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粵軍名将,為讨好老蔣和紅軍作對,後在老蔣完蛋時選擇起義

作者:中國青年報

粵軍在近代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為當初孫中山上司的士兵中大多都是粵軍士兵,是以廣東也被譽為是革命搖籃聖地,是以廣東自然湧現出了無數風雲人物,其中就包括今天要介紹的吳奇偉。

他是粵軍名将,為讨好老蔣和紅軍作對,後在老蔣完蛋時選擇起義

吳奇偉是農民家庭出身,他的父母沒想着自己的孩子會出人頭地,隻是讓他去給伯父幫忙,但是伯父覺得吳奇偉很聰明,就自掏腰包供他上學,于是吳奇偉後來就考上了廣東陸軍國小,并順利成為保定軍校第六期的學生,就此開始了自己的軍事生涯。

從軍校畢業後,吳奇偉就加入了粵軍,他在陳炯明手底下當了一個實習連長,不過後來陳炯明和孫中山分裂,吳奇偉此時選擇歸順于孫中山,算是站對了隊,為自己後來還算不錯的仕途埋下伏筆。

廣東被孫中山平定之後,孫中山讓蔣介石統領國民革命軍,開始北伐大業。當時吳奇偉的職務是第四軍第12師第36團副團長,在北伐戰争過程中屢獲戰功。他在戰鬥過程中身先士卒,帶頭沖鋒,最後第四軍赢得了鐵軍的稱号就有吳奇偉的一份功勞,但因為當時的第四軍名将太多,是以吳奇偉并不算特别突出。

他是粵軍名将,為讨好老蔣和紅軍作對,後在老蔣完蛋時選擇起義

不過在北伐戰争之後他的軍事能力已經得到了蔣介石的認可,是以他就被帶到了老蔣的嫡系部隊中,而且升任為第四軍軍長。值得一提的是,當時還有一位深受蔣介石重用的粵軍将領,這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薛嶽。

吳奇偉作為外來将領,就很想在蔣介石面前表現自己。當時蔣介石最大的敵人就是紅軍,是以吳奇偉就在和紅軍作戰的過程中的表現的非常積極,作為蔣介石圍剿紅軍的先鋒大将。在長征中也是他追擊紅軍最為兇狠,不過他在遵義被紅軍打敗,自己也險些被俘虜,最後還是薛嶽求情,才讓他免于蔣介石的責罰。

抗戰爆發後,吳奇偉參加了淞滬會戰,對日作戰非常勇敢,後憑借此戰功成為第九集團軍總司令,指揮了著名的萬家嶺戰役,戰後榮獲青天白日勳章。不久後,吳奇偉就被蔣介石任命為第六戰區副司令長官兼長江上遊江防軍總司令,導演了著名的鄂西大捷。

他是粵軍名将,為讨好老蔣和紅軍作對,後在老蔣完蛋時選擇起義

抗戰勝利後,吳奇偉被蔣介石調去了地方,結束了自己的軍事生涯,是以他并沒有參加解放戰争。1949年蔣介石的政權已經風雨飄搖,是以吳奇偉就發動了粵東起義。這樣一來,當時和紅軍作戰最積極的人就變成了我軍的朋友,而且在吳奇偉去世後,他還被葬在了八寶山革命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