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忘記了是哪位哲人曾經說過,一個沒有曆史的人是乏味的。棋壇名将劉殿中不但是位有曆史的人,而且他的曆史還非常豐富。
河北省象棋隊是一支作風硬、水準高、實力雄厚的棋隊,在各種比賽中多有出色表現,戰績輝煌,是繼廣東隊、上海隊之後的又一支棋壇勁旅。作為該隊奠基者、教練兼隊員的劉殿中,既立下了卓著戰功,又傾注了滿腔熱血。
所謂名師出高徒,劉殿中執教河北象棋隊後,先後培養出李來群、胡明兩名特級大師和黃勇、閻文清、張江等8名大師。其中李來群是第一個讓全國象棋個人冠軍躍過黃河的人,胡明是迄今為止奪取全國女子冠軍和世界冠軍最多的人。
如今他已是年過半百的人,但棋藝水準仍保持在巅峰期,最新公布的棋手等級分位居第五,這在近代棋手中極為少見。(注:文章寫于2005年)
劉殿中的棋攻守全面,對開中殘局都有創新和研究,尤其對象棋理論更有着獨到的見解,棋界人士說“劉殿中發展了象棋理論”,這話并不為過。
劉殿中勤于耕耘,一心撲在了象棋上。除教學訓練外,他利用業餘時間著書立說,現已出版的象棋專著多達350萬字,是象棋界出版棋書最多的人。有人說劉殿中“上班時間是頭老黃牛,下班後是一部寫書機器”,這話也合乎實情。
每當人們談到劉殿中在象棋上所取得的成就和對象棋事業所做出的貢獻時,他總是不以為然,爾後笑笑說:“回頭望望走過的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劉殿中是怎樣從一個苦孩子、井下挖煤勞工,成為棋壇名将的呢?也許你會從下面的文字中找到問題的答案。
1948年在中國大地上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解放戰争的炮聲驚天動地,人民解放軍所向披靡,勝利的捷報到處飛傳;國民黨軍隊聞風喪膽,節節敗退,蔣家王朝面臨着滅亡。黑暗即将過去,旭日正在升起。
這年的4月15,劉殿中出生在河北省唐山市南福莊一戶普通礦工之家。劉家祖藉唐山市豐南縣,殿中的祖父是一位農民,靠種地維持一家人的生計,殿中的父親是開灤煤礦的井下勞工,幹一些打通井下巷道的工作,每月工資也不過七八十元,一家人生活得一直比較拮據。
1953年在劉殿中5歲的時候,他的母親因患肺結核去世了,殿中的身後還有兩個妹妹,因家中生活困難,小妹剛出生不久就給人家了,大妹也被送回老家,讓祖父祖母養活。是以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家裡隻有殿中和父親相依為命。
小小孩童一個人着家,哪能呆得住?為此,劉父每天下礦之前,都要給殿中5角錢,讓他買點小吃什麼的。這5角錢,殿中可舍不得亂花,每當父親上班後,他便鎖上門,一頭紮進小人兒書鋪裡。看一本一分錢,一天他能看上幾十本,開始隻能看圖,漸漸地也能認識一些字了。
唐山市曆來棋風頗盛,雖沒出過什麼棋聖、棋王之類的人物,但喜歡下象棋的人比比皆是,街頭巷尾,公園裡,樹蔭下,路燈旁,到處都可以看到有人在擺盤對壘。
“當初我是怎樣迷上象棋的,直到現在也說不清。大約從我5歲的時候開始,整天不是去看小人兒書,就是看人家下象棋。我們家附近的街頭、胡同口,總有那麼一些老頭在下棋。開始我不會下,隻是蹲在一旁看,見他們拿起棋子在棋盤上攻來殺去的很有意思,便喜歡上了。”劉殿中回憶道。
