記者有哪些具體方法來預防近視嗎?
“減少電子産品的使用時間,使用時要注意距離和佩戴防藍光眼鏡,我隻在每個周末才會使用電子産品。 ”青島啟元學校的王子喬表示,每天放學後一小時的戶外活動也很重要。大名路國小的杜昊潤也建議多做戶外活動。青島53中國小部的李秉衡建議眼部按摩、遠眺,定期檢查視力,減少電子裝置的使用,保持正确讀寫姿勢,多進行戶外運動。文登路國小的王鑫澤認為,可以戴治療儀治療以及反轉拍訓練。
有的小記者就預防近視咨詢了專業人士,眼科專家的建議是除了用眼衛生和用眼習慣外,最重要的就是每天保證兩個小時的戶外活動,曬太陽,見太陽光很重要,看書學習時也盡量在自然光下完成。
近視之後,小記者們采取了哪些方法來控制度數,其中哪些可行?
“因為發現及時,我的眼睛大約125°,但眼軸偏長,媽媽帶我去醫院配了角膜塑形鏡,目前佩戴快五個月了,視力恢複良好。身邊也有不少同學配了角膜塑形鏡,但效果不理想,主要就是度數高,矯正也需要時間,随着度數變化還需要換新鏡。早發現早治療,正确佩戴很重要。 ”有小記者推薦了角膜塑形鏡。
“我有點近視的傾向,每天都做眼操,多去戶外活動,最主要的是使用電子産品不能超過20分鐘,寫作業光線要好,坐姿要端正。 ”還有小記者建議,近視後需要減少用眼時間,特别是連續用眼時間,40分鐘是連續用眼的極限時間。
■深讀一點
使用電子産品教學不超過教學總時長30%
近日,教育部制定了2021年全國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重點工作,推動和督促學校、醫療衛生機構、家庭、社會強化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等方面完成重點任務67項。主要内容包括:指導地方教育行政部門督促和確定改善教學設施和條件,鼓勵采購符合标準的可調節課桌椅和坐姿矯正器,為學生提供符合用眼衛生要求的學習環境,嚴格按照普通中國小校、中等職業學校建設标準,落實教室、宿舍、圖書館(閱覽室)等采光和照明要求,使用利于視力健康的照明裝置。加快消除“大班額”現象。學校教室照明衛生标準達标率100%。指導地方教育行政部門督促和確定中國小校嚴格組織全體學生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
指導地方教育行政部門督促和確定各級各類學校引導學生科學規範使用電子産品,養成資訊化環境下良好的學習和用眼衛生習慣。嚴禁學生将個人手機、平闆電腦等電子産品帶入課堂,帶入學校的要進行統一保管。學校教育本着按需的原則合理使用電子産品,教學和布置作業不依賴電子産品,使用電子産品開展教學時長原則上不超過教學總時長的30%,原則上采用紙質作業。指導地方教育行政部門督促和確定國小接收醫療衛生機構轉來的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電子檔案,確定一人一檔,并随學籍變化實時轉移。嚴格落實學生健康體檢制度和每學期兩次視力監測制度,學校及時把視力監測結果記入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電子檔案。
此外,教育部将對兒童青少年體質健康水準連續三年下降的地方政府和學校依法依規予以問責。将視力健康納入素質教育,将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課業負擔等納入國家義務教育品質監測評估體系。示範推廣新型延緩眼軸發育燈具的班級。 觀海新聞/青島晚報 首席記者 張譯心
作者:張譯心
來源: 青島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