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夠慘!毀天滅地的大神濕婆也擺脫不了家門不幸的魔咒

作者:高維宇宙觀
幸福的人都是一樣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連神都不例外,家庭不和還被戴綠帽子的憋屈事也就算了,在廟宇、祭祀等公共場合都以林伽(男性部位)模樣接受膜拜和遊覽算是怎麼回事?

第一次知道濕婆這個有趣的名字還是通過日本動漫《三隻眼》(高田裕三神作),現在回想起來,我能夠知道很多國外的神話人物竟然都是通過日本漫畫,比如《聖鬥士》、《聖傳》、《孔雀王》、《暗黑破壞神》等,其中不少動漫對于印度神話的運用和高度都是令人驚歎的(比如《天空戰記》),國内的動漫在這方面還要加油啊,不要光靠賣肉來吸引觀衆,就像郭德綱說的那樣,作品最終靠的還是文化。

言歸正傳,今天還是來說濕婆,他是印度神話中三相神之一的破壞之神,兼具生殖與毀滅、創造與破壞的雙重神格。濕婆在印度衆神中擁有最強的戰鬥力(其實他老婆比他還恐怖,這個我們有空再寫),他終年在喜馬拉雅山上的吉婆娑山修煉苦行,通過最嚴格的苦行和最徹底的沉思,獲得最深奧的知識和神奇力量。他擁有地、水、火、風、空、日、月、祭祀八種法身。佛教尊其為大自在天,住三界第二界之巅究竟天,為三千界之主。 一般的形象為三眼四手,手中分執三叉戟、神螺、水罐、鼓等;頭上有一彎新月作為裝飾,頭發盤成犄角形,上有恒河的象征物。傳說恒河下凡時曾先落在他的頭上,分七路流向大地,頸上繞着一條蛇(注意再次出現了蛇的形象),坐騎是一頭大白牛。

夠慘!毀天滅地的大神濕婆也擺脫不了家門不幸的魔咒

濕婆雖然不是水神,但他與恒河水的淵源以及手握的三叉戟,很多專家認為,他與古希臘神話中的海神波塞冬有一定的傳承性。另外,濕婆還是舞蹈之神,但是他的舞蹈可不是為了娛樂,而是毀滅與死亡之舞。通常濕婆都是在火圈中起舞,,其右手執鼓,象征生命;左掌托火,象征毀滅;喻示濕婆手中掌握了創造與毀滅兩種元素。每當一個舊時代結束或者一劫啟動時,他就會通過跳坦達瓦之舞來完成世界的毀滅,并使之回歸到宇宙之中(相當于《三體》中小宇宙重新開機)。

三隻眼是他差別于梵天和毗濕奴最大的特點,也是核彈級别的武器。這隻眼平時總是緊閉着,一旦睜開就會噴出毀天滅地的憤怒之火,摧毀所看到的一切,就連神也不能幸免。曾經引誘濕婆的女神,就是被這隻眼燒成了灰燼,還曾輕易燒毀三座妖魔城市 。

夠慘!毀天滅地的大神濕婆也擺脫不了家門不幸的魔咒

濕婆看起來風光無限,信徒衆多,但隻是看起來風光而已。

雖然他的法身很多,而且不乏英勇、俊朗之像,但有趣的是,你在印度教信仰地區和族群大部分供奉濕婆的廟宇中看到的卻是他是林伽(男性部位)或林伽與約尼(女性部位)的合體形象,雖然人類最早期各個文明都有生殖崇拜的現象,但是到了21世紀印度文明卻把這一形象直白的用神像的形式表達出來,供信徒禮拜,任遊人觀賞,的确是毀三觀。當然文化不同,也許印度人依然覺得這是一種偉力吧。

另外,他的家庭生活并不幸福,甚至還很有可能被戴了“綠帽子”。根據《往世書》介紹,濕婆和雪山神女帕爾瓦蒂生有兩子,長子是戰神室建陀(也就是佛教的韋陀菩薩),次子是智神伽内什。長子是濕婆親生的無疑,相傳,應衆神之請,濕婆将自己的精華射至恒河水中,之後室建陀誕生,是以他也有“恒河之子”的稱号。如果折射到世俗來看,室建陀應該是濕婆與有暧昧情緣的恒河女神所生。

但次子是不是他的孩子極度存疑。

夠慘!毀天滅地的大神濕婆也擺脫不了家門不幸的魔咒

同樣來自于《往世書》的記載,毗濕奴的妹妹帕爾瓦蒂下嫁濕婆之後,看到濕婆與恒河女神藕斷絲連,正妻很是惱火,經常為此與濕婆争吵。某次大吵一架之後,濕婆負氣離家出走,等在外遊逛了好幾年才回家。結果一回家發現家裡多了個兒子,(大)象頭白膚,絲毫沒有達羅毗荼人的樣子,一看就跟自己沒關系啊。

更可氣的是,此子不僅不認濕婆為父,還不許他接近帕爾瓦蒂。雙方發生争執,濕婆一氣之下殺死伽内什(後來又複活)。據北京大學一位教授考證,伽内什應該是因陀羅,也就是三十三天之主嗜酒好色的帝釋天之子(世俗意義上的)。

雖然後來印度教為了美化象頭神犍尼薩(在後來的演化中成為吉祥與成功之神),将這一故事改編成帕爾瓦蒂利用淨身用的姜黃黏土做出一個小男孩并賦予其生命(注意這裡借鑒了女娲造人的傳說),還編造了一個因為守護母親洗澡結果被修行歸來的濕婆一言不合就動手,濕婆還用三叉戟砍掉其腦袋(這麼大動靜帕爾瓦蒂還能安心洗澡),後來濕婆知道自己錯了,還找到毗濕奴求助,最後安了一個象頭在犍尼薩頭上的曲折故事,但這依然不能改變犍尼薩并非濕婆親生的事實,而且整個故事都透着“丈夫回家,妻子說我給你變個魔術,于是掀開被子裡面有個大小夥子”的欲蓋彌彰。

是以這一家人的關系相當不好,看看他們住的地方也能看出來,濕婆長居北印度克什米爾地區,帕爾瓦蒂長居東印度孟加拉地區,室建陀長居南印度達羅毗荼地區,伽内什長居西印度馬哈拉施特拉地區。如此,濕婆一家“四分五裂”,成為印度文化的又一奇特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