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富士通論壇2014:人本創新,應用為王

至少對我個人而言,日本是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國度。考慮到我僅僅是第二次踏上這裡的國土(經停、轉機不能算),去的還是同樣的地方——東京,陌生的成分顯然更多一些。是以,少見多怪肯定是難免的。

譬如,偶然打了回計程車,發現後門自動開關,積習難改仍要手動操作,司機師傅還不高興。可能是上次來沒有打車的緣故?這一點我居然從不知道。

不過,仔細想想,在這個幾乎每家大公司都有機器人相關研發的國度,自動開關個車門實在是小兒科。問了問熟悉的人,說1964年東京奧運會時就開始采用,放在今天更不能說是高科技啦。索性上網查,原來我國的香港、澳門、珠海等地也有這樣的計程車,可惜沒體驗過。

機器人的技術含量當然要高很多,且還在不斷發展進化中。可能是曆史較久,總是“悶騷”而不擅洗腦的日本公司更為活躍,現在機器人的熱度似乎不如近期興起的3D列印機。但是機器人的想象空間更為廣闊:生産中能把人從單調重複的流水線上解放出來,生活中可以成為人類的好幫手。

富士通論壇2014:人本創新,應用為王

富士通論壇2014展出的機器人,左側玻璃櫃中是在組裝筆記本電腦的同類,可惜不能正面拍照

無論技術含量如何,自動門和機器人都不同程度的把人解放出來,屬于“以人為中心”(Human-Centric)的設計,或曰科技“以人為本”。然而,它們能否普及,往往并不取決于技術因素,例如在廉價勞動力過剩的情況下,廣泛使用昂貴的機器人可能并不是一個好的選擇。

換言之,科技能否達到“以人為本”的目的,很多時候都與應用環境息息相關,技術因素隻是一方面。

是以,對于富士通論壇2014的主題“Human-Centric Innovation”(創新以人為本),或者其他廠商的類似口号,我們要更多的從技術以外的視角來觀察。

全能選手的喜與憂

與倡導分工合作、強調軟體價值的傳統美國企業不同,日韓企業流行大而全,熱心硬體制造,三星近年來的成功堪稱典範。

富士通論壇2014:人本創新,應用為王

富士通旗下FIP的橫濱資料中心外景,可以看到向陽面的太陽能電池闆,院内還有風力發電裝置,展現了充分利用能源的設計思想。建築面積26000平米,可容納2100個機櫃,旁邊還在建能容納2000個機櫃的第二建築物。作為日本的資料中心,最大的特點是抗震7級的設計,2011年311大地震位移5厘米,在頂層發電機組的幫助下保持正常運轉

然而,富士通在中國的知名度完全不能與三星相比,這涉及太多因素。三星在半導體等業務領域擁有很高的市場佔有率,而富士通的前端産品如筆記本電腦,隻是口碑不錯的小衆品牌。在所擅長的後端(資料中心相關)市場,富士通雖有“日本IBM”之稱,了解的人還是偏少。

随着雲計算大潮的興起,嚴守分工合作已非美德。網際網路巨頭們為了保持或擴大使用者群,從使用者身上擷取更多價值,紛紛踏入他人領地,大有以“網際網路思維”颠覆所有行業之勢。傳統IT市場上的領頭羊們,也先後跨界圈錢,推出各種融合系統,或所謂的“一體機”。

富士通論壇2014:人本創新,應用為王

富士通的雲就緒內建系統

伺服器、網絡、存儲等硬體裝置,本就要搭配使用,通過作業系統/虛拟化層(hypervisor)和管理軟體整合在一起,确實友善使用者部署。但是終歸是為應用服務,上層軟體占據優勢的供應商更有主動權。以Oracle和IBM為例,雙方都有資料庫和Unix系統:

IBM在Unix市場上有絕對優勢,Unix在技術上也是Linux的“導師”,但由于一定程度上互為因果的價格和相對封閉的體系,生态環境日趨萎縮。IBM的軟體(如DB2)頗依賴于硬體平台,如果放任AIX/POWER式微,根基将進一步動搖,是以OpenPOWER也可以被視為一種自救的舉措;

