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5年雲計算市場回顧
(一)政策利好助推雲計算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2015年中國雲計算市場全面開花,國内IT企業紛紛向雲計算轉型,雲計算不再是新穎的概念,再加上移動網際網路對傳統行業的颠覆性影響,中國使用者“雲化”需求快速提升。在《國務院關于促進雲計算創新發展培育資訊産業新業态的意見》、《關于積極推進“網際網路+”行動的指導意見》、《雲計算綜合标準化體系建設指南》等相關利好政策的推動下,我國雲計算市場的創新活力得到充分釋放,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根據雲計算市場2015年1月至11月發展情況,賽迪顧問預測2015年雲計算市場整體規模可達到2030.0億元,同比增長54.3%。2012~2015年,我國雲計算市場保持高速增長态勢,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61.5%。

▲圖1 2012-2015年中國雲計算市場規模
(二)移動化趨勢激活企業級移動雲服務需求
雲計算領域的服務模式中,SaaS模式作為企業級服務最主要的形态,受到全球IT巨頭的關注,Oracle、IBM、微軟、SAP等大廠商紛紛通過收購開展全産品布局戰略,以確定其在企業級服務市場的話語權。根據雲計算市場2015年1月至11月發展情況,賽迪顧問預測2015年我國企業級SaaS市場規模可達185.7億元。
随着移動網際網路浪潮、“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移動智能終端全面普及,使得企業移動辦公、降低管理成本的需求開始釋放,企業級移動SaaS服務受到越來越多企業的認可。由雲計算催生的SaaS模式,有效激活了企業級移動應用需求,我國軟體服務商也開始開展企業移動雲服務的布局。2015年,企業級移動SaaS服務成為雲計算領域的創新亮點,SaaS服務商紛紛在移動化産品研發和推廣方面加大投入,移動SaaS服務逐漸向各個行業、領域滲透,基于雲端的移動醫療、交通、教育不斷落地、成熟。
(三)開源和容器技術催生雲計算市場新熱點
随着雲計算市場的持續火熱,技術研發投入不斷擴大,以OpenStack為代表的開源雲、以Docker為代表的容器技術等技術熱點湧現,對于雲計算市場的競争格局及競争點産生了巨大的影響。
“開放式創新”是開源的精髓,越來越多地受到企業的重視,而開源技術與雲計算的結合,為雲計算産業注入了新鮮血液,逐漸改變着雲計算的市場格局。目前阿裡、騰訊、華為、華勝天成等越來越多的雲服務企業開始使用開源雲平台,深度參與了Openstack等衆多開源雲計算項目,中國開源雲市場迎來繁榮時機。2015年以Docker為代表的容器技術受到業界的高度關注,微軟、IBM等IT巨頭紛紛向其尋求戰略合作,大多數的主流雲廠商已經宣布提供對Docker及其生态系統的支援。容器技術具備融合DevOps的靈活特性,給雲計算市場特别是PaaS市場帶來新的變革力量。
(四)巨頭加快雲計算布局促成三足鼎立之勢
(五)創新創業應用成為雲計算市場新增長點
雲計算能夠讓企業不必在資訊技術裝置和軟體上大量投資,低成本按需使用強大的資訊資源,為大衆創業、萬衆創新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平台,能夠有效降低創新創業門檻。
在公共雲服務能力方面,阿裡巴巴、百度、騰訊等網際網路企業的雲平台服務數百萬中小企業和數億使用者。2015年阿裡雲生态創造的就業機會約120萬,其中七成以上為創業型企業。雲計算已經成為我國社會創新創業的重要基礎平台,有效驅動了社會創新創業,而社會創新創業也為雲計算應用市場孕育和催生了更多新機遇,應用市場需求旺盛。
二、2016年雲計算市場發展趨勢
(一)垂直領域融合加深将帶動雲計算市場迅猛發展
