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H3C許立憲:金融跨界成必然趨勢

  你不跨過去,别人就會跨過來。中國經過了傳統的計劃經濟到市場經濟,傳統的基于政策性保護經濟模式下的市場模式正被自由市場經濟模式所打破。如果你現在正在從事的領域仍舊是政策性保護下的行業,那麼你是幸運的但也是悲哀的。幸運的是你可能不會像其他充分競争下的行業壓力那麼大,而悲哀的則是面向未來,你很有可能失去行業的競争力或你所從事的行業将逐漸被其他行業跨界競争所蠶食。

  金融面臨被跨界脫媒。金融脫媒這個詞語已經被無數的業界行業專家所論證,傳統銀行依靠資訊不對稱的媒介角色正面臨網際網路的沖擊,銀行傳統的的競争力的在市場經濟的推動下正面臨被網際網路企業的跨界所蠶食。

  大勢所趨-網際網路化。網際網路自誕生以來一直在與政策博弈,沒有人能夠想象,如果網際網路沒有政策限制,我們今天的生活會變得無限美好還是無盡糟糕,網際網路領域符合弱肉強食、赢家通吃的原則,你不進步就要被淘汰,你如果夠努力,那麼一定會有機會。

  金融面臨網際網路化。在我看來傳統銀行與網際網路化金融企業的差別就像是我們在聽政府工作報告和在聽馬雲演講的差別。前者強調的是風險,如何規避這些風險,如何幫顧客規避風險進而實作自身風險的規避;而後者則是在強調前景無限、無限的創造力,如何賺取更多的利潤,幫助使用者創造利潤進而幫助自己。前者是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思想,而後者則是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思想。我們從金融次元也可以了解為前者更加關注金融産品,而後者則是更加關注金融行為。

  雖然網際網路化對金融帶來了巨大的脫媒沖擊,但同樣對傳統金融送來的新的無限想象空間,你不想象就跨不過去,别人想到了别人就會跨過來。在我看來這種跨界的原始驅動力來自于業務的驅動以及網際網路化的變革,而如何才能在這場變革中能夠勝出則取決于兩大方面:平台整合能力以及資料挖掘能力,亦可以了解為平台化、資料化。

  平台化對于業務整合能力至關重要。平台在網際網路時代顯得尤為重要,騰訊從傳統的即時通信到遊戲再到微信以及新興的O2O領域,跻身于全球第三大網際網路公司其依靠就是其Q+平台的整合能力,基于平台的整合實作其多個業務産品的整合及擴充。再看天貓淘寶,基于原有的B2B平台、B2C平台延伸出來的天貓、聚劃算、電器城、一淘……,這種平台化使得企業可以基于使用者的各個方面的行為進行統一的資料分析、挖掘,進而實作基于平台的資源整合,實作新業務的細分與擴充。對于傳統金融企業來說平台化是其在網際網路時代提升自身競争力的重要技術手段,基于統一的平台來實作對自身競争能力的提升對于金融企業來說至關重要,如果能夠基于統一的客戶資源平台建立金融行為分析進而實作創新的金融服務,那麼對于企業的競争力必然得到極大的提升。以一個人的金融行為為例:購物、繳費、保險、旅遊、出國等等,對于傳統銀行的視角來看使用者存在的金融行為的背後存在着巨大的金融産品市場,傳統金融企業更加關注的是金融行為背後的交易、儲蓄等業務給企業帶來的效益。而以淘寶等新興網際網路金融企業來看使用者的金融行為背後存在的巨大的新業務的推廣,其視角更加關注于實際的業務,比如我可以向使用者推薦更加好的保險産品、旅遊産品等等,進而使得自身成為與金融行為相關的各類業務的推廣平台,進一步粘合客戶,接着實作業務拓展及服務細分,不斷提升自身的競争力。

