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階清湯又稱頂湯、高湯、上湯。
原料:肥老母雞3隻,雞骨架2個,水9000g
蔥、姜、紹酒各50克,鹽适量,雞脯肉2000g,雞腿肉2000g,雞蛋清10個,生斬火腿1500g (去皮腳)。
制作方法:
(1)湯鍋中加人清水10kg,依次加人雞骨架、鴨子、母雞等原料,用旺火燒開,撇去浮沫,再将原料撈出,用清水沖去粘在原料表面的沫子和雜質。
(2)原料按原來的順序重新放回原來的湯鍋,加入蔥姜、紹酒,中火燒至微開改用小火煮3~4h,使原料中的營養物質和鮮味最大限度地溶人湯中。将鍋中原料撈出另作别用,鍋中的湯撇去浮沫後,關掉火源。
(3)在煮湯的同時将雞腿肉、牛肉和雞脯肉、裡脊肉分别剁成茸泥,分别加入蔥末和姜末,用清水、雞蛋清将兩種茸泥調成粥狀待用,這就是“躁子”,主要用于掃湯。雞腿肉調的躁子因血污較多,稱為“紅躁”;用雞脯肉調制的躁子因色澤較白稱為“白躁”,一些地區也有用牛血調制紅躁的。
(4)待湯的溫度稍微降下後,向湯中倒人紅躁,要邊倒邊用手勺按一個方向攪動,使躁子均勻地分布于湯中,然後将湯鍋重新上火加熱,保持小火,加熱後“紅躁” 慢慢浮起,用手勺搬淨,用紗布過濾,并将“躁子”擠去湯汁壓成肉餅,肉餅放人湯中用小火煮40分鐘,撈出肉餅袋棄之。
(5)再向湯中倒入“白躁”,邊倒邊用手勺順一個方向攪動,然後将湯鍋重新上火慢慢加熱。待“白躁”漸漸浮起後将其撇出,撇出的“白躁”用紗布過濾,并将“躁子”擠去湯汁壓成肉餅,湯鍋重新如熱,放入肉餅用小火再煮40分鐘,撈出瀝去湯汁,丢棄它。
(6)用雙層紗布過濾加入适量鹽,即成。

此湯多用于高檔菜肴,開水白菜、高湯燕菜等,湯汁多色微黃,鮮醇清澈。
原料:老母雞3隻,雞骨架2個,雞爪、雞翅各1000g,水8000g,蔥姜各50g、鹽、紹酒适量。
(1)原料洗淨,蔥切段或打結,姜拍松備用,
(2) 湯鍋中注人清水8000g依次放已“飛水”的雞骨架、雞爪,雞翅和整雞,用中火慢慢燒開。
(3)燒開後的湯鍋轉為小火加熱,用手勺撇淨湯面的浮沫,原料撈出用清水沖淨表面粘浮的沫子和雜質。
(4)原料按原來順序重新放回湯鍋内,加入蔥、姜、料酒,用小火熬制2.5h左右;待原料中的可溶物質溶于湯中,湯汁變得鮮醇時将原料撈出另用,加入适量的鹽即可;雞清湯在加熱過程中,一定要維持小火,湯面保持似開非開。加熱過程中,還要用手勺經常把湯面的血沫打掉,以防止湯汁變渾濁。
品質标準及用途
湯汁清澈、口味鮮香。
清湯的用途相當廣泛,既可以制作普通菜肴,如湯泡腎球,清湯餘螺片。又可以制作較高檔次的菜肴,如雞包翅,白汁扒魚唇等。制作一般清湯還可以與原料的初步熟處理步驟相結合,如制作“白斬雞”其雞的生還便可在湯鍋中慢慢加熱,将其斷生時撈出,既節約了時間,又為湯汁增加了鮮味。
濃白湯又稱肉白湯、奶白湯。
原料:
肥母雞2隻,肘子2000g,豬五花肉5000g,豬棒骨2000g,水8000g,蔥姜各50g,鹽,紹酒适量。
(1)原料用清水洗淨,蔥切段、姜拍松備用。
(2)湯鍋中加入清水、依改下入豬骨、母雞五花肉和豬肘子,用旺火燒開,煮約5分鐘。
(3)湯鍋轉小火,用手勺撇淨湯面的浮沫,原料撈出用水沖掉表面的沫子和雜質。
(4)原料重新按原來順序放回原湯,鍋内加蔥姜紹酒,中火加熱2.5小時左右,待湯汁呈乳白狀時撈出原料另行使用。
(5)鍋中湯稍涼後,用雙層紗布過濾,清除湯中殘存的雜質即可。過濾後在湯中加入适量的鹽。
品質及其菜肴制作
湯汁濃稠、味道鮮醇、色澤乳白。
濃白湯多用于高檔菜肴。既是燒、扒、熔等菜肴的調味品.又是炖,燴、餘等湯汁量較多菜肴的主要原料,如白扒魚翅、奶湯素燴、白汁菜心等。
普通白湯又稱毛湯。
這種湯的制法有兩種:-一種是将制作奶白湯的原料撈出後,再放入湯鍋加入清水,置中火上重新進行加熱1~2h即成;另一種方法是将雞骨架、豬肉皮、豬骨、雞爪、碎肉等下腳料放入冷水鍋内,旺火燒開,打淨浮沫,加入蔥、姜、料酒,中火持續加熱2~ 3h即成。
一般白湯的濃度低,鮮味較濃白湯差,隻能作為普通菜肴的調味。
魚白湯又稱魚奶湯。
鮮鲫魚(或含脂肪較多的其他鮮活魚類)2000g,水6000g,蔥,姜,紹酒各50克鹽适量,豬油50g.
