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鋼鐵俠》到《環太平洋2》,這些機甲在未來有可能實作嗎?

作者:洛奉霖

機甲一詞來源于日語,大意指的是機械動力裝甲,但是因為約定俗成的習慣,一般我們所說的機甲,特指的是由人操控的大型裝甲,比如正在上映的《環太平洋2》中的各種賊鷗機甲,而如果按照機械動力裝甲的定義來了解,機甲的定義就要寬泛許多,甚至有些特殊個例跟機器人的定義還有一定交集,下面盤點的這些電影中的機甲裝備都是按照寬泛的定義來的。哪些你覺得最酷,哪些你又覺得很有現實意義,在未來有可能真的出現呢?

《鋼鐵俠》鋼鐵戰甲。

從《鋼鐵俠》到《環太平洋2》,這些機甲在未來有可能實作嗎?

目前來看,電影領域中最騷氣十足的機械裝甲無疑是鋼鐵俠的戰甲,鋼鐵俠戰甲其實就像是一個微縮版的賊鷗機甲,将各種裝備裝進了堪堪容下整個身體的盔甲,并為了美觀将整個機體設計成人體流線型,而後又開發出了絕境技術,實作遠端操控,在即将上映的《複仇者聯盟3》甚至開發出納米戰甲,能夠像液體一樣覆寫全身,開挂的程度實在有點太高,超級英雄畢竟還是現代神話。

《金剛狼》銀武士戰甲。

從《鋼鐵俠》到《環太平洋2》,這些機甲在未來有可能實作嗎?

在《金剛狼2》中出現了一款相當炫酷的銀武士戰甲,全身用艾德曼金屬制成,憑借着一把艾德曼武士刀竟然把金剛狼的鋼爪給砍斷了,不過這款機甲也是審美意義大于現實意義。

《超凡蜘蛛俠2》機械犀牛機甲。

從《鋼鐵俠》到《環太平洋2》,這些機甲在未來有可能實作嗎?

超級英雄電影中有一款被忽略的機甲其實很亮眼,那就是《超凡蜘蛛俠2》中的反派“犀牛人”機甲,隻在影片結尾打了個醬油,但是此款機甲的設計卻是有一定的啟發性,整體依然是各種重武器的承載體,而這款機甲特别的地方在于還采用了仿生學設計,可以通過簡單的變形,變成一個裝甲堡壘一樣的機械犀牛。

《異形2》卡特彼勒p-5000。

從《鋼鐵俠》到《環太平洋2》,這些機甲在未來有可能實作嗎?

《異形2》中最令人眼前一亮的設定無疑是異形女王的登場,而為了讓主角能夠與之抗衡,影片也出現了一種未來機甲型搬運機,即卡特彼勒p-5000,主角雷普利駕駛它扼住異形女王的瞬間可謂令人熱血沸騰,而這款搬運機設計上并不複雜,功用也比較單一。

《第九區》大蝦機甲。

從《鋼鐵俠》到《環太平洋2》,這些機甲在未來有可能實作嗎?

電影中擁有高科技的大蝦外星人在地球上卻成了被人欺壓淩辱的底層人,好在結尾處的這款大蝦機甲的出現,讓主角能夠掩護外星人逃離地球,這款機甲在設計上明顯遵循着外星人造型的“昆蟲”風格,據說它本是一款工業用機甲,用于能源補給和重物搬運等維護飛船的作用,也能夠裝備武器成為軍用型,因為主要并非用于作戰,是以雖然靈活性強、功能多樣,但是裝甲厚度不高,能被地球重武器擊穿。

《黑客帝國》APU機械裝甲。

從《鋼鐵俠》到《環太平洋2》,這些機甲在未來有可能實作嗎?

在《黑客帝國3》中結尾錫安城守衛戰中發揮了極大作用的APU機甲軍隊的主要武器,主要在于提升單兵火力,影片拍攝過程中隻有一台能供演員“駕駛”的模型機,APU對戰機械烏賊的戰争場面基本由電腦特技完成,激烈而恢弘,可謂是好萊塢大片中最早主要利用電腦特效打造出來的機甲作戰場面。不過令大家吐槽是機甲的設定功能上隻有“機”沒有“甲”,駕駛艙沒有保護裝甲使得駕駛員極易受到重創。

《阿凡達》AMP Suit。

從《鋼鐵俠》到《環太平洋2》,這些機甲在未來有可能實作嗎?

在潘多拉星球上的原始環境中,殖民者需要強有力的機械化裝備來協助他們在進行野外作業或者與當地土著居民的對抗活動,于是具有多種功用的AMP Suit——增強機動平台也就起到巨大的作用,這一款機甲同樣是工業和軍事化兩用型,在後方能搬運,在前線能殺敵,為了潘多拉的複雜環境還專門配備了“刺刀炮”,從主角與反派最後的近身戰中可以看出,這款機甲的活動性非常強。

《機械威龍》超大機甲。

從《鋼鐵俠》到《環太平洋2》,這些機甲在未來有可能實作嗎?

其實好萊塢在上個世紀就拍出過非常純粹的機甲大片,那就是1990年的《機械威龍》,影片中設定在未來世界,國家間的領土争端不再訴諸于戰争,而是通過進行龐大機甲的擂台式對決來解決。雖然在電腦特技不發達的年代,全片采用模型的方式來拍攝,但是影片中玩偶一樣的巨型機甲,已經很就有現如今的《環太平洋》的影子。

《超凡戰隊》原名《恐龍戰隊》佐德機甲。

從《鋼鐵俠》到《環太平洋2》,這些機甲在未來有可能實作嗎?

2017年的真人版 《恐龍戰隊》是部跟風《環太平洋》的不折不扣的爛片,其中機甲無論單個設計還是最終的組合機甲都缺乏誠意,完全對不起童年回憶,可憐了仿生機甲這大好的題材。

《環太平洋》賊鷗機甲。

從《鋼鐵俠》到《環太平洋2》,這些機甲在未來有可能實作嗎?

《環太平洋》才算得上好萊塢真正的機甲大片,其中的機甲真是全方面的符合我們在看日漫諸如《EVA》或者《高達》時所幻想出來的寫實性機甲造型,而影片中的機甲設計也是重工業風格明顯,各種設定借鑒了日本同類題材的設想又巧妙地融合進入了自身的機械美學當中,相對來說,第二部中的機甲設定要更具有日漫風格。

而與機甲相關的還有機械外骨骼和機械義體,比如《明日邊緣》中機械外骨骼裝甲,起到了提高單兵彈藥負重進而提升戰力的作用,隻是電影中的外骨骼裝甲實在有點太笨重了。

從《鋼鐵俠》到《環太平洋2》,這些機甲在未來有可能實作嗎?

而機械義體則主要針對是一些殘障人士(當然也可能有一天會為了達到某種作戰目的而對正常人進行特殊的機械義體化),像《攻殼機動隊》這種全身義體化的設想在可見的未來内實作的可能性是較小的,但是像《機械戰警》中這種部分義體化還是很有研究價值的課題:

從《鋼鐵俠》到《環太平洋2》,這些機甲在未來有可能實作嗎?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