Sun的x86伺服器和Unix系統在市場上表現都不能算好,但Oracle資料庫的統治地位毋庸置疑。是以,Oracle可以在标準x86硬體的基礎上,打造出Exadata資料庫一體機,并且不用太擔心硬體合作夥伴們的反彈。有(記憶體資料庫)軟體撐腰,Oracle還可以堂而皇之的推出基于Unix系統(Solaris/SPARC)的一體機如Exalytics T5-8。

富士通論壇2014:人本創新,應用為王

采用液冷技術的富士通SPARC M10-4S

在硬體流行标準化的今天,系統廠商很難建立起基于硬體的壁壘。開源軟體也在興起,但資料庫這種離應用很近的軟體,替代難度很大。即使是在人們印象中凡事都盡量自己動手的Facebook,内部IT也采用了看起來不符合其“黑客精神”的Exadata……

如果産品線之間沒有硬性依賴,固然可以分散風險,但也很難形成整合效應。一家業務覆寫很廣的公司,不可能把每個産品線都做到業内最佳,各自為戰的話,總有在競争中掉隊的,就要面臨“壯士斷腕”的選擇,譬如IBM早早放棄了PC業務。長期看來,各業務線不能作為一個整體有機的互動,則難免節節失守,而硬體産品将首當其沖。

業務範圍比IBM還要寬廣的富士通,如何揚長避險,走好自己的路?

應用乃合縱連橫之道

前兩天,創業公司華雲網際的VP郭晧在微信群裡說了一段話:要創新,我一直都是做基礎架構技術,但是網際網路時代,應用才是王道,應用是基礎架構技術實作的具體表現。是以,不能不了解行業。

這簡直說出了我的心聲,忍不住引用一下。

富士通常挂在嘴邊的ICT,無疑屬于基礎架構。但富士通在企業市場上,引以為豪的往往不是具體某款産品如何,而是對行業的了解。這裡面經常被提到的就是制造業,富士通株式會社執行役員常務、今年4月就任亞洲區區域長的田中達也表示,全球知名的汽車制造企業與富士通有50多年合作曆史了,不是客戶生産汽車,富士通提供ICT,而是富士通參與到汽車制造行業客戶的業務中,每天都齊心協力進行改善。

據說,有些富士通的員工,加入第一天去公司報到,然後的30多年,一直在上面提到的知名汽車制造企業上班。這樣的人,對于汽車制造業資訊化的了解,不言而喻。富士通以一個外資ICT廠商的身份,拿下中國民族系品牌汽車廠商總部的資訊化平台建設的項目,幫助其由合資方采用的美國式生産管理方式,果斷切換至富士通所倡導的精益生産管理方式,憑借的就是富士通在這個行業的經驗,包括所謂的Know-How。

富士通論壇2014:人本創新,應用為王

富士通的業務模式中,“Know-How”共享占有一席之地

除了這些聽起來很悠久的行業,還有哪些應用可以展現“創新以人為本”呢?智慧城市與大資料這兩個不乏關聯的概念絕對算得上。

這讓我不由得回想起2010年的夏天。先是在世博會,看了思科“智慧城市”的願景和展示;然後也是在東京國際論壇,參加日立集團的活動,參觀零售業解決方案的時候,體驗了視線追蹤技術——當時,“大資料”的概念還沒有興起。

四年時間,在飛速發展的ICT行業可以發生很多事情,原來的一些概念和構想,已經逐漸走向現實。

企業級IT市場的巨頭們,喜歡用智慧城市和大資料做文章,因為這兩類解決方案對計算、網絡、存儲都有着巨大的需求。但是,智慧城市和大資料的前端,需要大量的傳感器和相關處理技術,采集并初步分析資料,這大概算得上富士通相對一幹美國廠商的獨特優勢所在。

