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2日,“2016全球sdnfv技術大會”在北京盛大召開。作為連續舉辦三屆的sdn/nfv技術與産業盛會,本屆大會着眼于sdn
/nfv的實踐應用與部署,從sdn/nfv在營運商網絡、企業網、雲資料中心、測試解決方案等多個場景的應用出發,深入解析産業部署現狀及面臨的挑戰與
發展趨勢。
linux基金會網絡政策副總裁 marc cohn
在主會場上,linux基金會網絡政策副總裁marc cohn分享了“open- o: 遍及網絡,盡享服務”的主題演講。他講到,opne-o對于開源代碼,它不僅僅是全球的項目,更是一個有意義的趨勢,因為我們正在把整個傳統的理念進行轉變。
以下是marc cohn的演講實錄:(以下内容根據現場速記整理,未經發言嘉賓确認,僅供參考,謝絕轉載。)
marc
cohn:早晨好。今天非常高興來到這兒,今天我将會談一下這樣的話題,好像我們已經談到這樣的話題,關于opne-o,就是把它放在一起,包括相應的一些開源的代碼,我們今天已經看到,能夠讓他們提供一定的服務的結構。在sdnfv或者是相應的整個以前網絡處理的過程,首先我們談一下為什麼要開放的編排方式?為什麼是提在我們議程當中,為什麼大家對這個那麼感興趣,為什麼是兩三個講話者已經談到這一點。是以我覺得在我關鍵的一點,我覺得簡單的介紹一下項目。
因為很多的一些活動,對于opne-o實際上在這兒已經開始發展,這是我第三次來到中國,我想6周前來到這兒,對我來講是非常普通的,但是我越來越适應這種旅遊方式。
我簡單談一下opne-o對于開源代碼,他不僅僅是全球的項目,不僅它是一個有意義的或者是這種趨勢,在這兒在中國發生,同時也是因為,我們在把整個傳統的理念進行轉變。并且在幾十年來進行轉變,去應對具體的需求,特别是大量的網絡,以及其他的網絡營運商能夠适應新的模式。是以說我覺得能夠持續一種對話,(英)恩已經談到他們的角色是什麼,我們基金會的角色是什麼,發展開源代碼,或者是opne-o這樣的項目,在我自己的項目開始之前我簡單,幾個月前加入這個基金會,如果說你們特别熟識這樣的基金會,我們會加入開源網絡基金會,在2011年的時候已經跟他們進行合作,特别是opendaylight的代表,40多個會員,fcn,fv,特别一些具體的組織,開源代碼過去有很多的體驗已經發生,包括标準包括一些活動我們都去了很多。
為什麼要開放呢?我簡單的介紹一下,一是sdnfv的一些設計和實驗已經超越了談話,以及超越了概念,它已經開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因為很多的世界最大的營運商的計劃當中已經把它加入進來,特别在下一代的結構和架構當中,把它作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左邊的圖畫,我是摘下來的圖檔,在市場進行調查,或者市場的分析得到的一個表格形式。是全球的一個視覺主要聚焦一些大量的營運商,或者在全世界範圍内進行分布,他們想要決定這個趨勢是什麼,以後營運商的未來的發展是什麼?是以我們在這裡看看僅僅是非常巨大的sdnfv的一個支援。或者是sdnfv它是将會在不同的項目中進行展開,特别是我們目前現存的一種項目,整個編排将會把他們放在一起,做成一個整體化,是以我在這兒提出的某些層面上的動機,我們現在在看什麼,我們對sdnfv看它怎麼看它,并不是特别積極的事情。我們看持續的成本,包括很快速的操作方式,今天大家都在談各種特點,我将會在這一塊進一步展開。
是以說,大家已經提出了,畫了這樣的圖畫,我們從(英)這樣的架構,特别是sdnfv,sdn的項目,在2013年的時候已經形成這樣的圖畫,是以我們同時由一個不同的視角去看sdnfv的一些結構。能夠包括整個工作方面,在這兩方面進行連接配接起來,是以這是一個特别關鍵的驅動方式,我們現在已經存在,不僅僅提到它的結構編排的活動。
另外一個去我想介紹的話,不僅僅是整個管理編排,ifmno,大部分活動的分布主要聚焦于ifmno,這是一種方式,架構當中可以去找到,這種關聯去看整個虛拟的網絡功能,應用他們的一些服務,能夠互動,在整個網絡的上層進行互動。是以某些層面上sdnfv将會營運。這是世界上虛拟化整個環境能夠正确的範圍内虛拟網絡的功能,同時也能夠互動很多的不同的服務模式。是以在某些層面上mano主要是談一些他的組織編排,包括虛拟網絡的功能的管理,還有其他的加入,包括整個生命周期等等,還要把他們放在一起或者去擴充,或者把他放在小一點的規模,是以整個基礎設施的管理,也包含他的整個虛拟化的機器看住。是以說這是一個mano的模式,現在我們看一下我們需要解決什麼樣的問題,包括編排,不問是任何的裝置還是任何的網絡,這就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首先是nss和bss,現在現有的系統讓我們可以互動,在營運商和技術之間的互動,現在已經存在了很多年了。外的話我們還有sdn,sdn現在,隻是nfv建構的一小部分,但是我們怎麼樣動态的服務呢?如果沒有動态的網絡的話,是以說,這其實是一個必須要達成的一點。
