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傳統銀行借數字化更懂自己和客戶

 在文章的開始,我們先來分析一個看上去比較普通的銀行儲蓄使用者。張女士,32歲,已婚,銀行資産50萬。這是正常的個人資訊,我們再往下看,網銀的活躍使用者、一家企業的法人。這時候我們能為這個張女士畫一個什麼像呢?一個對于銀行而言有着中等價值的客戶。

畫像之後,銀行應該做什麼呢?傳統的做法一定是向這位張女士推薦更多的适合她的産品,但是僅此而已嗎?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就要先看看銀行到底能收集到多少有關這位張女士的資料了。

這個案例是Teradata天睿公司大中華區金融行業行業總監劉靜如講給記者聽的,她說故事的結局是:不僅給張女士推薦更多的産品,還給她提供了更多的實時服務,同時根據她的企業交易資訊,分析出了張女士所管理的公司所在産業鍊的關系和風險系數。

得到上面這個結果,隻有一個秘訣,就是Teradata天睿公司北亞地區金融服務行業咨詢主管Vince Leat口中的“數字化銀行”。

數字化銀行先解決管道問題

數字化銀行這個概念不是首次提及,放到國内來講,其實也包含了網際網路銀行。數字化銀行之是以被更多傳統銀行接受,是源于其重視對傳統銀行的改造,尤其是管道的改造。

Vince Leat告訴本網的記者,一般來說數字化銀行也分兩種,一是純數字化銀行,這主要是指銀行隻提供移動銀行、網上銀行這樣的服務,這個更接近我們熟悉的網際網路銀行。另外一種是傳統銀行将移動銀行和網絡銀行當做兩個新增的管道,而不是全部替代原有業務。這種情況,是目前銀行裡普遍面臨的問題。

傳統銀行借數字化更懂自己和客戶

Teradata天睿公司北亞地區金融服務行業咨詢主管Vince Leat

在步驟上,多數傳統銀行會選擇先做網上銀行,再做移動銀行。Teradata給這類銀行一般提供兩方面的工具,一是為使用這兩個管道的客戶行為分析的數字分析工具,一是與這兩個管道的客戶進行更好的實時溝通的工具。

Vince Leat認為這情況最複雜的地方在于,如何讓新增的管道與原有管道進行無縫的結合。“通常我們把它稱為全方位管道的無縫平台,Teradata為這些銀行客戶所提供的就是在該銀行與不同的客戶接觸點上内嵌了Teradata的智能分析工具,進而實作無縫的和客戶溝通的體驗。”

當然,傳統銀行向數字化銀行轉型,有了數字化管道,隻是開始,要做的還很多:一、分析相關的資料,可以為客戶提供更多的捆綁銷售的産品;二、銀行内部的整個業務流程進行改善,資訊進行整合;三、利用資料進行輿情分析,找到更多問題的歸隐,真正了解市場、了解自己。

銀行要了解客戶,也要了解自己

留住客戶,是目前絕對大部分銀行所要達到的目的。如果以傳統的方式,需要花很長的時間去建構一個客戶流失的預測模式。等預測結果出來了,還沒來得及采取措施,客戶就已經流失了。是以,所有的銀行都需要更加快速地了解客戶、準确判斷客戶接下來的需求和方向。

這就需要銀行能夠在不同的管道了解客戶,根據全管道的資料建立一個精确的客戶模型。

Vince Leat認為:“利用數字分析工具,銀行就可以在幾天之内建立客戶流失的預測模式,并且快速的以數字方式去獲得具體客戶的實時行為變化。”這就意味着,銀行為自己争取了更多赢得客戶的時間。

客戶留住之後,銀行要做的是給客戶提供更多的服務。比如基于位置的實時服務,比如更多針對客戶的個性化服務。這些産品服務看上去很簡單,但是當銀行的管道衆多,客戶的資訊也更加的複雜時,實作精準的分析就不是那麼簡單了。

Vince Leat指出,Teradata所提供的分析工具,可以分析多種資訊。同時,可以幫助銀行在不同管道使用的不同分析方式,最後在無縫平台上實作綜合分析、得出結論。

了解客戶,變成了一件不那麼遙遠的事情了。

但是,劉靜如告訴我們,更多的傳統銀行還需要真正的了解自己。這個包括對業務流程的梳理、對内部各個部門資料的打通、對自己的産品和所處市場的輿情分析。

一家傳統銀行隻有真正的拓寬管道,全方位的了解了自己的客戶,更加深度的了解了自己,才能稱得上數字化銀行,同時也才能迎接網際網路銀行、各種金融機構的挑戰。原文釋出時間為:2015年7月6日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至頂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至頂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