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闖關東》背後:成本3000萬,12位國家一級演員,《大染坊》班底

作者:娛樂真面目

2008年1月,電視劇《闖關東》在央視一套的黃金時段首播。這部由李幼斌、薩日娜、宋佳、牛莉、朱亞文等主演,《大染坊》原班底聯合制作的電視劇,可以說是一段曆史的縮影。

《闖關東》背後:成本3000萬,12位國家一級演員,《大染坊》班底

山海關城東門,界定着關内和關外中原大地。東三省處在山海關以東,有關東之說。因自然災害迫于生計,黃河下遊中原大地的近3000萬人次陸續開始鑽山、過河、挨餓、鬥獸、避匪……北上闖關東讨生活。

電視劇《闖關東》就是以這段真實曆史為背景,用李幼斌飾演的朱開山一家的經曆做例子,還原那場艱苦歲月和奮鬥征程。

《闖關東》背後:成本3000萬,12位國家一級演員,《大染坊》班底

1.4個省、一萬公裡的實地采訪

決定要拍攝的時候,作為這部電視劇的編劇,也是闖關東後代的高滿堂,想到了和合作夥伴一起去實地走訪,具體了解那段曆史。

《闖關東》背後:成本3000萬,12位國家一級演員,《大染坊》班底

一行四人頂着風雪走了近1萬多公裡,走遍了黑龍江等四個省份,采訪過程中多次遇到危機,翻車、生病、環境惡劣等等,“差點死在那裡”。

等回來之後,高滿堂沒脫衣服就這樣滿身的泥巴,倒在床上睡了整整兩天,滴水未進。

《闖關東》背後:成本3000萬,12位國家一級演員,《大染坊》班底

深入了解那段陳年往事時,他才發現能說清楚那段曆史的人,最低年齡已經在80歲以上了,再年輕一點的根本說不清楚那段曆史。

幾代山東人沉甸甸的血淚史就這樣面臨着失傳的危機,作為闖關東的後代,高滿堂這才意識到拍攝這部戲的緊迫性和必要性,也為自己這麼晚才開始去接觸這段曆史感到很後悔。

三個月的走訪讓高滿堂積累了大量的素材,他和團隊一起整理、修簡、完善,最終半年出稿,僅僅修改了兩次,就塑造了這部紀實血淚史《闖關東》。

《闖關東》背後:成本3000萬,12位國家一級演員,《大染坊》班底

2.真實存在的“舍命吞金,運屍過關”

看過《闖關東》的觀衆,基本上對劇中開頭那段,朱開山在老金溝淘金,上司衆人“吞金運屍”的行徑,印象很深刻。

當時關于淘金的行當有個說法:外地人不幹,本地人不幹。大牲口不幹,小牲口不幹,山東人幹。

可見淘金這活有多艱難。

而“舍命吞金,運屍過關”,在曆史上也是真實發生過的故事。

《闖關東》背後:成本3000萬,12位國家一級演員,《大染坊》班底

高滿堂走訪的路上車子爆胎,撞了樹。正好當地有個汽修廠就修車去了。

老闆是個健談的人,一看他們幾個外地人就是大老遠過來的,就多嘴問了一句來幹什麼。

高滿堂回了一句過來采風,準備拍一部劇。再問寫什麼,高滿堂含糊的說了個淘金。

老闆一聽興奮了,忙問有沒有找那小老太太問問。

原來當地有個淘金王就是山東人,會功夫很厲害,他有個小老婆,比他小二三十歲,如今還活着。

《闖關東》背後:成本3000萬,12位國家一級演員,《大染坊》班底

聽到這兒高滿堂興奮不已,多給了老闆一點錢,讓老闆帶着就找去了。老太太快100歲了,牙都掉光了,幸好旁邊有子女能聽懂她說的話,這才讓他了解到吞金運屍過關是确有其事。

3.開田、修路,齊腰大雪,零下三十度脫光

拍攝時,劇中有一大段描寫朱開山耕田種地的戲份,為了合理完美的呈現,劇組走訪了很多地方,力求推開屋門在任何角度看過去就是遼闊蒼涼的田野。當走到東北看到大片的白桦林和大豆杆全都覆寫着一米深的積雪時,當場決定了就在東北實景拍攝。