富士通論壇2014:人本創新,應用為王

富士通對自身優勢的定位,接口和移動終端都與傳感器密切相關

在富士通論壇2014開幕的前一天,我們在富士通集團的netCommunity展廳,參觀了一系列技術示範,包括掌紋識别,面部識别看心率,能檢驗心率及訓示前進方向的手杖,檢查通過特定區域的人數、監控某指定區域物品是否被移動的軟體……這些都是傳感器與軟體密切配合,在智慧城市中大有可為的技術。

富士通論壇2014:人本創新,應用為王

攝像頭捕捉血液流過時面部亮度的微小變化,得出心率數值,優點是非接觸,也不像所謂可穿戴裝置那麼麻煩

一年多時間過去,在富士通論壇2014的零售行業展台,視線追蹤技術已能根據顧客目光在貨架上不同位置的停留時間,判斷出哪個展品是“熱點”,受歡迎程度如何。不難想象,這種技術在成熟後也可以推廣到電子商務應用中去。

富士通論壇2014:人本創新,應用為王

通過視線追蹤,分析關注熱點

說到電子商務,另一個展台上,人們排隊體驗內建了超音波觸摸回饋技術的平闆電腦,螢幕的整體或局部可以根據顯示内容的不同,回報給觸摸者如轉動密碼鎖撥盤、觸摸鲨魚皮膚、抹去玻璃上砂子(先是沙礫般粗糙的表面,拂去後露出的同一塊區域,就像玻璃般光滑)的手感。這項技術如果應用在網購中,買家可以遠端體驗到衣料的質感,進一步降低對實體店的需求。

富士通論壇2014:人本創新,應用為王

超音波觸摸回饋技術體驗的密碼盤場景,隻有撥号盤有凹凸不平的觸感,其他區域的手感與一般平闆無異

對于超音波回饋技術的應用場景,有一些喜愛日本文化的朋友,想到了不那麼純潔的事情……這個不太提倡哈,但也可以進一步證明,技術到位之後,應用的想象空間巨大。對富士通的意義則在于,為前端産品(如平闆電腦)與後端産品的整合應用,找到了一個新的途徑。

當然,技術上的可能性,未必能轉化為商業上的現實。大有大的好處,也有大的難處。有些大型公司,内部的不同部門之間尚不能很好的配合,形成合力,像富士通這樣,除了600多人的富士通中國(FCH),在中國還有40餘家關聯公司的情況,如何形成田中所說的“集團内關聯協作”?富士通在日本和歐洲(部分因為西門子的關系)都有很好的認可度,相比之下在中國市場的反差就格外強烈,也是亟待解決的難題。

富士通論壇2014:人本創新,應用為王

富士通株式會社執行役員常務、亞洲區區域長田中達也,2003-2009年在中國負責解決方案業務

田中表示,醫療相關的業務,富士通在日本一直是最高的占有率,另外一些如智能水務管理、農業領域ICT創新,也是富士通很有優勢的領域,“我之前作為一個派遣到中國的富士通人,一直檢討為什麼還沒有能介紹給中國,那時候作為營業我非常有這個意願,但是因為體制的未完備尚未能促成此事。本次組織體制上的重新變更,充分考慮了因為國家的不同服務水準肯定也不同的因素。盡量配置最合适的資源給各個國家,而且按照現在的地區體制,我們會更好地去輸入最合适的人才和技術到不同的國家,人才可以在地區間流動,充分地協同。當然,對于中國市場,我不能很絕對地說能實施我們富士通的這些新技術,但是就像西安的智慧交通項目一樣,富士通會很積極地去提案我們的服務,力求中國社會能活用富士通的ICT技術。依靠亞洲地區間的提攜,項目實施推進相信也會變得更容易。”

富士通論壇2014:人本創新,應用為王

富士通集團的新體制,強調跨區域的統一傳遞和內建服務,以及跨業務的縱向整合

挑戰和機遇都已明了,藍圖如何展開,讓我們且看且應用吧……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4年05月26日

本文作者:張廣彬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至頂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至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