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渤海銀行雙活資料中心建設值得中小銀行借鑒

日前,渤海銀行同城雙活資料中心正式建成并投入運作,目前營運情況穩定。該雙活中心的基礎架構和重要資訊系統的雙活運作為渤海銀行建立了一整套技術平台的新機制,為緩解基礎平台異常風險、應對重大突發災難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同城雙活資料中心建設是渤海銀行 “十二五”期間的重點項目,它的建成是渤海銀行在追趕同業、盡早實作進入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前列的目标邁出的堅實一步。

雙活中心即全行業務交易類系統的同城雙活運作,也是關鍵系統的全功能同城災備中心。渤海銀行的雙活中心建設以開放式平台、資料庫遠端叢集、應用負載均衡叢集為基礎技術,實作了資訊系統從資料到應用層面的真正雙活,具備全功能互相接管能力。自2012年以來,渤海銀行以堅持完善“兩地三中心”容災體系、推進同城雙活中心建設為目标。按計劃、分步驟的紮實推進實施,在2015年末初步建成了同城雙活中心,實作了基礎設施的全面雙活和重要交易系統的雙活運作,系統接管達到分鐘級别。

IDC中國金融行業進階研究經理方正分析認為,渤海銀行雙活中心建設規劃早、立意高、建設快、實效強,既發揮了後發優勢充分博采衆長,又敢為人先率先應用于核心生産。總體而言,技術上實作全面的高可用性、可靠性、可擴充性,某些方面在業界處于領先地位,是首家将雙活應用在核心系統和首家關鍵交易系統全面雙活的商業銀行。

具體特點如下:一是實作了全面雙活,包括交易資料的雙活運作 。目前業界所稱的同城或異地多活運作多是接入層、前置層或應用層的多活,而資料層則仍然是在主備運作模式下,災難時需要切換。而渤海銀行通過利用存儲、資料庫相關技術,實作了資料層面雙寫。雙中心的資料庫均可承載交易,且保證資料完整性。二是雙活系統RTO(Recovery Time Object)趨近于0,同時提高了業務系統承載能力。2016年1月,經過一系列的演練驗證,實際接管時間達到分鐘級。同時通過雙活運作,也擴大了交易承載能力,提高了容量。三是具備良好的擴充性。在目前雙活架構下的各個技術節點均具備橫向擴充能力,可以支援未來交易增長的需要。技術上各環節松耦合,可便利地支援其他技術工具、管理工具的整合和引入,為提高監控、自動化運作等做好準備。四是采用了具有競争性的産品組合 。對存儲和主機選擇不同廠商産品,資料庫同時支援兩種以上産品,在雙活基礎産品組合上保留了競争空間,降低了受制于單家廠商的風險。

實施是建設雙活資料中心重要的一環,渤海銀行采取了“随改随建、循序漸進、控制風險”的政策,同時明确了按關鍵路徑節點的投入預算。值得一提的是,建立雙活資料中心在整個實施過程中要防範風險,特别是因技術實施階段的疊加,形成的不可回退的風險。是以,必須根據關鍵節點進行階段劃分,避免一蹴而就,形成技術風險。

渤海銀行将在後續的“十三五”科技規劃中進一步完善雙活中心未來的發展目标,不斷完善提高雙活運作水準,努力發揮雙活中心的最大價值。未來渤海銀行将建立适應于雙活的管理和技術架構。在基礎設施建設、應用系統開發上,在生命周期一開始即與雙活結合,做到靈活适應、動态調整。

IDC認為,雙活資料中心的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到存儲、網絡、資料庫、應用服務、外聯區域等方面的技術,需要結合不同銀行的實際情況和投入能力進行規劃。渤海銀行雙活資料中心由于使用了中小銀行普遍使用的主流開放式技術架構,投入少、建設方法經濟、成本效益高,有利于保護投資,适合于廣大中小銀行參考使用,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6年7月6日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至頂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至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