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标準化對象一般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标準化的具體對象,即需要制定标準的具體事物;另一類是 (4)
,即各種具體對象的總和所構成的整體,通過它可以研究各種具體對象的共同屬性、本質和普遍規律。
(4)
A.标準化抽象對象
B.标準化總體對象
C.标準化虛拟對象
D.标準化面向對象
【解析】:标準化對象一般可分為兩類:一類是标準化的具體對象;另一類是标準化的總體對象。
2、●用二進制加法器對二-十進制編碼的十進制數求和,當和大于1010時, (5) 。
(5)
A.不需要修正
B.需進行加10修正
C.需進行減10修正
D.需進行加6修正
【解析】:BCD碼進行計算時,當出現進位和計算值超過10時,需要進行加6修正。
3、●計算機中16位浮點數的表示格式如圖1所示:
某機器碼為1110001010000000。
若階碼為移碼且尾數為反碼,其十進制真值為
(8) ;
若階碼為移碼且尾數為原碼,其十進制真值為 (9)
;
若階碼為補碼且尾數為反碼,其十進制真值為 (10) ;
若階碼為補碼且尾數為原碼,其十進制真值為
(11) ,将其規格化後的機器碼為 (12) 。
(8)
A.0.078125
B.1.45
C.20
D.20.697395
(9)
(10) A.0.078125
B.1.45
C.20
(11)
(12)
A.1110001010101000
B.11110101000101
C.11110001010100
D.1101010100000000
【解析】本題考查計算機資料的編碼,涉及原碼、補碼、反碼和移碼以及浮點數規格化處理。
同一個數可以有不同的浮點表示形式,階碼的大小可以用來調節數值中小數點的位置。将數值資料表示成N=M*RE,M被稱為N的尾數,E是N的指數或稱階碼,而R是該階碼的基數。
題中階碼用4位二進制整數1110表示,尾數用12位二進制小數001010000000表示,尾數中含有符号位,其最高位即符号位為0。下面具體解答各個問題。
(8)如果階碼為移碼,由于階碼是4位二進制整數,設真值為X,根據整數移碼定義:[X]移碼=23+X=(1110)2=(14)10,可此求得階碼真值為6。如果尾數為反碼,從符号為可判斷尾數是正數,根據小數反碼定義,正小數的反碼就是其自身,可求得尾數的真值為:(0.01010000000)2=(2-2+2-4)=(0.3125)10,根據浮點數定義,該機器碼真值為0.3125*2‘=20。
(9)如果階碼為移碼,同上,真值為6。如果尾數是原碼,從符号位可判斷尾數是正數,根據小數原碼定義,正小數的原碼就是其本身,可求得尾數的真值位0.3125。這樣該機器碼的真值也是20。
(10)如果階碼為補碼,由于階碼是4位二進制整數,從符号位判斷為負數,設真值為X,根據負整數定義[X]補碼=24+x=(1110)2=(14)10,求得階碼的真值為-2。如果尾數為反碼,同問題(8)一樣求出尾數的真值為0.3125。這樣,該機器碼真值為0.3125*2-2=0.078125。
(11)如果階碼是補碼,尾數是原碼,可分别參照問題(10)和問題(9)求出階碼和尾數的真值分别為-2和0.3125這樣該機器碼的真值也是0.078125。
(12)這是對浮點數進行規格化處理。規定浮點數的尾數部分用純小數形式表示,當尾數的值不為0時,其絕對值應大于或等于0.5,用二進制表示為0.1xxx…xx(x為0或1)。對于不符合這一規定的浮點數。可采用改變階碼的大小并同時左右移尾數的方法來滿足這一規定。顯然尾數0.01010000000不符合要求,應左移1位,而階碼則相應地減1,是以規格化處理後的階碼為1101,尾數為010100000000。
4、●在圖2邏輯電路圖中,當 (13) 時,F=A⊕B;當 (14)
時,F=A+B。
(13) A.X=0,Y=1
B.X=0,Y=0
C.X=1,Y=1
D.X=1,Y=0
(14) A.X=0,Y=1
B.X=1,Y=1
C.X=0,Y=0
D.X=1,Y=0
【解析】
F的邏輯表達式為F=((A+B)·X)((A·B)·Y),當X=Y=1時,F=(A+B)(A·B)=(A+B)·(A·B)+(A+B)·(A·B)=A·B+A·B=AB。
