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5歲進985大學指南!為什麼大學"背波"比波浪高?

作者:新民周刊

多家高校開辟了高層次人才引進的綠色通道,不僅減少了人才。

|王維

985年畢業的作者,快要回升大學後,海浪吓得癱瘓在沙灘上!

這兩天,重慶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95後"博引導馮磊的資訊刷屏。

25歲進985大學指南!為什麼大學"背波"比波浪高?

根據重慶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的公開資料,馮磊,1995年4月出生,畢業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直及早),目前是日大學學化學研究所RIEKN高等智能項目中心的客座科學家。

25歲進985大學指南!為什麼大學"背波"比波浪高?

據悉,馮磊自2021年1月加入計算機學院至今工作至今,計算出進入全校年齡隻有25歲零9個月,這是目前重慶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最年輕的介紹,也是學院曆史上第一次直接向正高/博應屆博士畢業生提供指導職位。

最年輕的985 Bo指南,為什麼?

重慶大學建立于1929年,是國家教育部直屬重點重點大學、國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水準科研型綜合性大學,國家級"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大學(A級)"。

25歲進985大學指南!為什麼大學"背波"比波浪高?

很多人或許好奇,"95歲以後"的馮雷和德,甚至重新整理了中國985高校的最低入學年齡?

據公開資料顯示,馮磊作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ICML、NeurIPS、KDD、CVPR、AAAI、IJCAI等國際頂級(CCF A類)會議和中國科學院期刊上發表了十餘篇論文。研究成果在弱監督學習領域做出了許多重要貢獻。

在學術服務方面,馮磊擔任IJCAI 2021進階程式委員會,ICML 2021專家評審員以及其他頂級國際(CCF A類)會議的成員/審稿人,包括NEURIPS,KDD,CVPR,ICCV,AAAI,他曾受邀擔任包括JMLR,IEEE TPAMI在内的多家國際知名期刊的審稿人, IEEE TIP、IEEE TNNLS 和 MLJ。

據重慶大學計算機科學學院介紹,馮磊的論文在第38屆國際機器學習大會上發表,該大會被公認為機器學習領域的頂級國際學術會議,在學術界享有很高的聲譽。這是學院首次以首個機關在大會上發表學術論文,實作零突破。本函的第一作者和作者為馮磊。

至于馮磊的個人資料,公開内容并不多。但是在他"圈外"之後,特指在重慶大學計算機學院的官網個人頁面上寫了一段話,95之後可愛的飛躍在紙上——

2022年秋季,博士生招生滿員,感謝您的熱情,請不要通過電子郵件與我聯系。同時,我強烈推薦給您以下導師(良好的學術)...

筆者推測,馮磊的突然走紅,可能與重慶大學廣受歡迎的"紅神青年教師"支援計劃有關。

25歲進985大學指南!為什麼大學"背波"比波浪高?

重慶大學于2020年5月公布"紅神青年教師"支援計劃

作為"紅神青年教師"支援計劃的受益者,馮磊本人并沒有忘記在他的個人資料上播放"為該項目打電話"。

大學研組資金雄厚,與國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機構密切合作,歡迎年輕教師和有志于學術研究的博士後學生加入(或參觀)本組。弘深招青年教師(專項補助金:37萬-40萬元/年,重點補助金27萬-30萬元/年)。

重慶大學因為引進了《最年輕的985大學指南》和熱搜,對于學校和個人來說,可能是一個好辦法。

"90後"的預兆,教授們不斷湧現

不難發現,這兩年關于"90後"的預兆和教授們的新聞層出不窮,象牙塔的"背浪"波比一波還要高。

例如,浙江大學化學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馮建東,1992年出生,2018年初加入浙江大學化學系,形成實體生物學和精密測量實驗室,從事相關單分子測量的跨領域研究。

25歲進985大學指南!為什麼大學"背波"比波浪高?

八月,他上司團隊在《自然》雜志上發表了一篇封面文章。

25歲進985大學指南!為什麼大學"背波"比波浪高?

例如,26歲的工學博士李偉曼發表了10多篇進階SCI論文,畢業後被湖南大學聘為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25歲進985大學指南!為什麼大學"背波"比波浪高?

憑借優秀的科研、學術履曆,這些90後甚至95年後,都成為高校教學和科研的一股新生力量,也為子孫後代樹立了正能量的榜樣。

可能有兩個因素導緻年輕教師成為導遊和教授的年齡下降:

一方面,在教育強國的理念下,中國青年才俊越來越有才華,越來越強。

另一方面,一批高校開辟了高層次人才引進的綠色通道,不僅僅是人才。在人們的傳統印象中,"直聘教授"這樣誘人的扶持條件,是本書高等院校引進人才的專屬途徑。然而,現在"雙班"高校的競争日趨激烈,為了吸引國内外人才,越來越多的高校加入"直聘教授"的行列。

當然,考慮到高校宣傳不可避免地有KPI評價的閱讀量,《鮮肉指南》《美教授》等内容頻頻失圈也就不足為奇了。

參考資料:中國青年報、重慶大學計算機學院、燕報

25歲進985大學指南!為什麼大學"背波"比波浪高?

未經正式授權,不得轉載、出版、改編或以其他方式與《新民周刊》版權相關的所有平台稿件,違者予以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