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黃巾起義時,三國政權的創始人在做什麼,原來有理想的人都在奮鬥

作者:一國之君曆史研究

發生在公元184年的黃巾起義,是整個兩漢時期規模最大同時帶着宗教性質的農民起義,張角、張寶、張梁三兄弟利用十幾年的時間,以治病、傳教為由召收了百萬弟子,約定在甲子年3月5日起兵反抗東漢朝廷,由于叛徒的告密,起義被迫提前一個月舉行,一時之間整個東漢十三州中七個州28個郡有黃巾軍起義。

張角的起義軍規模主要是手下的36個方,大方一萬餘人,小方六七千人,平均下來每個方八千人,36個方就是28.8萬人,将近30萬,再加上黃巾軍的家屬,起來反抗東漢的人至少有一百萬以上,東漢末年整個天下也就一千萬餘人,超過十分之一的人表示反抗東漢進行,這個數字是非常驚人的。

同樣由于叛徒的告密,給了東漢政府一個月寶貴的準備時間,正因為如此,東漢朝廷僅僅用了十個時間,黃巾起義就被平定了,平定黃巾起義的三大功臣分别是:盧植、皇甫嵩、朱儁,盧植主要負責北方的冀州戰線,對付黃巾起義最高首領張角三兄弟,皇甫嵩與朱儁主要負責南方戰線,以荊州南陽郡及豫州颍川郡為主要戰場,對付黃巾軍骨幹張曼成、波才、趙弘等人。

黃巾起義時,三國政權的創始人在做什麼,原來有理想的人都在奮鬥

黃巾起義

那麼在平定黃巾軍的戰争過程中,劉備、曹操、孫堅等三國政權的創始人都在做什麼呢?

一、劉備在做什麼?

劉備雖然是漢室宗親,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裔,但是到劉備這一代人時,家中已經非常貧窮了,以編織草席和鞋子為生,劉備跟母親相依為命,靠着族人的救濟,劉備勉強完成了學業,劉備的老師就是平定黃巾起義的功臣之一盧植,因為盧植與劉備都是幽州涿郡涿縣人,兩人是标準的同鄉,劉備有一個叫公孫瓒的同學也是幽州人。

劉備從小就有帝王之志,也許是他祖上的皇族血液,也許是劉備從小的與衆不同,黃巾起義時,整個天下為之大亂,劉備敏銳地發現了自己創業的好機會到來了,當時朝廷釋出了诏令:所有個人與地方武裝可以組織力量打黃巾軍,并且東漢朝廷會根據功勞大小給予獎賞。

是以,黃巾起義那一年,劉備24歲,劉備也想方設法拉了一支軍隊打黃巾軍,劉備家裡窮,又沒有地位與權勢,他哪來的力量可以起兵打黃巾軍呢?

黃巾起義時,三國政權的創始人在做什麼,原來有理想的人都在奮鬥

劉備

劉備有辦法,他的辦法跟現在想創業沒有資金的大多數創業者一樣,就是拉贊助,劉備找到了兩個中山商人蘇雙與張世平,要求商人贊助他馬匹和錢财,劉備以某種利益相交換,劉備有了馬匹和錢财之後,就在家鄉招兵買馬,也就是這個時候,劉備的同鄉張飛加入,還有流亡到當地的關羽也加入了劉備。

劉備是跟随一個叫鄒靖的校尉一起打黃巾軍的,鄒靖早年是與公孫瓒一起在幽州打過胡人的,幽州當時是邊境,北連就是胡人,經常會有胡人入侵,劉備在鄒靖手下應該也是在家鄉幽州一帶打黃巾軍,黃巾起義被打敗後,劉備也有功勞,而且被封為安喜縣尉,相當于安喜縣的警察局長,安喜縣屬于冀州,離劉備的家鄉也不遠。

這是劉備第一次以布衣之身當上東漢朝廷的官吏,也是劉備人生中的突破,他不是靠正常的人才舉薦制度當上官的,而是依靠打黃巾軍的軍功,軍功隻有在亂世之中才能創造,在黃巾軍起義造成天下大亂的時候,劉備卻選擇了開創他的事業,這就是劉備的眼光。

但是,沒多久,朝廷覺得安置平定黃巾軍有功的官吏這一事件導緻了大量人被安排進官府,增加了朝廷的負擔,漢靈帝覺得負擔太重,于是又下了一道指令:所有依靠軍功被封官吏的人全部要通過一番選擇後淘汰。于是像劉備這樣靠軍功上位的人就失去了官職,原本劉備可以靠行賄督郵保住官職,但是也許是劉備沒錢,也許是劉備不願意這樣做,于是劉備親手把督郵打了一頓之後,棄官而逃走。

黃巾起義時,三國政權的創始人在做什麼,原來有理想的人都在奮鬥

劉備稱帝

劉備逃走後,在路上遇到了大将軍何進派到丹楊去招募士兵的毌丘毅,毌丘毅本來是去招兵的,劉備手下現成就有一支軍隊,于是劉備就跟随了毌丘毅一起去丹楊,毌丘毅是後來曹魏名将毌丘儉的祖父,劉備與毌丘毅等人一起到達下邳時,遇到了盜賊,劉備打敗了盜賊再次立功,于是被任命為下邳縣丞,相當于副縣長了,後來劉備又辭了官擔任高唐縣令。

劉備在擔任高唐縣令時,高唐縣被盜賊攻破了,這是劉備起兵以來的第一次大敗,身為高唐縣令,自己的城池被盜賊攻破,隻能逃走,這個時候的劉備已經是走投無路了,于是劉備想起了他的同學公孫瓒,于是再次回到北方投靠公孫瓒,被公孫瓒任命為别部司馬,這個時候的劉備因為自己的努力,已經走上了創業的道路,起碼劉備的手上有了一支有關羽和張飛加入的軍隊。

二、曹操在做什麼?