當X=1,Y=0時易得F=A+B。
5、●16根位址線的尋址範圍是 (15) 。
(15) A.512KB
B.64KB
C.640KB
D.1MB
【解析】16根位址線的尋址範圍是216 B=64×210 B=64KB。
6、●為了縮短指令中某個位址段的位數,有效的方法是采取 (16) 。
(16)
A.立即尋址
B.變址尋址
C.間接尋址
D.寄存器尋址
【解析】為了縮短指令中某個位址段的位數,在題中4個方法中,有效的方法是采取寄存器尋址。寄存器尋址是在指令中直接給出操作數所在的通用寄存器的編号。
7、●在單指令流多資料流計算機(SIMD)中,各處理單元必須 (17) 。
(17)
A.以同步方式,在同一時間内執行不同的指令
B.以同步方式,在同一時間内執行同一條指令
C.以異步方式,在同一時間内執行不同的指令
D.以異步方式,在同一時間内執行同一條指令
【解析】單指令流多資料流(Single Instruction Stream Multiple Data
Stream,SIMD),SIMD以并行處理機(陣列處理機)為代表。并行處理機包括多個重複的處理單元PU1~PUn,由單一指令部件控制,按照同一指令流的要求為它們配置設定各自所需的不同資料,以同步方式,在同一時間内執行同一條指令。相聯處理機也屬于這一類。
8、●某系統總線的一個總線周期包含3個時鐘周期,每個總線周期中可以傳送32位資料。若總線的時鐘頻率為33MHz,則總線帶寬為
(18) 。
(18) A.33 MB/s
B.132
MB/s
C.44 MB/s
D.396 MB/s
【解析】 總線帶寬=(33 MHz×32 bit)÷3=(33 MHz×4 Byte)÷3=44 MB/s。
9、●由字元序列組成,檔案内的資訊不再劃分結構,這是指 (19) 。
(19)
A.記錄式檔案
B.流式檔案
C.順序檔案
D.有序檔案
【解析】流式檔案又稱無結構檔案,組成流式檔案的基本資訊機關是位元組或字,其長度是檔案中所含位元組的數目。
10、●計算機進階程式語言一般可分為編譯型和解釋型兩類,下列語言:
Ⅰ.JavaⅡ.FortranⅢ.C
哪個(些)一般是編譯型語言?
(20) 。
(20) A.Ⅱ和Ⅲ
B.Ⅱ
C.Ⅲ
D.全部
【解析】計算機進階程式語言一般可分為編譯型和解釋型兩類。典型的編譯型語言有C、Pascal和Fortran等;而Basic和Java一般是解釋型語言。
11、●有關系模式A(C,T,H,R,S),其中各屬性的含義是:
C:課程T:教員H:上課時間R:教室S:學生
根據語義有如下函數依賴集:
F={C→T,(H,R)→C,(H,T)→R,(H,S)→R}
現将關系模式A分解為兩個關系模式A1(C,T),A2(H,R,S),則其中A1的規範化程度達到
(23) 。
(23) A.1NF
B.BCNF
C.3NF
D.2NF
【解析】關系模式A1(C,T)中的每個屬性值都是不可分的原子值,且都不傳遞依賴于候選鍵,是以是BCNF範式。
12、●資料庫是存儲在一起的相關資料的集合,能為各種使用者所共享,且 (24)
。在關系資料庫中,若關系模式中的每個關系的屬性值均是不可分解的,則該關系模式屬于 (25) 。關系代數運算是以
(26) 為基礎的運算,5種基本運算是并、差、 (27) 、投影和選擇。
(24)
A.消除了資料備援
B.降低了資料備援度
C.具有不相容性
D.由使用者控制實體資料的存取方式
(25)
A.1NF
B.2NF
D.BCNF
(26) A.代數運算
B.關系運算
C.謂詞演算
D.集合操作
(27)
A.交
B.連接配接
C.笛卡兒積
D.自然連接配接
【解析】關系模型中将表格結構中的記錄類型為關系模式,将表格中的字段稱為屬性,字段值稱為屬性值,将記錄稱為元組。關系模型中,一個資料庫模式是一個關系模式的集合。對同一問題,可以選用不同關系模式集合作為資料庫模式,但其性能的優劣大不相同,為了區分優劣,把資料庫模式分為各種不同等級的範式。
第一範式(1NF):關系模式中每個關系的屬性值均不再可分。
第二範式(2NF):若某個關系是第一範式,且每個非主屬性完全函數依賴于各關鍵字。
第三範式(3NF):若某個關系是第二範式,且每個非主屬性不傳遞依賴于任何關鍵字。
