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邵陽縣岩口鋪鎮吊井樓村:黨建引領促發展 鄉村振興繪新卷

作者:紅網邵陽站

紅網時刻11月6日訊(通訊員 張柯)吊井樓村位于邵陽縣岩口鋪鎮南部、岩口鋪鎮與小溪市鄉交界地帶,省道S240穿村而過,村域總面積3.52平方公裡,其中水田1091畝、旱地500畝、山林面積2500畝。全村有15個村民小組,401戶1497人,其中黨員35人。村内主要經濟作物以水稻、油菜、玉米、花生為主,養殖業以散養雞鴨為主。

邵陽縣岩口鋪鎮吊井樓村:黨建引領促發展 鄉村振興繪新卷

入駐新生力量 開啟振興新路

2020年,吊井樓村在鎮黨委政府、幫扶工作隊及村“兩委”幹部的配合努力下,實作了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40戶156人全部脫貧,脫貧攻堅圓滿收官。2021年5月,恰逢鄉村振興良好開局,湖南省交通運輸廳進駐村内開展鄉村振興幫扶工作。在對吊井樓村整體優劣勢進行綜合調研分析後,省交通廳幫扶工作隊決定帶領吊井樓村堅持強基固本,不斷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并結合本地實際,從全力鞏固脫貧成果、抓緊抓實黨建工作、加快産業發展步伐、大力改善村容村貌、着力培育文明鄉風5個方面打造黨建促鄉村振興特色品牌,促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邵陽縣岩口鋪鎮吊井樓村:黨建引領促發展 鄉村振興繪新卷

強化擔當作為 優化民生服務

目前,吊井樓村雖已整村脫貧,但在關于民生優化方面還存在三個方面問題: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滞後,主要展現在交通設施與水利設施不完善;老弱病殘、“空心化”現象突出;村集體經濟薄弱,村級組織活動場所落後,村民康樂活動開展受限。

省交通廳駐村幫扶以來,大力完善村基礎設施、改善村容村貌。緊扣“生态宜居”這一目标,以“一拆二改三清四化”為總抓手,分步有序推進,開展了村人居環境衛生整治“四大行動”,開展“百日攻堅行動”,發放《環境衛生倡議書》,組建專班專抓,開展人居環境衛生整治“百日攻堅”行動,每月評選表彰10戶衛生示範戶,通報批評10戶最差衛生戶,并開展“秀美屋場”“五美庭院”評選表彰;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大力開展空心房(含廢棄的畜舍)、旱廁拆除專項行動,目前,已拆除空心房20座、旱廁(含改廁)74座;開展志願服務行動,組建“逢8出發”萬育志願服務團隊,黨建帶群建,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黨員團員帶頭參與,幫助村民修理家電、打掃衛生、代買物資、接送行動不便的老人接種疫苗等;開展品質提升行動,在道路旁播撒花種約200平方米、繪制鄉村振興牆繪400平方米,對村部進行了提質改造美化。一件件實事,聚民心暖人心......

接下來的幾年裡,省交通運輸廳幫扶工作隊還将運用直系幫扶工作機關優勢,為村争取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及團省委“希望工程”助學資金以推進村交通、水利、公共服務設施、助學工程建設。

邵陽縣岩口鋪鎮吊井樓村:黨建引領促發展 鄉村振興繪新卷

盤活優勢資源 實作多方共赢

以前,由于缺乏合理規劃與産業支撐,吊井樓村的村民收入低、就業機會少、基礎建設落後。要想有發展,必須找準方向。經過幫扶工作隊的大量走訪調研,并與村黨組織、村民共同商議決定依托獨有的文化資源、特殊的交通位置和優秀的自然條件,發展生态種養殖産業與文化旅遊産業。

吊井樓村位于岩口鋪鎮與小溪市鄉的交界之處,省道S240穿村而過,距離縣市區均為一小時車程,距離最近的高速公路及高鐵站也均不到20分鐘車程,交通區位優勢明顯。此外,吊井樓村土壤土質較好、生态植被較好,地下水資源極其豐富。村内有車萬育故居,因三代翰林而聞名,也稱翰林故居,為全國楹聯文化發源地。

堅持因地制宜、尊重民意,立足目前、着眼長遠的産業開發原則,吊井樓村計劃采取“公司+專業合作社+農戶”或“專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着力培育三大支柱産業,確定全村人均純收入逐年遞增、村集體經濟收入穩定增長。培育發展生态種植産業,在目前種植業的基礎上,成立生态種植專業合作社,重點建設原生态茶油樹種植基地、原生态蔬菜種植基地、林下中藥材種植基地;培育發展生态養殖産業,利用村優秀的林、水資源,對村民進行專業技術教育訓練與指導,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開展水産及茶山雞等養殖;培育發展文化旅遊産業,依托車萬育故居,做好蒙學教育,弘揚國學,配套建設“農耕文化體驗園”,開辦農家樂、民宿,打造“學在吊井樓、吃在吊井樓、玩在吊井樓”的鄉村旅遊品牌。

省交通運輸廳駐吊井樓村幫扶工作隊隊長周芳界介紹,開展生态文化旅遊業可以為村民帶來更多就業機會,吸引更多年輕人回鄉投資創業,并且生态種養殖及農耕體驗等項目還能很好地維護村内的自然生态系統,形成生态、産業、人才良性循環。

邵陽縣岩口鋪鎮吊井樓村:黨建引領促發展 鄉村振興繪新卷

凝聚發展力量 創新村莊治理

“幾個好辦法,打開了工作的新天地。”吊井樓村黨支部書記羅豔平說,今年來,“五委”共治、鄉村振興“講習所”“善德銀行”及“逢8出發”等工作法的創新探索推行,強化了村黨支部的組織引領作用,增強了各方面人員的參與配合度,引導了村民解放思想,培育了文明村風,擦亮了“翰林之鄉、蒙學故裡”這張名片,提高了村莊的知名美譽度及文化軟實力,有力助推了鄉村振興。

設立鄉村振興“講習所”,定期開展法治、衛生等主題宣講,引導村民講衛生、講文明,着力培育文明村風、淳樸民風,目前已開展主題宣講4次。成立全縣首家“善德銀行”,把村民的善行美德寫入“存折”,實行積分管理,用小“積分”換出好民風。成立村級志願服務組織——“逢8出發”萬育志願服務活動,每月逢8(8、18、28)出發,定期開展各類志願服務活動,目前已開展志願服務活動7次。成立鄉賢參事會,由本村在外從業人員募捐成立關愛基金,對本村需要幫助的村民進行幫助。目前已籌集關愛基金2.5萬元,并已對2021年新考上大學大學的8名大學生進行了獎勵。

“如今的吊井樓村和諧有序、充滿活力,創新式工作法既調動了村民積極性、提高了村民對黨務村務工作的支援度,又密切了黨群關系、最大程度發揮了黨建引領鄉村振興成效。聚焦組織上司、組織體系、組織資源、組織保障,在持續凝聚合力、強化治理引領、激發内生動力、夯實基層基礎中推動鄉村振興。我們已經準備向全縣并進一步面向全市推廣。”岩口鋪鎮黨委委員、專職副書記陳湘如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