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五位山東籍救火英雄,家鄉人接你回家

作者:光明網
五位山東籍救火英雄,家鄉人接你回家

一切仿佛就在昨天。3月30日17時,四川省涼山州木裡縣境内發生森林火災。3月31日下午,撲火行動中,受風力風向突變影響,突發林火爆燃,30名撲火人員失聯,包括27名森林消防隊員和3名地方幹部群衆。4月1日晚,30名失聯撲火人員全部找到,30人全部犧牲。

犧牲的27名森林消防隊員中,有5人來自山東臨沂、濱州。他們是:徐鵬龍,籍貫山東臨沂,2000年3月生;張成朋,籍貫山東濱州,1999年2月生;趙永一,籍貫山東臨沂,1999年12月生;張帥,籍貫山東臨沂,1999年6月生;康榮臻,籍貫山東臨沂,1999年3月生。

記者了解到,臨沂籍4名英雄消防員的親屬已全部到達西昌。臨沂赴涼山工作組一行共18人,除市及四個縣的退役軍人事務局、雙擁辦負責人外,還有救火英雄所在鄉鎮、街道、村居負責人。臨沂市退役軍人事務局副局長劉軍表示,四位救火英雄都是沂蒙精神的踐行者,他們用青春壯舉讓沂蒙精神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光芒。

4月2日下午,濱州籍英雄消防員張成朋的父母等親屬抵達西昌。4月3日中午,鄒平市有關部門和鄒平市孫鎮相關人員抵達西昌,協助英雄親屬處理相關事宜。

4日,西昌市将舉行悼念儀式,沉痛悼念在火災中犧牲的30名救火英雄。

本報記者聯系到了5位山東籍救火英雄的親人、朋友,一起追憶他們生前的點滴。

徐鵬龍,英雄剛剛19歲

五位山東籍救火英雄,家鄉人接你回家

在撲救涼山森林火災中犧牲的5名山東籍消防員中,2000年出生的徐鵬龍是年紀最小的一位,今年3月剛剛過完19歲生日。

徐鵬龍家4口人,父親今年53歲,母親52歲,還有一個姐姐。和村裡很多家庭一樣,徐鵬龍家裡種了四五畝地的大棚,現在正是甜瓜、西瓜生長的季節。4月1日晚的那個通報電話過後,徐鵬龍的家人就像墜入了無盡深淵。4月2日一早,三人匆忙趕往了機場。

“鵬龍性格内秀,非常老實、善良,以前從未出過遠門,去四川涼山當消防員是第一次出遠門,自從2017年至今還未曾回過家。今年1月他爺爺去世,徐鵬龍也沒能回老家見最後一面。”徐鵬龍的叔叔徐興存聲音嘶啞。

由于路途遙遠,父母都是沒出過遠門的農民,也未曾專程去看望,徐鵬龍平時隻能靠電話或者視訊電話聯系。“上周六晚上,我到他家時他打來視訊電話,雖然有點黑但精氣神非常足,他說自己已經連續3天執行任務了,有些累,也很想家。想不到這竟然是永别。”徐興存難掩悲痛。

徐鵬龍家一直有擁軍傳統,比較近的親屬裡就有六七個在部隊當兵。“這孩子談起當兵,眼睛裡都放光。以前給他奶奶打電話的時候,也因為想家、想親人而哭過,但他跟他奶奶說‘雖然訓練很苦,但是把青春獻給國家是他最大的幸福’。”徐興存說,原部隊整體轉隸時,他本有機會選擇退役,但已熟識消防工作的他選擇了留下來接着幹,希望靠自己的拼搏讓人生有更多的收獲和精彩。

張成朋,生前希望早日入黨

五位山東籍救火英雄,家鄉人接你回家

懂事、孝順、熱情、自信。記者在張成朋的老家鄒平市孫鎮大陳村,鄉親們不時用這些字眼說起張成朋。

村委會主任于守光有些哽咽地告訴記者,張成朋今年20歲,1米8的個頭,是家中的獨子,父母都是農民,2017年9月份加入消防隊伍。“記得當初加入消防隊伍前和他談話時,他就非常堅定地說一定會好好幹,為國家做出貢獻。”

張成朋從2017年9月以來一直沒有回過家,平時隻能通過電話或視訊與父母聯系,訴說牽挂。3月30日晚上,張成朋出完任務之後,跟父母進行了一次視訊通話,沒想到,視訊裡的畫面成了他和父母的最後一面。

4月2日淩晨一點左右,一個電話叫醒了張成朋的父親張希林。得知噩耗後,家人萬分悲痛,張成朋的父母等親屬簡單收拾行李,淩晨四點趕往濟南遙牆國際機場。

幹媽田雪娥曾在電話中問張成朋累不累,張成朋說再累也要堅持,希望自己工作進步,争取早日入黨。

2日早上,張成朋的好朋友劉恒材看到木裡縣火災撲火人員失聯、犧牲的消息,十分擔心張成朋,就給他發了QQ電話,但電話沒接通,馬上就被挂斷了。“我給成朋發完QQ電話不久,我爸給我打電話說,張成朋回不來了。”劉恒材後來想到,當時的QQ電話可能是張成朋的戰友或從業人員挂斷的。

劉恒材還告訴記者,“我到湖北警官學院上學以後,他總是問我訓練累不累,但是他訓練的苦和累,從來不跟我們說。”