BC範式(BCNF):若某個關系是第一範式,且每個屬性均不傳遞依賴于任何關鍵字。
可知這些範式之間的關系為:BCNF>3NF>2NF>1NF
在資料庫設計中,分解的關系模式使其性能優化,實質上,分解關系模式主要是消除關系模式中多餘的資料相關性,降低資料的備援度是設計的主要目标之一,但實際上不可能完全消除資料的備援,否則會出現操作上的問題。
關系資料庫的操作語言分成關系代數語言主導關系演算語言兩類,關系代數語言中的運算是以集合為基礎的運算,把關系看成元組的集合來處理,其基本運算有并、差、笛卡兒積、投影和選擇5種。
13、●項目管理工具中,将網絡方法用于工作計劃安排的評審和檢查的是 (28) 。
(28)
A.Gantt圖
B.PERT網圖
C.因果分析圖
D.流程圖
【解析】正确答案是Gantt圖,将網絡方法用于工作計劃安排的評審和檢查。因果分析圖,又稱魚骨刺圖,對于複雜的項目,編制品質計劃時可以采用因果分析圖,描述相關的各種原因和子原因如何産生潛在問題或影響,将影響品質問題的"人、機、料、法、環"等各方面的原因進行細緻的分解,友善地在品質計劃中制定相應的預防措施。流程圖顯示系統的各種成分是如何互相關系的,幫助預測在何處可能發生何種品質問題,并由此幫助開發處理的辦法。PERT網圖常用于時間管理工具。
14、●使用白盒測試方法時,确定測試資料應根據 (34) 和指定的覆寫标準。
(34)
A.程式的内部邏輯
B.程式的複雜結構
C.使用說明書
D.程式的功能
【解析】B
白盒測試法是把測試對象看作一個打開的盒子,測試人員需了解程式的内部結構和處理過程,以檢查處理過程的細節為基礎,對程式中盡可能多的邏輯路徑進行測試,檢驗内部控制結構和資料結構是否有錯,實際的運作狀态與預期的狀态是否一緻。
15、●現有一"遺傳"關系:設x是y的父親,則x可以把它的屬性遺傳給y。表示該遺傳關系最适合的資料結構為 (37)
。
(37) A.向量
B.圖
C.樹
D.二叉樹
【解析】"遺傳"具有層狀關系,而樹展現了這種關系。
16、●下面關于線性表的叙述中,錯誤的為 (38) 。
(38)
A.順序表使用一維數組實作的線性表
B.順序表必須占用一片連續的存儲單元
C.順序表的空間使用率高于連結清單
D.在連結清單中,每個結點隻有一個鍊域
【解析】連結清單中,每個結點可以有多個鍊域,當隻有一個鍊域時,稱為單連結清單;有多個鍊域時,稱為多重連結清單。
17、●設數組data[m]作為循環隊列SQ的存儲空間,front為隊頭指針,rear為隊尾指針,則執行出隊操作後其頭指針front值為
(41) 。
(41) A.front=front+1
B.front=(front+1)%(m-1)
C.front=(front-1)%m
D.front=(front+1)%m
【解析】循環隊列中出隊操作後頭指針需在循環意義下加1,是以為front=(front+1)%m。
18、●在作業系統中,外設從資料交換的方式可分為字元裝置和塊裝置兩類,下面不是字元裝置的是 (43) 。
(43)
A.磁盤
B.列印機
C.顯示器
D.鍵盤
【解析】磁盤屬于塊裝置,不屬于字元裝置。
19、●虛拟存儲器的大小受到 (44) 的限制。
(44) A.記憶體容量
B.作業的位址空間
C.外存空間及CPU位址所能表示範圍
D.程式大小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虛拟記憶體的知識點,虛拟記憶體是作業系統用來在邏輯上擴充記憶體的技術,考生需要了解其原理。
虛拟記憶體的定義:系統為程序提供一個比實體記憶體大得多的虛拟存儲空間,邏輯空間大小不受實體記憶體大小的限制。邏輯空間的容量由系統的有效位址長度決定。假設位址長度為32位元組,按位元組尋址,則邏輯空間(虛存空間)大小為2的32次幂個位元組。
虛拟存儲器的基本特征是:
虛拟擴充,即不是實體上而是邏輯上擴充了記憶體容量;
部分裝入,即每個作業不是全部一次性地裝入記憶體,而是隻裝入一部分;
離散配置設定,即不必占用連續的記憶體空間,而是"見縫插針";
多次對換,即所需的全部程式和資料要分成多次調入記憶體。
虛拟存儲器的容量主要受到指令中表示位址的字長和外存的容量的限制。
