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一、企業名額管理的三個核心問題
二、解決名額管理的問題,需要從三個方面入手
三、通過中繼資料管理平台,實作名額管理在技術上的自動化
四、總結
本文講的是淺談利用元數管理平台自動化管理名額的方法,名額直接反映企業的生産營運狀況,為企業決策提供資料支撐。随着國家大資料戰略與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驅動,名額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名額管理上的諸多痛點讓全企業統一的名額管理成為普遍需求。但要想把名額管理好并不容易,不僅需要科學合理的方法,還需要技術的強力支撐。
名額作為一種業務中繼資料,與企業中繼資料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完全可以通過中繼資料管理平台實作名額的管理,把名額管理當做元數管據理的一個應用,但絕不是所有的中繼資料管理平台都能實作名額的管理。
那麼,如何通過中繼資料管理平台來管理名額?為什麼說不是所有的中繼資料管理平台都能實作名額的管理?我們先從企業目前名額管理的問題看起。
先對名額下個簡單定義:名額是一種衡量業務目标的方法,是企業用來描述現有業務或預測未來業務的工具。比如銀行業的貸款發放金額,保險行業的保費收入,電信行業的發電量等。企業名額幾乎涵蓋了企業全部的業務範圍,即使按照最粗的粒度來分也可以分出基本名額、普通名額、衍生名額三類:

在企業中,像退保率這種需要對基本名額進行複雜計算的衍生名額比比皆是,名額和名額之間的關系也紛繁複雜。名額的這種複雜性給企業名額管理帶來很多“煩惱”,這種煩惱主要展現在名額集中梳理難、名額統一定義難、名額問題追溯難幾個方面:
名額集中梳理難:各業務部門名額紛繁複雜,難以統一進行梳理
“企業中究竟有哪些名額?名額之間是否有關聯?如何将這些名額集中梳理出來?”
企業中的名額數不勝數,名額之間的關系非常複雜,原來企業大多采用人工的方式将這些名額梳理成文檔,再通過文檔或者以文檔為基礎的系統來管理名額,這種方式在新增名額、修改名額的時候很容易引起混亂,造成名額更新和推廣的周期過長,也很難直覺地展現名額之間的關系,往往執行一段時間後就失去了效果,成為一套僅供參考的文檔。
名額統一定義難:同一名額定義不一緻,導緻最終結果千差萬别
“你們部門上報的的結果和他們部門上報的結果完全不一緻,哪個才是正确的?”
不同的分公司、部門和崗位對同一名額存在着不同的了解,導緻上報資料 不統一、資料失真等問題,而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遠比名額的計算過程複雜得多,是以給公司的管理統計、資料分析工作帶來了很大困難。
名額問題追溯難:無法追溯名額加工過程,難以定位資料源頭和問題資料
“名額計算結果出錯了,問題出在哪裡,是計算過程的問題還是因其他名額出錯導緻的連環出錯,還是說資料在錄入的時候就出錯了?是誰的責任?”
名額大多都是經過多種計算得到的,有些名額需要經過很長的加工過程才能得出,無法追溯名額的加工過程的話,就不知道名額所用的資料都來自哪裡,無法快速找出名額出錯的原因和對應的責任部門,名額的一緻性、完整性和準确性得不到保證,出現問題時部門之間互相推诿的情況時有發生,導緻名額問題難以得到解決。
二、解決名額管理的問題,
需要從三個方面入手
從單一方面考慮很難同時解決以上提到的各種問題,要想真正解決以上這些名額管理上的問題需要從管理、标準、技術三個次元入手。其一,從管理上要厘清名額管理的責任區;其二,從标準上要建立統一可參考的名額規範;其三,從技術上要能提供一定程度的自動化系統化的手段。三者缺一不可。
1.從管理上:明确名額管理的崗位和職責,建立績效管理機制
人員的參與是名額管理的基礎。首先,為實作名額的綜合管理,企業需要建立和業務緊密相關的名額管理的組織架構,将名額的管理職責分解到與名額相關業務相對應的崗位;其次,為保障名額管理的落地,企業需要讓名額的管理效果與每名員工的職責和個人績效成績關聯起來,并采取有效的激勵。
建立和業務相關的名額管理組織架構
企業名額通常分散在企業的各種業務環境中,為盡可能避免名額的分散管理,企業需要建立一個管理所有名額的綜合管理部門,在綜合管理部門之下建立和業務挂鈎的職能管理部門,通過職責分層管理機制,将名額管理的職責配置設定給各個業務部門,實作名額的無縫管理。
建立名額相關績效管理機制
為推動名額管理的順利進行,讓各部門積極參與到名額管理中來,保障名額管理的效果,企業需要建立與名額體系相對應的績效管理機制,可通過中繼資料管理平台的問題追溯能力得出各職責部門的名額錯誤發生率,根據各部門的錯誤發生率判斷名額管理的落地效果,推動名額落地的執行。
2.從标準上:制定名額相關的資料标準,規範名額體系的落地
随着時間和業務需求上的變化,企業名額的命名、業務定義、計算方法等都會出現一定的偏差,在名額統計和在業務決策時,這些偏差會給企業帶來各種影響業務發展的問題,有些問題甚至是緻命的。為避免這種問題出現,企業需要建立統一的分析類資料标準(分析類資料标準就是針對名額的标準),形成企業的名額标準體系。
規定名額的基本屬性
企業需要根據自身情況,規定名額的基本屬性,例如名額的辨別代碼、名稱、描述、資料來源、口徑、統計頻度、度量機關等,其他屬性可根據企業名額查詢的展示需求進行擴充。