劇組在荒涼偏僻的大地上開辟了一大塊田地用于拍攝,另在田地建了幾所房子。為了順利到達這所遠在偏僻荒涼之地的房子,劇組又不遺餘力的修了幾公裡的路,便于通車……

《闖關東》背後:成本3000萬,12位國家一級演員,《大染坊》班底

東北實景拍攝,真實有沖擊力,但演員們卻遭了罪。

首先要克服的就是氣溫問題。零下30度的天氣,穿着棉鞋在室外站5分鐘,腳就被凍的沒有知覺,更别說有的演員還有打滾、跳水、脫衣的鏡頭。

朱亞文在劇中飾演了朱傳武,朱開山的次子。他聲稱在劇中最冷的就是他。搭建的室内棚景和室外一樣都是零下三十度,有場戲,他需要脫光了躺在冰涼的炕上,還要兩個女人用雪在他身上搓啊搓……

《闖關東》背後:成本3000萬,12位國家一級演員,《大染坊》班底

宋佳在其中飾演朱家義女,鮮兒,她在劇中有一場逃跑後在雪地奔跑的戲碼。

《闖關東》背後:成本3000萬,12位國家一級演員,《大染坊》班底

整個拍攝下來,幾乎齊腰的雪讓她摔倒了十多次,又冷又重,邊跑邊哭。

因為環境太艱苦,宋佳的表演讓導演都分不清她是演的還是真的。

《闖關東》背後:成本3000萬,12位國家一級演員,《大染坊》班底

4.“狡猾”的李幼斌

抛開環境的艱苦,整個劇組的氛圍和一個大家庭無異。家人之間也會發生很多有趣的事情。

李幼斌在圈内有一個不好合作的标簽,不過在薩日娜的眼裡,李幼斌是對事不對人,不好好工作的人他肯定是不喜歡的,但大家在一起認真工作,好好相處,李幼斌也會變得非常合群,也經常開玩笑和大家打成一片。

劇中李幼斌和薩日娜的"三個孩子",也被李幼斌私下取外号家裡的三個“傻子”。

《闖關東》背後:成本3000萬,12位國家一級演員,《大染坊》班底

為啥這麼說呢?舉個例子。

劇中有很多飯桌上吃飯的鏡頭,導演有時會安排到一起進行拍攝。

飾演大兒子的劉向京得知要拍攝吃飯的戲份,他早上刻意沒吃飯,等拍攝的時候跟着呼哧呼哧的大吃。

但他沒想到拍完下一場、再下一場還是吃飯的戲,最後弄得他撐到了嗓子眼。

《闖關東》背後:成本3000萬,12位國家一級演員,《大染坊》班底

而李幼斌在薩日娜眼裡就“狡詐”多了,拍的時候先把一盤花生米端到自己跟前,一邊嚼着一邊拍,别的演員隻能不停的吃,好讓自己一直維持嚼東西的狀态,而他隻是吃了幾顆花生米。

《闖關東》背後:成本3000萬,12位國家一級演員,《大染坊》班底

《闖關東》的投資并不多,3000萬的投資成本。

但這3000萬的投資,大部分都用在了拍攝上,最後主創人員的勞務費都沒有按時發放。

而除了這些主創人員,劇中還有一些不起眼的配角也是大有來頭,像是飾演韓東海的馬恩然、飾演譚永慶的鮑國安、大黑丫頭丁嘉麗……還有高明、李大強、劉金山等。算上李幼斌和薩日娜,整部劇大概有12位國家一級演員的加盟。

《闖關東》背後:成本3000萬,12位國家一級演員,《大染坊》班底

一部劇有12位國家一級演員加盟,甚至甘當綠葉,還有整個劇組為拍攝出經典優秀作品,而全心全意的付出,這才成就了這樣一部經典巨作。

《闖關東》背後:成本3000萬,12位國家一級演員,《大染坊》班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