20、●軟體語言是用于書寫計算機軟體的語言。它主要包括需求定義語言、 (45) 、 (46)
、程式設計語言以及 (47) 等,适用于軟體開發的各個階段。程式設計語言的基本成分是資料成分、運算成分、控制成分以及
(48) 。程式設計語言有多種分類法,例如,按成分性質分,有順序語言,并發語言,并行語言, (49) 。
(45)
A.面向對象語言
B.功能性語言
C.資料定義語言
D.函數式語言
(46) A.設計性語言
B.申述式語言
C.指令式語言
D.結構性語言
(47)
A.邏輯式語言
B.非過程語言
C.過程語言
D.文檔語言
(48) A.語句成分
B.變量成分
C.對象成分
D.傳輸成分
(49)
B.分布語言
C.互動式語言
D.進階語言
【解析】 軟體語言是用于書寫計算機軟體的語言。他主要包括需求定義語言、功能性語言、設計性語言、程式設計語言以及文檔語言等,程式設計語言包括資料成分、運算成分、控制成分和傳輸成分。程式設計語言按成分性質分有:順序語言、并發語言、并行語言和分布語言。
21、●可維護性的特性中互相促進的是 (53) 。
(53)
A.可了解性和可測試性
B.效率和可移植性
C.效率和可修改性
D.效率和結構好
【解析】軟體的可維護性可用7個品質特性來衡量,分别是:可了解性、可測試性、可修改性、可靠性、可移植性、可使用性和效率。對于不同類型的維護,這些特性的側重點也不相同,有一些可維護特性是可以互相促進的,比如可了解性和可測試性,可了解性和可修改性。另外一些則是互相沖突的,如選項B中的效率和可移植性、選項C中的效率和可修改性。至于選項D中的結構好則不屬于可維護性的特征。
22、●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55) 。
(55)
A.公鑰加密比正常加密更具有安全性
B.公鑰加密是一種通用機制
C.公鑰加密比正常加密先進,必須用公鑰加密替代正常加密
D.公鑰加密的算法和公鑰都是公開的
【解析】公鑰加密系統采用了雙匙(公鑰和私鑰)加密技術:公鑰用于加密,其本身和算法公開;私鑰用于解密,不能公開。
23、●顯示存儲器VRAM的容量與顯示器的分辨率及每個像素的位數有關。假定VRAM的容量為4MB,每個像素的位數為24位,則顯示器的分辨率理論上最高能達到
(57) 像素。
(57) A.800×600
B.1024×768
C.1280×1024
D.1600×1200
【解析】每個像素的位數為24位,即3個位元組,那麼4MB能存儲的像素數是4×3×106,是以4MB顯存的顯示器分辨率理論上最高能達到1280×1024。
24、●在一個采用粗纜作為傳輸媒體的以太網中,兩個節點之間的距離超過500m,那麼最簡單的方法是選用 (58)
來擴大區域網路覆寫範圍。
(58) A.Router
B.Bridge
C.Repeater
D.Gateway
【解析】最簡單的方法是使用中繼器,它能将信号放大,使信号傳播的更遠。
Router:路由器 Bridge:橋接 Repeater:中繼器 Gateway:入口
25、●設資料傳輸速率為4800bit/s,采用十六相相移鍵控調制,則調制速率為 (60) 。
(60)
A.4800baud/s
B.3600baud/s
C.2400baud/s
D.1200baud/s
【解析】采用十六相相移鍵控調制,一次可以傳送4 bit資料(24=16),是以調制速率是1200波特。
26、●具有獨立法人的組織甲于1993年11月15日首次發表《XX》軟體。組織甲于1996年10月21日變更、終止,其權利義務由組織乙承擔。組織乙對該軟體享有的著作權的保護期應于
(64) 截止。
(64) A.2043年11月15日
B.2043年12月31日
C.2046年10月21日
D.2046年12月31日
【解析】軟體著作權的保護期為50年,截止于軟體首次發表後第50年的12月31日。本題中軟體于1993年發表,是以,保護期到2043年12月31日。另外,軟體著作權屬于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變更、終止後,其著作權在本條例規定的保護期内由承受其權利義務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