(1)鲫魚宰殺後去鱗、去腮、去内髒用水洗淨,蔥打結、姜拍松備用。
(2) 熱鍋冷油,逐條放人鲫魚兩面略煎,放入姜片、蔥節,略煸起香,烹入料酒。
(3)鍋中加沸水,加蓋用中火煮制45分鐘左右到魚爛脫骨,湯汁乳白色時用紗布濾去魚骨和碎肉,并用鹽調味。
這種湯一般用于烹饪魚類原料的菜肴,潤澤強體食療佳品,擁有魚鮮味,湯汁鮮醇,色澤乳白。
以上我所說的都是些葷湯制作的方法,還有兩種素湯吊湯的方法,曉味帶你看!!
黃豆芽500g、鮮筍的老頭500g、扁尖筍500g、鮮蘑菇500g、白蘿蔔500g、胡蘿蔔500g、美芹500g、清水1000g;蔥、姜适量。
(1)将洗淨的鮮筍的老頭、白蘿蔔、胡蘿蔔切小塊,美芹切小段,黃豆芽、蔥、姜清洗幹淨;将扁尖筍、鮮蘑菇“飛水”後清洗:
(2)鍋中加人1000g清水,放入黃豆芽、鮮筍的老頭、白蘿蔔、胡蘿蔔、美芹、扁尖筍、鮮蘑菇各500g,旺火燒開:
(3)再加入适量的蔥姜,轉小火燒煮3~4h;
(4)待素湯晾涼後過濾、留下湯汁,冷藏後即可應用。
常見應用:素清湯可用于高檔素菜肴中,如清湯銀耳、扣素三絲、燕窩鴿蛋、絲瓜白玉湯等。
風味特點:清澈見底、清鮮不膩。
制作關鍵點:
(1)選料恰當,保證品質。
(2)豆類,幹制品植物原料加熱烹調前需要“飛水”。
(3)控制火候小火熬煮,鍋蓋留有縫隙。
(4)水量一次加夠。
(5)撇去浮沫後加姜蔥為宜。
原料:素清湯的湯渣、香菇根500g、黃豆芽500g、油、清水1000g。
(1)熱鍋冷油,将素清湯的湯渣加入各500g洗淨的香菇根、黃豆芽煸炒至全熟透;
(2)鍋中加入1000g清水,放人炒透的原料旺火燒開。
(3)撇去湯表面的浮沫,保持旺火熬煮3~4h,即可。
常見應用 素濃湯常用于燒烤麸、燒素雞、燴湯、羹類菜肴。
風味特點: 湯色濃稠、湯濃鮮醇。
制作關鍵點:(1)素濃湯的原料在加熱烹饪前需加油煸炒炒透。
(2)制湯的原料冷水下鍋。旺火燒開。
(3)水量一次加夠。
(4)撇去浮沫。
(5)現熬現用。
以上是曉味總結的七大吊湯制作:你都學到了嗎?掌握好他們,在運用方法,吊出一鍋好湯你也可以。覺得總結的還不錯,記得幫曉味轉發評論點贊關注我哦!!讓更多的人學習分享!!!
我是今日頭條的認證優質作者食之曉味君,跟着曉味君,一起“曉”味道的秘密,一個熱愛廚藝的美食學習者每天更新家常菜和美食故事和知識,覺得曉味寫的不錯的,可以點個關注哦,謝謝您的支援。記得關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