人有所好,必為其所迷。一旦劉殿中學會了走子和簡單的攻守之法,便正式成為老頭們中的一員。父親每天下井幹煤活,劉殿中整天在胡同口幹棋活,雖說沒有人正式傳授,但經過不斷的實戰,他的棋藝水準提高得卻很快,到後來,老頭們都不是他的對手了。
劉殿中7歲時背上書包跨進了學校,即使這樣他還是把一切課餘時間都用在了下棋上,而且下棋的天地也越來越廣。唐山火車站附近有一個公園,那裡下棋的人最多,每天從早到晚将軍聲不絕于耳。有一天剛放學,他顧不上回家就背着書包直奔火車站。老遠就看見有不少人圍着一個棋攤,殿中急忙走上前去,隻見一位老者擺了一個棋勢,圍觀者議論紛紛,卻無人能解。劉殿中經過一番細算後,腦子裡豁然開朗,便抑制不住興奮之情,說道:“這個棋勢我能解。”可是當他一摸口袋,臉一下子漲得通紅,口袋裡分文沒有。
那時候唐山的棋攤有一不成文的規定,一般說來一個棋勢五角錢,這叫盤子錢。解棋者要先付五角錢給擺攤者,如果解拆不開,就是輸了,那麼這五角錢就歸擺攤者了;如果棋勢解拆得開,擺攤者不但要歸還你所付的盤子錢,還要倒找你五角錢。殿中雖然能破解這棋勢,但苦于囊中羞澀,隻好站在一旁不言聲了。
這時圍觀者中有人說:“既然你能破解這個棋勢,那就快解呀。”
殿中吞吞吐吐地說:“我沒錢。”
旁邊有人一拍胸脯說:“這棋你要輸了,錢我給出,要赢了,咱們買東西吃。”說完,這個人爽快地掏出五角錢交給了擺攤者。
殿中蹲下身去,經過一番攻殺,很快便把對方的老将斃于九宮。
凡是棋攤上擺出的棋勢,就是俗話說的江湖棋局,一般說來都是和棋,而這位擺攤者擺的棋勢卻是個勝負棋,是以被殿中破了,輸了五角錢。事後殿中了解到,此人原來是他一個最要好同學的外祖父,手頭沒錢了,便從書上抄了幾個棋局,想以此赢點錢,沒想到擺下的第一個棋勢便被劉殿中破解了。後來劉殿中回憶道:“凡是擺棋攤的人,一般說來家中生活都比較困難,你赢了人家,等于砸人家的飯碗。是以直到現在每當提起此事,我仍感到挺不好意的。”
随着棋藝水準,的不斷提高,劉殿中的棋瘾也越來越大,唐山市的街頭、公園,到處都留下了他橫車躍馬的身影。
兒時的劉殿中,除了酷愛象棋就是喜歡看“閑書”。他的父親雖然文化水準不高,但總喜歡從外邊借一些武俠之類的小說着,劉殿中也跟着看。是以在他上國小期間就看了不少這方面的書,這為他以後熟讀兵書戰策,研究棋理打下了基礎。除此之外,劉殿中還喜歡看老戲,有些情景至今還深深刻在他的腦海中。
那是一個寒冬的夜晚,劉殿中下完棋後,一個俱樂部主任帶他去看戲,_舞台上演的是鬼戲《李慧娘》。當演到李慧娘的鬼魂向賈似道索命的場面時,殿中十分害怕,在回家的路上他的腦子裡一直浮現着戲中的情景。此時對于劉殿中來說,冷月寒星下蔭影的晃動,樹梢的風鳴,都是鬼神在活動。由此他又想到了他們院的一位外号叫“大銅子”的鄰居慘死的情景。“大銅子”是一位井下勞工,在井下挖煤時因塌方而被砸死了。殿中越想越害怕,撒腿就跑,回家後便一頭鑽進被窩裡,可是怎麼也睡不着覺。他想到了整天在井下工作的父親,想到了自己的将來,腦子裡一片茫然,暗道:等我長大了,說什麼也不到井下工作。然而,一個礦工的兒子又能幹什麼呢?
未完待續~點點關注多多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