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籃球,是發自内心的愛

作者:籃人

前兩天看到這樣一張圖

羅斯坐在地上,望着螢幕裡都自己,滿眼都是自己年輕時候的模樣

籃球,是發自内心的愛

圖檔來自ins:hometown-designs

大家都知道了:在經曆了掙紮期之後,羅斯選擇了歸隊——他向騎士總經理表達歸隊的意願,想要重新回到球場上

聽到這個消息,其實蠻有感觸的。動容的地方,不僅在于我跟大多數球迷一樣,希望再次看見玫瑰綻放,還在于這樣一個飽受傷病痛苦折磨的男人做的選擇

在此之前,羅斯的一句話,觸動了不少球迷的心:

“我已經厭倦了總是受傷,傷病一直在精神上折磨着我”

...

傷病一直是困擾球員的問題。不論你是職業的,還是業餘愛好者。打球總是伴随着傷病,大大小小的,這點想必你也懂得

即便是手指戳傷、腳踝扭傷這類常見的小問題,都能讓我們郁悶上一段時間。不僅是因為疼痛,更關鍵的是,我們會害怕

“霧艹,這段時間我打不球了”

“媽蛋,這會不會影響到我以後的水準”

就是這種恐懼,藏在内心深處的,在隐隐作痛。以至于傷病歸來後的每次上場,你也許想着應該要克制,做動作要小心謹慎,不要那麼奮力沖搶籃闆了,不要那麼拼命了

籃球,是發自内心的愛

但其實,你做不到

一到球場,就像打了雞血,每一球都想認真防下來,每一次進攻都拼盡全力,沖搶籃闆、撲身搶斷,專注得就像盯着獵物的雄鷹

受過傷,并不能阻止我們

我相信,你肯定有過這種經曆:還沒上場打之前,腦袋裡倒是先“意淫”了比賽

場邊的妹紙在看着我,這場我得是MVP級别的表現

搶斷一條龍,從後場直接到前場,潇灑的扣籃

左腳踝還有點傷,該好好纏着繃帶,慢下來打

右邊小腿肌肉是不是要抽筋了

即便是落後,我還是會投中絕殺球,帶走領球隊拿下勝利

有很多場景,在腦袋裡反反複複的清晰,好像都挺能讓你熱血沸騰的。最後真正上場了,其實也就是一場正常都比賽,但上場的你,隻能用一個詞來形容

專注

于是你壓根就沒注意到她是不是在觀衆席上;你也沒心思去考慮腳踝是不是真的在疼,為了進球,做動作還是這麼誇張,這麼有難度;什麼都感覺不到了,隻有場上的一切,心無旁骛。

真的是沒有什麼可以阻止得了你

打完球後的第二天,全身酸痛,但會很自豪

一般來說疼痛發生在隔天,肌肉酸痛的滋味,可能是運動過度,沒有及時放松,也可能是碰撞的淤青。奇怪的很,明明知道這是不好的現象,可我們并沒有懊惱前天的過度表現,甚至還很自豪,很滿足。

“傷疤是戰士的勳章”,雖然比喻得不恰當,但可能這些都是場上的證明吧。

籃球,是發自内心的愛

我也曾想過某些問題

我害怕每次奮不顧身的我,打球的時候會吃虧

我害怕越是努力,積勞成疾,勞損

可是

我厭倦了傷病,但我仍然不願意離開籃球

因為受過傷,是以漸漸明白了身體但重要性;因為想多打幾年球,是以會越來越注重保養;因為都愛着籃球,是以更容易感同身受

有一天,你的速度會慢下來,你的起跳會越來越低,你的變向也超級慢,但是沒關系,上了場的你,就懂得為啥還這麼放不下籃球

微信搜尋公衆号:籃人(或者長按複制ID:CHINABASKETMAN)訂閱後你可免費獲得一份教學幹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