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人是什麼時候開始"談性色變"的?第一,主要改變過程第二,宋朝往後逐漸壓抑三,大輪回

中國人有一個特點就是十分的羞澀、保守,特别是在談到關于"性"的時候!但是其實中國人的先祖們,卻不是這樣的,他們十分的開放。那麼中國人是怎麼從開放變成"保守"的呢?

一,原始社會到秦漢時期和秦漢時期到唐朝:開放

1.原始社會

原始社會時期人們過的是群居生活,是沒有所謂的家庭概念的,也沒有區分具體的"夫妻",母系社會時甚至很可能不知道孩子的父親是誰!比如上古時期的神話就對這一現象進行了描述,《尚書·臯陶谟》和《楚辭·天問》記載:

"娶于塗山。辛壬癸甲。啟呱呱而泣。矛弗子。惟荒度土功。"

說禹在辛壬娶塗山氏為妻,但是兩天後的癸甲這一日,塗山氏就生下了孩子——啟,大禹不認這個孩子!

中國人是什麼時候開始"談性色變"的?第一,主要改變過程第二,宋朝往後逐漸壓抑三,大輪回

這說明塗山氏應該是婚前懷孕,甚至還不知道孩子的父親是誰,可見上古時期的男女關系應該是比較随意,女性也可以和多個男性交往!神話中還有兄妹結婚的,比如"伏羲女娲相傳是一對兄妹。"

2.先秦時期

先秦時期已經有很多的文字記載了,可以更加直覺的看到人們的态度,而《詩經》就是最好的參考文獻之一。《關雎》寫到:

關關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從暗戀到輾轉反側的想人家姑娘,到最後的娶到心上人,甚至連心理描寫都寫上了!這樣絲毫沒有避諱,可見開明!

中國人是什麼時候開始"談性色變"的?第一,主要改變過程第二,宋朝往後逐漸壓抑三,大輪回

比如《山有扶蘇》寫:

山有扶蘇,隰有荷華。不見子都,乃見狂且。山有喬松,隰有遊龍。不見子充,乃見狡童。

完全是從少女的角度寫的情人間的嬉笑怒罵,說沒有見到美男子卻見到了你這個狂徒,你這個狡猾的人,滿滿的情人間的昵稱,怎麼會是保守的呢?而且還是出自《詩經.國風》,記錄的都是民間常見之事,可見民風的确開放!周代更有政策記載在《孟子·梁惠王下》:

"當是時也,内無怨女,外無曠夫。"

将男女婚配提到國家層面上,更是用了"怨女""曠夫"這樣的詞,可見社會開放程度!

中國人是什麼時候開始"談性色變"的?第一,主要改變過程第二,宋朝往後逐漸壓抑三,大輪回

到了孔子生活的時期,《論語》記載: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說《詩經》記錄的都是真實又真情實感的事情,既是對《詩經》的概括,也是對《詩經》内容的肯定,表明孔子生活的時期也是對男歡女愛之事并沒有忌諱的!同樣可以看出社會的開放程度!

3.後漢時期

但是歲月流轉,到了後漢時期,有一位著名的大才女,班昭,她除了修史書,還有一個重要作品就是對後世荼毒極深的《女誡》,直接為女子提出了"三從四德"之儀,乃至于後世的女性都深受其害!

全書由七部分組成,《卑弱》、《夫婦》、《敬順》、《婦行》、《專心》、《曲從》與《和叔妹》。将女子出嫁後需要處理的三大關系明文規定:對丈夫要敬順,對舅姑要曲從,對叔妹要和順。一改前世男女情事的平等之風!

中國人是什麼時候開始"談性色變"的?第一,主要改變過程第二,宋朝往後逐漸壓抑三,大輪回

将平等的夫妻關系改為夫尊妻弱:在"專心"篇有:"貞女不嫁二夫","專心正色,耳無淫聲,目不斜視。"規定女子不可再嫁,完全和周代的"内無怨女,外無曠夫"相違背,将男女相悅,改為女性對男性的侍奉,還創造"節婦"這樣的概念,是對人性的極大扭曲!

4.唐朝時期

大唐的民風不需要多寫大家都很了解,不管是白居易的《長恨歌》中描寫的李隆基對楊玉環的寵愛: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顔色。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侍兒扶起嬌無力,始是新承恩澤時。雲鬓花顔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承歡侍宴無閑暇,春從春遊夜專夜。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金屋妝成嬌侍夜,玉樓宴罷醉和春。

又是專寵、侍夜、不早朝、以及對楊玉環承恩後的妩媚、肌膚的描寫,都表明大唐對男女之事并不避諱,甚至可以毫無忌憚的出現最頂尖的文人的文學作品中!

中國人是什麼時候開始"談性色變"的?第一,主要改變過程第二,宋朝往後逐漸壓抑三,大輪回

不僅是白居易,李白《寄遠》、《對酒》中有:

"何由一相見,滅燭解羅衣。""玳瑁筵中懷裡醉,芙蓉帳裡奈君何。"

都是後代的宋、明人(除明代王次回這樣的豔詩大家)基本不會寫的詩詞!

