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代十大名劍(上)

作者:夢回千年一歎

當代台灣的作家餘光中曾經有詩雲:

千古詩才,文章建安骨

一身傲骨,青蓮居士谪仙人

李白追月逆江河

包黑斬龍順民心

豪氣壓群雄,能使力士脫靴,貴妃捧硯;

仙才媲衆美,不讓參軍俊逸,開府清新

我輩此中惟飲酒,先生在上莫題詩

酒入豪腸化作月光,

剩下的三分嘯成了劍氣,

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憶李白》

作為文人的餘光中老先生,我想此刻他肯定參悟出“劍”與人物性格之間的關系。是呀,“劍”這種武器,差不多是在中國冷兵器時代最為常用的兵器,那對中華文化的影響也頗為深遠。曆來關于劍的詩詞數不勝數,無數詩詞人不吝墨色将劍這種武器化作自己的信仰,抱負,失意,灑脫書于紙上,千載流傳。如果說古代哪種武器能表現中國人的浪漫主義色彩,劍當仁不讓,至今仍有無數年輕人身着漢服,手持寶劍,來體驗古代人的潇灑。

以下古代十大名劍,或肩負民族的使命,或扛起重整河山的大旗,或忠義悲歌,無一不讓人心生敬仰,我們來認識以下:

1, 聖道之劍——軒轅夏禹劍

2, 仁道之劍——湛泸劍是一把

3, 把帝道之劍——赤霄劍

4, 威道之劍——泰阿劍

5, 誠信高潔之劍——七星龍淵

6, 7 摯情之劍——幹将、莫邪

8, 勇絕之劍——魚腸劍

9, 尊貴無雙之劍——純均

10, 精緻優雅之劍——承影

如果說曆史上的名刀熔鑄了那麼多天人合一的因素,使之刀與人心心相通的話,那寶劍更會讓人們與劍合一,與天道合一。下面咱們就來說說“劍道”所展現出來的精神。

為“劍”者乃雙刃,一面帶刃的那就不叫劍了。或長或短,或剛直或柔軟,平放于地,就是一條直線。當使用者握緊搖桿,準備凝神一搏之時,其實劍的本身所展現出的精神,就會融貫其中。

“劍”筆直鋒利的形象來承載天道,承載人間正義再合适不過。遵循着“兵争天下,王者治國”的道理,那麼要想去除邪惡,維護人間正義,那這筆直的寶劍就成了承載天命的象征了。那“雙刃”,我覺得一方面是顯示其鋒利;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就是事情的兩方面。

在今日,我們經常說名利是把“雙刃劍”等等。其實就是想說明名利對自己有好的一面,如果人掌握不好,貪得無厭那對自己又是一種壞處。那寶劍也是如此。從表面上來看,寶劍能自衛,能殺敵。但同樣也能被敵所殺。況且人都有佛性與魔性兩種特性,如果佛性占上風,就能用寶劍匡扶正義,為百姓開出一片天。如果心中魔性占上風,那百姓遭殃,對行不義必自斃,自己也成了受害者。

那麼我們就分别說聊聊這十把寶劍的精神:

第一 把聖道之劍軒轅夏禹劍

古代十大名劍(上)

衆神采首山之銅為黃帝所鑄,後傳與夏禹。劍身一面刻日月星辰,一面刻山川草木。劍柄一面書農耕畜養之術,一面書四海一統之策。這被稱作第一把名劍, 已經把劍的功用與偉大意義诠釋出來了。文明起始,天文曆法、地理人文、生存之本,四海歸一,這四個方面都得用一種“道”去處理,而處理的方式就如同寶劍一般,“雙刃”,柔剛相濟,正反相随。安民、發展、行天下,靠着一種聖道精神,傳承着上天的旨意,修得安民,去除邪惡,帶着華夏先民告别了刀耕火種邁向入了文明的門檻。軒轅劍也是中華民族的象征。

第二把仁道之劍——湛泸劍

古代十大名劍(上)

大多影視遊戲中都有湛盧劍的身影顯現,這把劍的作用跟算命一樣,預示着天下大勢。歐冶子鑄成此劍時,不禁撫劍淚落,因為他終于圓了自己畢生的夢想:鑄出一把無堅不摧而又不帶絲毫殺氣的兵器。湛泸是一把劍,更是一隻眼睛。湛泸:湛湛然而黑色也。這把通體黑色渾然無迹的長劍讓人感到的不是它的鋒利,而是它的寬厚和慈祥。它就象上蒼一隻目光深邃、明察秋毫的黑色的眼睛,注視着君王、諸侯的一舉一動。

君有道,劍在側,國興旺。

君無道,劍飛棄,國破敗。

五金之英,太陽之精,出之有神,服之有威。

中華五千年巍巍華夏經曆過那麼多漫長的曆史,在曆史上每個朝代中其實都有不同的鎮國之寶。或是龍脈之類的。這些也許是實物、也許是一種境界。當一個王朝要不按照上天的安排而行事,那他自然當權的屏障就會消失,進而朝廷 就會被滅。君王的表現,在人間都會有所展現。比如在《三國演義》中開頭漢末朝廷中出現的種種異象,就預示着東漢要出現衰亡的兆頭。是以說仁道之劍——湛泸劍是一種“準星”類的衡定與意向。成了表達内心仁義有否的象征。

第三、帝道之劍——赤霄劍

漢高祖劉邦憑此劍于大澤怒斬白蛇,開始其帝王一生。起義時由鑄劍師打造的青銅劍。劍身仿秦劍。秀有花紋、飾有七彩珠、九華玉的寒光逼人、刃如霜雪的寶劍,劍身镌刻兩個篆字:赤霄。“斬白蛇、提三尺劍立不世之功”都指這把劍。

古代十大名劍(上)

第四威道之劍——泰阿劍

古代十大名劍(上)

泰阿劍是歐冶子和幹将兩大劍師聯手所鑄。但是兩位大師卻不這樣認為,他們說泰阿劍是一把諸侯威道之劍早已存在,隻是無形、無迹,但是劍氣早已存于天地之間,隻等待時機凝聚起來,天時、地利、人和三道歸一,此劍即成。

傳說晉國當時最為強大,晉王 當然認為自己最有資格得到這把寶劍,但是事與願違,此劍卻在弱小的楚國鑄成,出劍之時,劍身果然天然镌刻篆體“泰阿”二字,可見歐冶、幹将所言不虛。晉國圍困楚國很長時間,眼看就要被楚國所滅。楚王提劍出擊:隻見一團磅礴劍氣激射而出,城外霎時飛砂走石遮天蔽日,似有猛獸咆哮其中,晉國兵馬大亂,片刻之後,旌旗仆地,流血千裡,全軍覆沒……這件事情過後,楚王召來國中智者風胡子問道:泰阿劍為何會有如此之威?風胡子對道:泰阿劍是一把威道之劍,而内心之威才是真威,大王身處逆境威武不屈正是内心之威的卓越表現,正是大王的内心之威激發出泰阿劍的劍氣之威啊!見于《越絕書》。

都說“劍氣”驚天。那其實使用者在危難關頭内心真實的展現所迸發出來的力量是能激發寶劍内在力量的根本。物盡其用的道理就在于此。當年李廣傍晚射石頭的故事其實也表達了這一點。當一個人心神合一的時候,就能做平時所不能做的事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