統一名額定義和口徑
在企業衆多環境中,經常會有同一名額在多個不同的地方出現的情況,為避免同一名額的定義和計算規則等不一緻現象的發生,在制定标準時需要與名額相關的各部門溝通,統一名額口徑,梳理統一的名額定義和計算規則,并整理成名額标準輸出文檔。
保證名額标準的落地
名額标準制定好之後,不能隻是一個放在角落裡被人冷落的文檔,要落地到實處并能發揮出價值,名額标準梳理好之後需要采取相應的手段進行持續管理和維護,統一管理名額标準的落地和應用。
3.從技術上:為名額管理提供技術支撐,自動化解決名額管理問題
企業名額的管理離不開技術的支撐,不重視技術成為大多數企業名額管理效果不好的一大原因。利用技術實作一定程度的自動化,讓名額管理融入業務過程中,能大大減輕業務人員的壓力,讓企業能從友善使用者的角度考慮而不是從管控的角度來考慮名額管理這件事。
要想建立從掌握名額現狀到名額标準落地,再到名額問題解決的自動化能力,企業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考慮:
第一,要想對名額進行集中管理,企業需要通過一定程度自動化的方式采集現有企業的名額體系,而不是全靠人工梳理。
第二,要想統一名額定義,企業需要提供系統化的名額标準的生命周期管理,尤其是名額标準的落地情況管理。
第三,為追溯名額問題,需要通過技術自動發現名額與資料實體間的關聯關系。
三、通過中繼資料管理平台,
實作名額管理在技術上的自動化
Inmon在《Business Metadata》中,将名額看成是一種業務中繼資料,在我看來,名額是企業環境中業務中繼資料和技術中繼資料的綜合展現,像名額名稱、名額定義、名額計算公式其實可以當做業務中繼資料來管理;而名額資料源、名額加工過程、名額編碼等需要涉及到技術實作的部分,是技術中繼資料的管理範圍。
是以,中繼資料管理平台必然會成為名額管理一個很好的技術支撐。利用中繼資料管理的技術能力,可以将名額的不同屬性、名額之間的關系自動采集到平台中,再由中繼資料管理平台對名額進行統一管理和維護。
自動化和準确率是名額管理必須要強調的重點。最大程度自動化,才能最大程度減少業務人員的壓力;準确率高,才能真實無誤地反映名額的實際情況。是以名額管理對中繼資料管理平台的要求非常高,國内能同時滿足強自動化和高準确率的産品,目前為止隻有普元的中繼資料管理平台。
通過中繼資料管理平台的自動化采集能力,全面梳理企業名額
很多企業在梳理名額時都需要業務人員深度介入,還需要填寫一堆表格,無形之中給業務人員增加了很大的壓力。利用中繼資料管理平台的自動化能力來自動梳理名額,可以大大降低名額梳理難度。
名額也是有許多屬性的對象,根據名額體系對不同名額進行分類,再根據具體情況設計出相對應的元模型,就可實作名額的自動化梳理。利用元模型從企業報表、Excel檔案等源頭自動化采集各種名額相關内容,再由業務人員在此基礎上進行修訂,減少人工的同時保證了名額梳理的準确性。實作這點需要強擴充性的中繼資料架構,普元以MOF規範為基礎的中繼資料管理平台恰好符合這一要求。
自動化統一管理業務中繼資料與技術中繼資料,確定名額标準落地
每個名額都與實際資訊系統的實體模型有聯系,這種聯系在中繼資料層面實際上是業務中繼資料與技術中繼資料的聯系,統一管理這種關系能最大程度自動化地判斷名額是否按标準要求落地。普元曾通過統一管理業務中繼資料與技術中繼資料為多家金融機構實作了名額标準的落地。
通過中繼資料管理平台,使用者能以圖形化的方式檢視特定名額的業務定義和名額的加工過程,系統能自動比對名額的實際加工過程與名額标準中計算口徑的定義,通過比對結果來自動化判斷名額是否符合名額标準。
自動分析名額與資料實體的關系,快速定位名額問題
在中繼資料管理平台中能把名額和實體模型連接配接起來,實作名額的加工過程的追溯,當名額出現問題時,在平台内就可以自動分析出問題名額對應的資料實體,快速找出名額出錯的原因,定位資料問題源頭和資料相關負責人,及時解決名額問題,防止因名額問題影響業務發展。
最後,有了平台的支撐,通過可視化界面,業務人員能直接進行名額浏覽、名額查詢、名額配置,檢視名額加工過程和名額間的關系、分析名額活躍度、檢視名額使用情況等各種應用,還能通過自動化的方式控制名額的加工流程,推動名額标準的落地等。以此來實作名額的設計、實作、應用、修改、停止的全過程跟蹤,實作名額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在資料驅動的時代,名額的自動化管理将越來越重要,而以中繼資料技術為驅動的名額管理将成為企業管理名額的鑰匙。普元的中繼資料管理平台同時具備自動化能力、高準确率和高度靈活的模型管理架構,在名額的自動化管理上已經有了很多成熟的應用案例,名額管理也是普元中繼資料管理平台在業務上的一大應用。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7-09-08
本文作者: 龔菲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EAWorld,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EA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