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6餘萬尾土著魚放入瀾滄江·湄公河

16餘萬尾土著魚放入瀾滄江·湄公河

活動現場

7月15日上午,由雲南省農業農村廳和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聯合主辦,雲南省水産技術推廣站和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農業農村局承辦的2021瀾滄江—湄公河水生生物多樣性保護漁業增殖放流活動,在景洪市瀾滄江邊的觀景台舉行。

16餘萬尾土著魚放入瀾滄江·湄公河
16餘萬尾土著魚放入瀾滄江·湄公河

這次放入瀾滄江的土著魚苗主要有大鱗高須魚苗種和絲尾鳗苗種,數量分别是15萬尾和1萬尾,外加大鱗高須魚親本和中國結魚親本個200尾。

16餘萬尾土著魚放入瀾滄江·湄公河
16餘萬尾土著魚放入瀾滄江·湄公河

被譽為“東方多瑙河”的瀾滄江,不僅是連接配接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的一條重要紐帶,其水系魚類種類約占全省的29%,也是雲南水生生物最豐富的水系之一。省水産技術推廣站的相關人員介紹說,這次增殖放流活動,作為改善瀾滄江水域生态環境品質、維護水域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手段,将為瀾滄江水生生物多樣性修複和保護做出積極的貢獻。

16餘萬尾土著魚放入瀾滄江·湄公河

16餘萬尾土著魚放入瀾滄江·湄公河

16餘萬尾土著魚放入瀾滄江·湄公河

據悉,“十三五”期間,雲南省開展各類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500餘次,在省内6大水系、9大高原湖泊流域及17個大型水庫投放淡水經濟魚類和珍稀瀕危水生動物2.5億尾,産生了良好的生态、社會和經濟效益。

雲南網記者 戴振華 攝影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