另外還有,成果網絡,我們不能夠直接取代sdn,sdn在很多國家是沒有的,sdn在很多國家隻是一個非常小的現有網絡的一部分。另外還有就是,我們要看到設計時間,怎麼樣快速的設計服務,然後虛拟技術呢?我想我們要創造出良好的環境。在這樣的環境當中,我們要創造出任何的服務或者任何的網絡的編排的環境來提供端到端的跨域名的以及現有的sdnfv的架構。這就是我們的opne-o的結構。
我覺得opne-o的這個圖表上最重要的一點的話就是,我們現在在形成opne-o的這個過程當中,opne-o的結構,是由一群非常緻力于在這方面做工作的企業來成立的。當年我們在巴塞羅那做出聲明,也就是今年2月份做出聲明,之前當然也有一些準備的工作,我們想要做的就是創造出一個團隊的結構,來處理這個問題。許多開源的項目是沒有結構團隊的。他們是基于代碼的貢獻,然後共同來工作。來遇到什麼問題就解決什麼問題來應對哪個組織來提供哪個代碼。
opne-o是不一樣的。因為它是更加複雜,更加具有前瞻性,更重要的就是,我們的營運商是參與到了opne-o當中,這些利益相關方都會想到要利用這些技術,我們會把這個功能的要求,以及生存的環境結合到社群當中來。
opne-o也就是現在在圖表上看到的藍色部分。我們有一個接口,能夠幫助這些營運商,來做提供,創造出新的服務。來和環境互動,或者說使用者同時在sdn的環境當中可以做到這一點。同時我們要oss,bss,同時,我們必須要和oss,bss來融合,特别是bss來提供現實的服務模型。而不僅僅是低端的服務的元素。我們要加入到整個端到端的服務當中。
是以我們看到opne-o有三個主要大的部分,一個是gso,全球服務編排戲。顧名思義,我們要提供編排在全球範圍内,包括虛拟的網絡,虛拟的服務。同時,還有現有的服務。現有的服務占到了市場的一大部分。然後我們還有nfv編排,能夠提供高層的編排,捕捉編排的管理,包括也就是我們叫(英)。同時還有之前提到的另外一點,sdn的編排是我們新的一部分,他是負責在控制器上,也就是剛剛提到的控制器。大衛之前也會提到相關的内容。
然後我們看到,sdn編排器同時要做現有的服務。是以我們做的就是,把虛拟服務,也就是sdn代表的虛拟服務和現有的網絡結合在一起,sdn提供的這些服務,當然還有現有的服務和網絡,我們現在有一個組合,也就是提供可視性,讓編碼可以讓sjso之間的轉化,并且能夠確定最大的效率,以及相同功能的方式來提供這些服務。同時我們有重要的一些工具,我們有一個基于模型的架構。模型驅動的這個服務,讓我們可以從服務的創造方一直流向nfv架構,然後一直再到sdn,甚至是到現有的服務。
cohn剛剛提到opendaylight已經提到了相關的應用,我們将會提供(英),做一些另外的機制來提供端到端的編排。同時,也就是要跨域名的,當然這也是我們未來的目标和長期的挑戰。所有的功能不是一天造成的。但是兩周前我們剛剛做了一個西語言的一個工作組,也就是中國移動組織的在北京做的。我們在這個項目取得一些非常大的成果,大家在圖表上看到的這些,很多都是之前的工作組做的貢獻。是以opne-o不僅僅是一個理論,我們是在現有的編碼上,然後做一些項目。他們将會融合到一起,我們在這方面,在(英),兩周前的工作組也做了一些非常大的成果。許多的編排大家看到,都是我們之前覆寫過的。
我們在審議的時候就會運用到這些編碼,這也就是我們vcpe,這是非常有名的,額是最擴是的ncfv,最開始做的項目,落定義虛拟化,這也是把sdn和nfv結合到了一起,來擴充新的服務。來在營運商和端的客戶商方面來做配置。這也是中國一些大的雯穎上,包括中國移動,也做了一些貢獻。我們看到,同時鄧輝這裡。這也是我們一直用的個案例,來指導我們的架構。我們不僅要從底下向上看。也就是說我們有什麼樣的技術,我們是需要了解使用者的情況,然後再做從上至下的一個全新的模式,來做融合。把功能的架構和軟體架構相結合。
然後現在我們看到,opne-o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挑戰現有的開源的标準。我在基金會,才加入了幾個月,我們已經有了25年的力士樂,它是當然來說,非常的有名的,大家都知道。但是我們也有許多其他更多的項目,在電路,電纜以及大的營運商方面的項目。這些項目,各不相同。和開源的社群做的項目,可能有一些差别,首先我們從人開始,我們看一下典型的開源的項目,他們有一些都是一群企業或者一群人一起來做。
