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IBM朱近之:十大誤區蒙蔽了雲計算

本文講的是<b>IBM朱近之:十大誤區蒙蔽了雲計算</b>,【IT168 資訊】雲計算既不是網格計算,也不是虛拟化,而是一個由多種産品和服務內建起來的端到端的解決方案。

  雲計算就是SaaS?雲計算隻适用于中小企業?雲計算不能保證企業資料的安全性?

  究竟什麼才是雲計算?業界對雲計算還存在着許多的誤讀。

  誤讀1、雲計算就是網格計算

  網格技術是雲計算的一個組成部分。如何提供資源給某個工作任務是它們(網格和雲)最主要的差別。網格計算關注的是如何将一個工作任務移動到它所需要的,一般來說是一個遠端的而且已經可用的資源的所在。通常情況下,一個網格就是一組伺服器,一個大的計算任務可以被拆分成多個小的任務被配置設定到這些伺服器上去并行運作。網格計算主要應用在教育和科研機構,而在企業中應用的較少。

  我們可以把雲計算看作是前代計算模式(比如網格計算、透明計算、效用計算)的階段更新。我們也可以這樣定義雲計算:雲計算是一種計算模式,在這種模式中,應用、資料和IT資源以服務的方式通過網絡提供給使用者使用。雲計算也是一種基礎架構管理的方法論,大量的計算資源組成IT資源池,用于動态建立高度虛拟化的資源提供使用者使用。在雲計算環境下,所有的計算資源,比如說伺服器,能夠動态地從硬體基礎架構上産生出來,加以修改來适應工作任務的需求。是以,雲計算可以支援網格計算,也可以支援非網格計算,比如說一個三層架構的應用或者Web2.0的應用。

  誤讀2、實施雲計算需要舍棄原有的IT基礎設施資源

  雲計算的本質就是通過整合、共享和動态的供應來實作IT投資的使用率最大化,包括了新的投資和已有的資源。是以,實施雲計算不需要舍棄原有的IT基礎設施資源。雲計算系統的實施可以利用已有的IT基礎設施資源,而且雲計算系統可以高效地監控管理現有的和新增的IT基礎設施資源。

  誤讀3、雲計算隻适合中小企業

  中小企業可以從雲計算中獲得極大的好處,因為雲計算可以讓它們從雲提供商那裡租借資源,而不用耗費巨大的資金和IT技術投入去維護這麼一個基礎架構。雲計算可以幫助這些中小企業在雲環境裡孵化它們的創新,縮短它們産品投入市場的時間。在這種模式下,我們會部署一些公共雲象無錫的雲計算中心來提供這種共享服務和資源。

  同時,雲在企業環境下也有另一種應用模式,我們稱它為私有雲模式,企業自己搭建雲計算基礎架構,面向内部使用者或外部客戶提供雲計算服務。企業擁有基礎架構的自主權,并且可以基于自己的需求改進服務,進行自主創新。

  誤讀4、雲計算是一項技術或産品

  雲計算客戶最真實完整的需求,應該是一個由多種産品和服務內建起來的端到端的解決方案。雲計算理念的實作借助于多種技術,如虛拟化、自動化、Web2.0等,将這些技術內建到一系列方案中來幫助客戶更加高效去管理它們的IT環境。

  誤讀5、雲計算就是SaaS

  隻關注軟體即服務(SaaS)是隻看到了雲的其中一塊,雲的最終目标是IT即服務(ITaaS)。當然,SaaS可以從雲提供的快速部署和資源擴充上得到好處,這樣SaaS上的應用可以在使用人數上和快速部署上都具有很好的擴充性。

  誤讀6、雲計算就是虛拟化

  虛拟化是雲的一個組成部分。雲比虛拟化先進的是雲可以為最終使用者在虛拟機上直接布署使用者所定制的IT環境。雲計算內建了現有的虛拟化、網格計算和效用計算的技術并基于此建立了雲。

  誤讀7、雲計算需要把企業的資料存在公共地方,不能保證企業資料的安全性

  這個要看企業如何存放它們的資料。一些公共雲并不滿足企業所有的需求。然而,它們可以為郵件,照片和視訊提供共享,或者是一些其它的個人應用服務。對于企業來說,将資料存儲在規範化和标準化的雲上才能確定它們資料的安全和有效使用。

  誤讀8、金融危機将降低IT投資預算并且影響雲計算的廣大實作

  根據IDC的分析表明,由于源于美國的金融危機,采用雲技術的趨勢會被加強。從經濟學角度來說,雲對企業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雲可以幫助節約大至80%的使用面積,60%的電源和制冷消耗,達至可到三倍的設施使用率,使得現有的資源更加的高效。

  在經濟低迷時期,雲計算會變成一個競争優勢。通過分析,Gartner确信在五年内,大部分資料中心投入在能源上的費用将等同于硬體的投入。能源危機會驅使大企業改造它們的資料中心變得更加高效,除此之外,政府的激勵和對“綠色”的共同責任也促使它們這麼做。

  誤讀9、雲計算技術不成熟,不能落地

  雲計算不是誇誇其談。政府部門和企業,例如無錫政府和歐洲的iTricity,已經在IBM的幫助下讓雲計算進入到他們的生産環境,并且将雲計算帶來的便利傳遞給了他們的客戶。

  然而,要讓雲計算的好處變成現實同時降低風險,我會建議我的客戶們采用80/20方法,就是将他們業務中的80%轉移到雲上,這部分應該是會從動态資源管理中獲得好處的,同時保留20%的關鍵性業務在專屬的私有環境上。

  誤讀10、世界隻需要一朵大雲

  不管是對企業還是個人使用者,一個公共雲是不夠的。公共雲是由第三方提供給最終使用者的,一般是免費或者低廉的,通過Internet可以使用。現在這種類型的雲有很多,通過公共的、開放的網絡為最終使用者提供服務。企業使用者會擔心這種通用模式的安全性、私密性,法規遵從和規範化。雖然這種模式能夠節省自己購買和維護一個資料中心的費用,企業還是更願意選擇建立私有雲來保證資料安全。

  而且,每個雲除了通用服務外,為了給最終使用者提供最佳的服務品質,雲計算應該可以定制化。使用者組可以根據自己的特性來定義特殊的服務和應用。

原文釋出時間為:2009-07-29

本文作者: IT168.com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IT168,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IT168。

原文标題:IBM朱近之:十大誤區蒙蔽了雲計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