元稹的《會真詩》中:

"轉面流花雪,登床抱绮叢。鴛鴦交頸舞,翡翠合歡籠。眉黛羞偏聚,唇朱暖更融,氣清蘭蕊暖,膚肌玉肌豐,無力慵移腕,多嬌愛斂躬。汗流珠點點,發亂綠蔥蔥。"

寫男女情事寫的更是詳細,對女子的柔媚之态極盡語言描寫,這都是大唐開明的證明!

中國人是什麼時候開始"談性色變"的?第一,主要改變過程第二,宋朝往後逐漸壓抑三,大輪回

1.宋朝

宋朝是個經濟上非常富庶的時代,經濟、城市的發展甚至都屬于封建王朝的巅峰,但是這個朝代的人都非常的含蓄,因為那個朝代出現了"程朱理學"這樣的新儒學,人們在面對官方定制的思想普及書籍的時候,沒有辦法為了升官隻好去讀。但是這個"儒學"是新的,和孔子的思想有出入,是經過改良的儒學,甚至于《四書》這樣的經典,都要參考朱熹的《四書集注》。是以男性的思想被禁锢在新注解的儒家經典之中。

中國人是什麼時候開始"談性色變"的?第一,主要改變過程第二,宋朝往後逐漸壓抑三,大輪回

不僅如此,"程朱理學"還提出:男女大防。是以,在很多的影視劇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宋朝的女性基本是不怎麼出門的,就算是出門大多也要用面紗、帷帽蒙面,輕易不見陌生男子。連閨中女子的手記、寫的小劄這樣的東西都是不能往外傳的,是以李清照的第一任夫婿願意将她的詩詞示人,甚至集結成冊,是很了不起的。而這個觀點不僅僅限制了女性,也限制了男性,男性不得輕易與女子講話,造成兩性間不能溝通,自由戀愛更是基本不可能。這樣漸漸的兩性間疏離的心理态度、社會氛圍形成,導緻男性對女性很好奇,甚至還行成了"文人春夢"這樣的文學現象。足見當時對于男女情事避而不談的現象,極大的壓抑了人性!

2.明清

程朱理學在與元代也曾經被列為過官方思想,并且這個影響一直延續到了元朝的後世明朝,并且在明朝更加的嚴重!對"女子貞節"看的非常的重要,"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這一被程頤提出的話,在元朝得到了堅決的實施,于是貞節觀在社會上開始泛濫。在清人修明史的時候,發現的節烈傳記"不下萬餘人",其中死得最為慘烈的竟有308人。

中國人是什麼時候開始"談性色變"的?第一,主要改變過程第二,宋朝往後逐漸壓抑三,大輪回

存天理、滅人欲。滅的不是人欲,而是追求對人的精神絕對控制。連人之大欲這樣的基本需求都被壓抑,遑論造反?還是為了封建統治的穩固。是以在當時,人的性需要處于空前壓抑和禁锢的狀态,女子所受的壓迫和束縛達到極限,人性嚴重被扭曲。

女子被壓抑的同時有導緻了一種現象就是男性對女性的一種觀點:就是女孩子應該如何,比如現在有的女孩子穿暴露了一些皮膚的衣服還會被一些男性說出"不檢點",女生在使用滴滴出行被害,一堆人在下面說人家穿的衣服如何如何。都是當時的觀點對後世的影響,但是這些也表明了中國人的保守!現在就如此,明朝更加難以想象。

中國人是什麼時候開始"談性色變"的?第一,主要改變過程第二,宋朝往後逐漸壓抑三,大輪回

清朝入關以後面對程朱理學進行了閹割,保留了對人性的極大壓抑,閹割了程朱理學對人格塑造這樣的優點,是以在清朝統治的幾百年,女性、男性,在提起"性"也是羞澀!比如清朝的影視劇可見很多的醫生在給人看病的時候,會用帕子覆寫住女性病人的手腕等等,都是當時民風壓抑的表現。

 從辛亥推翻推翻清政府以後,民主共和帶來的不僅是制度的革新,還有思想的開化,人們漸漸的對待"性"從保守走向了開放,雖然到現在在十年浩蕩期間,将男女關系定性為同志關系,忽視了男女間的情愫、心意發展,但是後來也漸漸的好轉,中國對待"性"的看法也漸漸的來事更加的開明,人們不再将其看作是不能談論,不該談論的事,整個社會的态度在對待這件事的态度上,都變得非常的松弛。在中國小也進行了"性普及",正确的認識"性器官",将其看作是身體的正常部分,讓孩子從小就将這件事情看做成正常的。

中國人是什麼時候開始"談性色變"的?第一,主要改變過程第二,宋朝往後逐漸壓抑三,大輪回

這不僅僅是中國社會風氣的改變,更是社會文明程度的的改變,不再試圖通過壓抑正常人性來達到精神控制,而是給人們廣闊的空間,任其自由翺翔,不禁讓人想到中國曆史上那個最輝煌的時代——大唐,富強的國力,開放的社會!用《孟子字義疏證》一句話結尾吧:

"凡事為皆有于欲,無欲則無為矣。有欲而後有為,有為而歸于至當不可易之謂理。無欲無為,又焉有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