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若有難,舉身赴之,雖千萬人,吾輩往矣。革命先烈為心中的道義,敢為天下先,他們敢于站在命運的交彙點上,縱使頭破血流仍不向惡勢力低頭。
他們有的文質彬彬,是富貴家庭的孩子,卻能毅然舍棄優厚的生活,背上改變國家命運的重擔,義無反顧地走上革命道路。
他們明知此去可能會身陷囹圄,客死他鄉,可仍舊有一往無前的大無畏精神。董健民,便是革命先烈中的一員。

她雖是女子,卻勝于須眉,她瘦小的肩膀中也有萬千溝壑。1923年,董健民出生于河北省靜海縣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
在那個戰火紛飛的時代,連溫飽都是一個大問題。常常吃了上頓,沒了下頓。在這樣的生活條件下,董健民便被迫辍學了。辍學後,她并沒有像其他人一樣走向田地,反而以自己的方式反抗命運。
幸好她父母也是開明的人,并沒有因為她是女孩便輕視她,反而了解她身上那一股韌勁,于是便把她送去叔父董秋斯那裡讀書。
董秋斯是中共地下黨員,他欣賞侄女身上那股不服輸的精神,便有意無意地向她傳播愛國思想。
董秋斯這個廣撒苗之舉,讓董健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他也沒有想到,自己培養出了一個愛國人才。
1940年,董健民在董秋斯的引領下,光榮地成為了一名共産黨員,并憑借自己的聰慧被機要處看中。
“機要處的職責:作好密碼電報及内部明電的傳輸、辦理、保管、清退、銷毀等工作,做好黨政密碼和密碼裝置的管理工作,制定保密工作計劃并組織實施,負責機要檔案的收發、清退、存檔工作。”
機要處是共産黨的眼睛耳朵,一場戰役的勝利,除了抛頭顱灑熱血的戰士,還離不開機要處同志的每一份付出。
他們截獲敵軍戰略情報,規避未知的危險,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每一次情報的截獲,每一次情報的送出,都在生死一線之中。
他們雖然不在戰場前線殺敵,雖然沒有經曆槍林彈雨,可他們也随時做好了犧牲的準備。他們的危險性,不亞于在戰場上沖鋒陷陣的戰友。
董健民學思靈活,做事不拘一格,有自己的想法,很快便收獲了機要處成員的一緻好評。在這裡,她不僅多次截獲電報,還認識了值得相伴一生的鐘琪,可謂是愛情事業雙豐收。
1942年,她和在機要科一起工作、志同道合的親密戰友,也是共産黨員的鐘琪結婚。
在婚禮上,兩人堅定起誓,為了千百萬人能夠得到解放,為了實作共産主義理想,甯可犧牲自己的性命,也決不能洩露黨的機密,“誓與密碼共存亡”。
“誓與密碼共存亡”,這短短一句話,卻勝過千言萬語,也勝過所有甜言蜜語。這句誓言也成了兩人的為人準則,在兩人眼中,愛國事業遠大于兒女情長。
世上最難得的便是遇到志同道合的人,何其有幸能讓兩人在茫茫人海中相遇。一個民族的發展,總是伴随着犧牲和流血。兩人在互表心意時,便做好了随時共赴黃泉的準備。
1945年,抗日戰争勝利後,董健民和鐘琪夫婦被黨組織派遣到東北局工作。突然被調出舒适圈,他們沒有任何怨言,簡單地收拾了一下行李,簡單地與好友話别。
1946年,他們便帶着2歲的孩子踏上了去東北的路。為了掩蓋身份,他們多次轉乘,最後乘船經大連赴東北。
他們本以為計劃萬無一失,卻在船上看到了幾個行蹤詭異的人。多年的經驗讓他們明白,此事并不簡單。
随即便有幾個國民黨軍官上船搜查共産黨員,事已至此,他們也料到自己的行蹤被叛徒告訴了國民黨。此刻他們懷裡揣着的是黨的機密,若被查到,自己性命堪憂是小,機密被截獲,就意味着後方有無數的同志要流血犧牲。
這也意味着共産黨多年的部署頃刻間要化為烏有,故此事容不得半點僥幸。他們早就想到了事情的嚴重性,于是迅速作出了抉擇:甯可犧牲全家人的生命,也決不能讓黨的機密落入敵人手中。
兩人相視一笑,牽着孩子走到甲闆上,一家三口抱在一起,縱身一躍,讓機密和自己的身軀沉入大海。
而這一年,董健民年僅23歲。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難以想象,他們是以何種心情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這對看似平凡的夫妻,卻做出了不平凡的壯舉。在婚姻美滿家庭幸福的情況下,他們毅然放棄唾手可得的美好生活,将整個身心放到革命之中。無論何種逆境下,他們都有與敵人血戰到底的勇氣,無愧于自己“誓與密碼共存亡”的誓言。
如董健民這般為國犧牲的青年還有很多,“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他們如同掏出自己的心髒來照亮旅途的丹柯般,犧牲自己,隻願換取和平的明天。
他們用甯為玉碎不為瓦全的态度,昭告全世界,共産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勝利之期尚不知曉,他們的心神高度集中,心理幾臨崩潰,可一想到身後百姓的期許,一想到明天又是嶄新的一天,他們便充滿了希望。
在這個腥風血雨的黑暗時代裡,他們每天都會迎來朋友犧牲的噩耗,他們也不知道下一個會不會是自己。
革命先烈不懼死亡,縱使流盡身上最後一滴血,也要為民族事業做出貢獻。他們的英雄事迹,展示了共産黨崇高的革命熱情,用自己的身軀,築成了一道道保護牆,用自己的靈魂,澆灌一代又一代新鮮的花朵。
像董健民這樣的人,還有數不勝數,或許我們都還不知道他們的名字。但若沒有這些為國犧牲的革命先烈,如今的我們還處于被奴役的時代,根本看不到藍天白雲,更不論鮮花掌聲。
若有機會,定要為他們獻上一束花。
這個世界,總有人為我們負重前行,在我們無法想象的黑暗時代裡,有人披荊斬棘,隻為開辟出一條面向陽光的道路。
如今的我們,之是以能生活在陽光之下,就是因為這一批又一批的革命先烈,為我們負重前行。
在此,向他們緻以崇高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