趙永一,誓言不給沂蒙人丢臉

五位山東籍救火英雄,家鄉人接你回家

“接到消息後我一直不敢相信,當初是我送他去部隊的。”羅莊區高都街道車辋社群黨支部委員、民兵連長薛春光告訴記者,趙永一從小就向往部隊生活,每次看到電視裡軍人參加訓練、站崗值勤的鏡頭,就心生敬羨,想要參軍的夢想總是萦繞在他心頭。2017年夏天,趙永一成為西昌森林消防大隊的一名消防員。“我們去送他時,他告訴我說‘一定會好好幹,絕不給沂蒙人丢臉,不讓部隊失望’。從2017年夏天到犧牲,他都沒有回家看一看自己的親人。前段時間,我還聽他家人說,打算今年過年回來……”薛春光腦海中至今留存着趙永一離家時的情景,“可誰也沒想到,那是我們最後一次見面。”

臨走前,趙永一建了一個8人微信群,裡面都是他從小的朋友,趙永一的微信封面寫着:青春有很多樣子,很慶幸我的青春有穿軍裝的樣子 。

成為一名森林消防員後,趙永一每次出任務前,都會通過微信給“發小”楊明明發一條資訊,結束任務後再發個資訊報平安,有時候還會錄制一段救援任務結束的小視訊。

今年2月,楊明明專程去了趙永一工作的地方。“趙永一找上司請了3個小時的假,吃飯聊天中,他多次提起自己想入黨,當一名共産黨員。”楊明明說,“我還跟他說,你這麼能幹,入黨是遲早的事。”

3月31日淩晨1點15分,趙永一像往常一樣給楊明明發了一條微信:“又出任務了。”這短短5個字是趙永一給楊明明發的最後一條微信。

“期待你平安歸來,也更希望你從3·31的火海當中平安地走出來……”4月2日,楊明明發給趙永一的微信,趙永一卻再也看不到了。

張帥,執行任務前留言“真好”

五位山東籍救火英雄,家鄉人接你回家

臨沂城區向西偏南,霧平山、黑石山等幾個小山包連綿一片,東側的羅西街道澗溝崖村就是張帥的家鄉。

幾間父母結婚時蓋的瓦房,在左右兩側的水泥樓房映襯下略顯陳舊。堂屋電視櫃的相框裡,擺放着張帥和父母、妹妹的全家福照片,還有一張當地政府歡送新兵的合影。照片上那個陽光帥氣的小夥身影筆直,目光堅毅。

“凱凱再也回不來了!”得知噩耗後,張帥的父母2日清晨即乘坐飛機趕往四川涼山,家裡留下他的六叔張其華照料。

在張其華眼裡,張帥一直渴望當兵。張帥國中畢業後學習了兩年汽修,加入消防隊伍後他還沒有休過假,家裡的入伍通知書沒有任何折痕,嶄新如初。

“入伍通知書一直放在他爸爸的床頭,每天睡覺前,他爸爸都要看上兩眼。”張帥的姑姑張其美泣不成聲,“走的那天他說,要在隊伍裡好好幹,做點貢獻再回來!”

這次征戰火魔前,張帥與堂哥張榮振視訊通話。當時,張帥随隊執行任務剛傳回駐地又接到出動指令。“張帥手裡抓着像是面包的食物,帶着裝具登上了直升機。”張榮振說,張帥QQ空間的最後一條“說說”是“真好”兩個字、“再見”的表情符号、一張消防救援的照片和一張軍用食品的照片。“‘真好’應該是說的執行任務,再見的表情符号應該是說他要執行任務了,暫時不發表‘說說’了。”張榮振說。

如今,這條“說說”下邊則是成片的“一路走好” “兄弟,再見”。

康榮臻,本想繼續幹三年

五位山東籍救火英雄,家鄉人接你回家

3日下午,站在西昌機場,康榮臻的姐姐康慧心疼得撕心裂肺。就在3天前,康榮臻還曾和母親通了14分鐘的視訊電話,讓父母注意身體,說自己一切都好。

康慧說,弟弟從小就聽話懂事,以前每逢農忙時節,他一定幹完地裡的活才回家。加入消防隊伍後,為了怕家人擔心,每次參加撲火任務,康榮臻從來不告訴他們。隻有等撲火結束後,才會在朋友圈或QQ空間裡發一些動态。“多希望弟弟再發一張照片,哪怕一個字也好啊。”

“弟弟平時不愛表現自己,家裡連一張全家人的合影都找不到。原來想以後的日子還長着呢,等弟弟結婚的時候,我們再拍吧。”康慧說,噩耗傳來,家人隻找到一張他在入伍體檢時的照片。

在康榮臻家裡,2018年春節平邑縣委、縣政府頒發的“光榮之家”獎狀挂在牆上一塵不染。“這孩子從小就想當兵。國中畢業後,由于年紀小沒能去當兵,便去技校學了電焊。畢業後找了工作,2017年終于參加了消防隊伍。”看着牆上的獎狀,康榮臻的嬸子賈永芹泣不成聲。離家後,康榮臻跟家裡人通話時多次提到隊伍裡非常鍛煉人,讓他成長了很多,他還想繼續幹3年。

臨沂市平邑縣仲村鎮武裝部長陳飛,對臉龐黝黑的農家娃康榮臻印象深刻,“離家前他們進行了一周的役前訓練,他任勞任怨,總是能積極地完成訓練科目。”

五位山東籍救火英雄,家鄉人接你回家

大衆日報·新銳大衆記者 田茹 李劍橋

策劃 蔣興坤 郭茂英 婁和軍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謝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