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 “兩岸一家親”桂林山水文化研學團在廣西桂林旅遊學院開班,共有來自廣西高校文學、哲學、文化旅遊、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專業的台灣教師和文創酒店管理、鄉村農業開發、新媒體營運管理等台灣從業青年20多人參加,活動由教育部支援、桂林旅遊學院承辦,廣西台辦、教育廳,桂林旅遊學院相關負責人出席啟動儀式。

親手體驗制作桂林山水主題瓷器
桂林旅遊學院副校長楊莎莎介紹,學校安排了豐富多彩的課程和活動,希望加深台胞對廣西的了解、加深對桂林山水的美好印象,将桂林的美好和“兩岸一家親”快樂分享給自己親朋好友,讓桂林、桂林旅遊學院成為台胞親友手機上的網紅。她表示,桂林旅遊學院與台灣相關高校一直保持密切交流和聯系,每年都有台灣高校代表到該校通路,該校每年也向台灣高校安排交換生,2019年還協助舉辦了首屆桂台青年慢壘邀請賽,促進兩地交流。
廣西教育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桂台教育交流交往熱絡,目前有近300名台灣學生和140多位台灣教師在廣西就讀教學。每年均有學生赴台交流,學前、中國小、高校教師與台灣相應學段的教師保持密切交流,兩地教師學生成為了好朋友、老朋友。廣西為“引得來、留得住、用得好”台灣教師,不斷優化服務品質,各高校紛紛出台台灣教師聘用管理辦法,規範選聘入職程式,開通了人才評定綠色通道等多種方式幫助台灣教師職稱認定,組織多項交流活動促進情感認同的雙向融通。
廣西師範大學台灣教師張玉明表示,桂林與台灣有許多文化連結,台灣著名作家白先勇筆下《花橋榮記》中種種細節諸如米粉、花橋等都吸引着台灣讀者的心,令人神往,《紅樓夢》也是兩岸學者熱衷交流的思想、藝術精品。“不是人間種,移從月中來。廣寒香一點,吹得滿山開。”她吟唱楊萬裡的《詠桂》表達了對桂林山水文化的喜愛。
台胞在作品上題字留念
當天,學員參觀了集景區與學校為一體的桂林旅遊學院各文化闆塊,親手體驗制作桂林山水主題瓷器,考察桂林“三寶”之一的桂林三花酒廠區象山洞藏酒窖,感受“靖江王城”曆史文化。
(廣西台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