  銀行需要兩個基于網際網路化的新興業務平台,一個平台是公共金融資訊分析平台,一個是公共金融服務平台。前者是基于核心業務的創新平台,即銀行需要從傳統的存貸率差的中介角色轉變為參與到企業核心金融業務運維的流程當中,如阿裡巴巴清楚的知道自己系統中的中小企業的營運情況,可以準确的給出不同企業的信用等級,這樣能夠快速、準确的完成貸款業務的推廣,可以說公共金融資訊分析平台對于企業客戶來說是他們的企業金融工具,而對于銀行客戶來說則是其對貸款企業的信用評價體系的評估。而後者公共金融服務平台是對傳統中間業務的創新平台,即銀行需要從傳統的支付管道角色轉變為支付過程中的信用平台及貸款平台,使得傳統的支付由買賣雙方轉變為買-銀行-賣的三角角色,銀行在其中成為獨立的重要角色,包括支付過程和信用擔保等,如支付寶的快速發展與其成為買賣雙方的信用擔保平台有着重要的原因。

  業務變革的背後是IT系統的支撐,那麼網際網路化、平台化、資料化金融的IT基礎架構會帶來哪些變革呢?在我看來,金融的業務随着網際網路化的不斷沖擊,必将形成業務模式的剝離,傳統的存貸率差等相對固定的金融業務可以了解為傳統的金融業務平面,而網際網路模式下的業務将引發新業務平面,可以了解為網際網路業務平面。從長遠的發展來看傳統的金融業務平面的IT架構将是固定的,其符合傳統的8/2原則下的IT支撐,更多的将采用輕載IT架構,比如說其網絡架構更多的采用層層收斂的多層架構。而網際網路業務平台則需要适應網際網路業務部署的模式,快速部署、彈性的業務支撐等是其重點的追求,其符合網際網路的長尾理論(基于大資料的分析)下的IT支撐,更多的則采用重載的IT架構,比如其網絡架構往往采用收斂扁平化的IT基礎架構。

  雲計算技術對金融IT變革帶來的思考。傳統的銀行IT架構采用的往往是典型的EDC架構,分業務分區基于固定業務的資源空間設計,從項目的啟動到項目的部署實施再到業務上線往往需要3-5年的部署周期,顯然這種模式在網際網路的沖擊之下已經遠遠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以淘寶的雙十一為例,2012年雙十一開始之前大量的IT資源需要彈性的部署,許多賣家希望通過雙十一的促銷來狠賺一筆,這些賣家将面臨IT資源不足的瓶頸問題,那麼快速的把自己的店鋪遷移到更強的IT資源中就顯得非常重要。雙十一之後當IT資源要求降低時還需要快速的遷移回來,這種的遷移需要的快速無感覺,這是典型的雲計算技術的應用,對于淘寶來說,需要把把IT基礎平台建成IAAS。我認為傳統的企業使用者的IT建設的視角需要轉變,傳統銀行網際網路化業務部分的IT建設需要采用基于IAAS雲計算的資源模式的方式來進行建設,業務的部署可以采用從IAAS中直接提取資源比對的方式來實作,這樣需要組成IT的三大資源計算、網絡、存儲資源的融合。計算、存儲資源的池化已經實作,而網絡的池化(網絡是分散部署資源使得其池化的難度遠高于計算和存儲)是目前業界的焦點,這也是SDN成為各大網絡廠商競相争奪焦點的原因。事實上網絡的池化不但需要完成自身資源的池化,還要完成對計算資源與存儲資源的統一,這使得EVB技術與FCOE技術也将成為雲計算中心不可缺少的重點技術,EVB技術是為了實作網絡資源與計算資源的整合,FCOE技術是為了實作網絡資源與存儲資源的整合,H3C提出的“雲網融合”的理念也是緻力于解決雲計算時代下的網絡對IT基礎資源統一的實作。

  金融面臨脫媒,網際網路化、平台化、資料化是在金融網際網路化趨勢下對傳統金融企業帶來的新的發展方向,金融跨界勢必成為一種趨勢,以雲計算技術、虛拟化叢集技術為代表的網際網路技術正被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使用者所采用。隻有這樣,在這場金融網際網路的變革之下傳統銀行才能跨出自己的傳統金融領域走向更加廣闊的網際網路市場空間,去适應适者生存、赢家通吃的網際網路法則。

  金融跨界,你不跨過去,别人就會跨過來,你,會如何選擇?

作者:許立憲

來源: IT168

原文标題:H3C許立憲:金融跨界成必然趨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