曹操不像劉備家族沒落了,曹操的父親曹嵩和養祖父曹騰都是東漢朝廷的高官 ,曹騰是宦官,官至大長秋,皇後宮殿的總管,曹嵩官至大司馬,後來還花錢買了太尉,曹操20歲的時候就被舉為孝廉,并擔任洛陽北部尉,相當于首都洛陽北部地區的公安分局局長,曹操還擔任過議郎。

黃巾起義時,三國政權的創始人在做什麼,原來有理想的人都在奮鬥

曹操

黃巾起義時,曹操30歲,當時被任命為騎都尉統率羽林騎兵,騎都尉高于校尉低于中郎将,要知道當時盧植、皇甫嵩、朱儁三人都隻是個中郎将而已,曹操沒有太多的經驗就成為騎都尉,這隻能說明曹操的家族實力雄厚,曹操當時的任務是協助皇甫嵩攻打豫州颍川郡的黃巾軍。

曹操同樣是立了大功,之後被封為濟南國相,曹操在任期間,在濟南國大力打擊貪官污吏、整頓吏治,導緻官不聊生,整個濟南國十幾個縣,就有8個縣令因為犯法被曹操罷免,後來朝廷任命曹操為東郡太守,但是曹操不願意赴任,而是以生病為由回到了家鄉谯縣。

曹操與劉備有一個很大的不同,曹操很早就依靠家族勢力進入官場,已經在官場沉浮近十年了,曹操同樣有着遠大的志向,一直想成為漢朝的征西将軍,率領軍隊攻打西邊的胡人,進而實作他的人生理想。

曹操不需要像劉備那樣努力找商人拉贊助,他考慮更多的是如何拯救搖搖欲墜的東漢朝廷,雖然屢次辭官回家,但是因為曹操有家族勢力,很快就能再次進入朝廷當官,這是劉備比不了的,幾年以後,漢靈帝設定西園八校尉來對抗大将軍何進時,曹操就被漢靈帝任命西園八校尉中排名第三的典軍校尉。

黃巾起義時,三國政權的創始人在做什麼,原來有理想的人都在奮鬥

曹操稱王

三、孫堅在做什麼?

孫堅是揚州吳郡富春人,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人,孫家在當地也算是個大家族,《三國志》上說孫堅是孫武的後人,孫堅年少的時候就在縣裡當縣吏,17歲時就敢一個人拿把大刀追砍盜賊,因為這事孫堅聞名于縣裡,後來被任命為代理校尉,因為在任上平定許昌的叛亂,因功被封為鹽渎縣丞,幾年以後又被任命為下邳縣丞,孫堅擔任下邳縣丞比劉備早了幾年,要不然兩人就相遇了。

黃巾起義爆發後,朝廷在各地征兵,而孫堅被朱儁推薦擔任為佐軍司馬,跟随朱儁一起在南方打黃巾軍,朱儁為什麼會推薦孫堅呢?估計是他倆是老鄉,朱儁揚州會稽郡上虞縣人,今浙江省紹興市上虞縣人,兩人的家鄉隔着不遠,可能是朱儁聽說了孫堅的一些事迹,或者兩人本來就認識,總之,孫堅就随朱儁參與打擊黃巾軍了。

孫堅在下邳及附近招募了一千多人跟随朱儁,孫堅作戰非常勇猛,常常身先士卒、孤身深入,一次因為追擊敵人墜馬休養了十幾天才好,孫堅在汝南、颍川、宛城等地打擊黃巾軍,因為有戰功,被朱儁上奏朝廷封為别部司馬,孫堅的别部司馬含金量比劉備那個強多了,孫堅是朝廷封的,劉備是公孫瓒封的。

黃巾起義時,三國政權的創始人在做什麼,原來有理想的人都在奮鬥

孫堅

之後,孫堅還跟随代理車騎将軍張溫一起讨伐涼州邊章、韓遂的叛亂,當時與孫堅一起的還有中郎将董卓,同為張溫手下,因為董卓對張溫出言不遜,孫堅建議張溫趁機斬殺了董卓,可是張溫不同意,如果張溫聽從了孫堅的建議,哪有後來的董卓亂政啊,再後來孫權被任命長沙太守,孫堅就有在亂世之中争奪天下的資本,并為後來的東吳政權開創打下了基礎。

孫權的遭遇與劉備和曹操都不同,孫堅的家族有一定的實力,但地位并不高,孫堅主要是被朱儁提拔走了創業的道路,更為主要的是孫堅抓住了機會,以自身的努力擷取了朝廷的認可,到董卓亂政前,孫權就已經是長沙太守了,算是劉備、曹操三人中官職地位最高的人了,太守相當于現在地級市市長了,孫堅的創業就是長沙太守開始的。

黃巾起義是東漢末年亂世的開始的,三國三大政權的創始人都抓住了機會在奮鬥,劉備出身最低,實力也最弱,但是劉備主動創造條件參與打擊黃巾軍,就跨入了創業的道路,曹操出身最好,實力也最強,他不在乎有沒有在朝廷任職,即使沒有,他也能憑借家族實力迅速進入朝廷當官,孫堅條件一般,但被朱儁提拔後迅速意識到這是一條創業的道路,很努力地立下軍功,并成為當時地位比較高的人物,為将來創業成功打下了基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