在中國經濟新常态的背景下,随着“網際網路+”戰略及“中國制造2025”的不斷推進,各行業轉型更新的迫切性不斷提升,未來雲計算與各領域的融合将不斷加深,通過建構超大體量的雲生态系統,以滿足不同傳統企業的轉型需求,助推行業轉型發展。2015年,中國IT巨頭紛紛開展垂直行業的雲應用布局,其中華為宣布将對外釋出面向金融、媒資、城市及公共服務、園區、軟體開發等多個垂直行業的企業雲服務解決方案。
由此可以看出,未來雲計算服務商将不斷加深與各垂直領域的融合,将開拓更大的雲計算服務空間。另一方面,相較于美國等發達國家,我國雲計算市場規模仍較小,雲計算應用領域及滲透深度有很大的空間。未來3年,中國雲計算市場規模仍呈現快速增長趨勢,至2018年達到7823.2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為56.8%。
▲圖2 2016-2018年中國雲計算市場規模預測
(二)智慧城市與工業将成為雲計算落地的重要載體
近幾年,智慧城市領域的戰略性部署陸續出台,各省市紛紛将智慧城市建設作為重要戰略任務,大力發展政務雲、城市雲、教育雲、醫療雲等,而在未來較長時間内,發展智慧城市仍将作為我國的重要國家戰略。智慧城市的興起,不但為城市建設帶來了革新,也為以雲計算為代表的資訊技術産業帶來了機遇。作為雲計算應用的一個重要領域,智慧城市将催化雲計算應用的落地與推廣,是以随着智慧城市建設的全面鋪開,作為撬動智慧城市發展的支點,雲計算将面臨巨大的市場需求。
(三)安全即服務或将開啟開放雲時代的安全攻堅戰
随着雲計算和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業務在雲端開展,越來越多的資料在雲端存儲,使用者資料洩露或丢失是雲計算資訊安全面臨的巨大的安全風險。而基于漏洞、病毒、未知威脅的APT攻擊、0Day攻擊會越來越頻繁和智能化,安全防護工作難度系數增加。
越來越多的企業已開始關注雲領域的安全服務,雲計算服務商也紛紛采用加大雲安全産品的投入,提高産品的可用性、智能性、安全性。亞信安全2016合作夥伴峰會上,浪潮将雲安全放在雲計算的重要位置,提出“下一站,安全即服務”,将與亞信持續攜手創新,建構安全即服務的雲安全。可以看出,各方已注意到安全即服務領域的市場需求,未來該領域或将成為雲計算開放時代的一大戰場。
(四)安全擴充兼顧将促使混合雲成雲計算市場主力
混合雲是把公有雲和私有雲的優點融于一體的更具功能性的解決方案,同時解決公有雲的安全和可控制問題,以及私有雲的成本高、彈性擴充不足問題,混合雲技術的靈活性可以将工作負載極大的提高。例如,在教育領域,混合雲可以有效整合、協同校内和校外業務資源,靈活轉化存儲空間,提高靈活性,并可滿足移動化需求。
目前,越來越多的企業将雲計算運用到公司經營管理中,基于控制、安全、擴充方面的考慮,很多大型企業希望私有雲和公有雲能夠順暢對接、自由切換,是以将對混合雲架構産生巨大需求。混合雲的優勢将使其迅速普及,涉及的範圍不斷擴大,未來将覆寫政務、廣電、醫療、安防、銀行等行業領域,成為雲計算市場的主力。
(五)超融合概念升溫将使雲計算市場孕育新爆發點
2015年“超融合架構”成為雲計算最火的概念之一,超融合具有部署時間段、運維成本低、靈活性和可擴充性高的優勢,市場潛力巨大。各大巨頭嗅到機會後紛紛進入超融合領域,聯想雲推出ThinkCloud AIO超融合雲一體機,形成了超融合與雲存儲雙線出擊雲計算領域的戰略;甲骨文布局雲計算,提出從底層到上層全堆棧的超融合戰略。
而中國超融合産業聯盟的正式成立,将促進IT廠商之間的資源共享、産業聯盟和戰略合作,推動超融合産品的創新、應用場景的多元化和服務體系的成熟。随着企業級客戶對超融合認可度和信任度的提升,超融合市場将出現爆發性的增長。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6-02-23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IT168,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IT168
原文标題:2015年中國雲計算市場回顧與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