從某些方面來說這是可以的。但是最終來說,我覺得我們要轉向一個全球的模式,這樣的一個全球的模式,就是我們在opne-o做的,不僅僅是有一些中國最大的企業,以及營運商的加入。同時我們看到,opne-o還有以色列、北美、歐洲,同時馬上還有更多的企業在全球更多的其他地方的加入,我們要創造出一個架構,能夠處理這些不同的層面上的多樣性。
同時我們看到這個上司力,我想有一個開源的項目,它隻有一個企業作為一個主導的力量的話是一回事兒,當然有很多的項目是這樣子做的,并不是所有的項目,可是有很多項目最開始是由一個企業發起的,但是我們希望能夠創造出一個中性的環境。然後要打破廠商的壟斷。我們cohn也談到了,我們在這個圈子當中也談了兩三年了,我們要做多元的模式,而不是單元的模式。
另外,就是其他的一些工作的重點。開源主要是集中到開發商,當然這也沒錯。這也是為什麼開源做的很成功?但是我們看到,這其中也有一些程式上的問題。包括開發商把開源,我們看到大部分的發言人今天也說了,開源是sdnfv實施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為電信的營運商來說我們需要更加平衡的方式,開發商不能夠知道說,使用者的需求是什麼?我們必須要處理不同的開發商的環境。如果說中國移動他有8億的使用者。但是其他的營運商,他可能他的使用者更少。我覺得這兩者的環境是大不相同的,是以并不是一個同樣的環境,同樣的模式。我們隻能夠提供一些指導性的意見。
不然的話,就有可能發展出了許多的代碼。剛剛也提到代碼太多,結果最後就沒有什麼價值了。另外還有标準的角色。今天也有人反複的提到了标準,标準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标準在開源方面扮演的角色非常有限,但是在電信的環境當中,特别是在5g的引用當中我們必須要梳理标準的問題,這并不意味着我們必須要把标準直接複制粘貼到任何的編碼當中,但是我們看到有一些低端,低層的要求是非常切實存在的。
我們看到,要提供新的過程,丹剛剛也提到,我們要把标準和開源之間的關系理清楚,兩者是互相促進的。最後還有風格的問題。開源的社群,是非常快速的,由非常大量的項目,我們看到電信的社群當中,他們的設計周期是非常長的,并不是說開源做了一個編碼就能夠改變電信的環境。是以我們要知道,要了解這樣子的現實,在opne-o我們要做的就是,采取這樣子的模式。而不是說我們要把這個模式創造性的建立出來,然後有能夠直接實施。
我覺得其實這就是開源的精神,我們從開始是共同合作,然後往後退了一步,看到了現實在發生什麼,才寫出這個流程圖,這正是開源的一個理念,我們不僅僅是貢獻者,我們看到,不僅僅是要讓企業來加入我們,也要看到企業可以做一些什麼樣的項目,能夠怎麼樣的處理他們的需求,我們需要能夠提供高效做事的環境。我們也會下周會舉辦opne-o的介紹會。也會有華為和中興以及因特爾共同參加舉辦。
我們希望競争者是在市場上競争,但是在opne-o,在開源的話我們要做的更多。我們看到,編排這方面做的非常的好。在這方面我們也會釋出更多的資訊,我們也需要更多方面的多樣性,多樣性在開源當中并不一定意味着多文化性,多元意味着更多的企業參與到大型的項目當中,來確定這種中性。我們不想要一家企業作為主導,我們希望更多的企業參與其中,我們需要更多的建議,來包含三四甚至五家的營運商,來確定我們現在做的事情是有效的是開放的。最後我們也希望能夠提供受人尊敬的一個環境,符合企業的利益。當然也有個人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但是我們希望在這個環境當中,我們重視每個人的貢獻。雖然說每一個企業可能都不是全球最大的企業。
最後,我想說的就是,基金會的決策,opne-o項目之前,在去年年底介入到基金會,基金會為什麼會做呢?為什麼我們做了這樣子的協作?現在我就告訴大家一些原因,首先第一點就是中信,linux基金會不會涉及到我們的管理,我們是分離出來的,非盈利性的組織。linux基金會,它在開源方面定下來了最好的一些做法,但是它有一個25年的悠久的曆史,它是最大的一個開源的平台。同時我們還有構架。讓opne-o可以享受自己的構架,在現有的服務和軟體的基礎上,讓我們能夠更快的利用。
最重要的領域之一就是cohn最後剛剛提到的社群建設,linux基金會關注到社群建設,我要做的工作就是社群建設,我覺得最終我們做的都是社群建設,現在有成百上千萬的開源的平台。包括我之前看到,在2014年,有一個非常大的增長。是以那有多少人可以做成功呢?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整個社群的發展,最後還有linux基金會我們必須要促進現有的工作,因為現在做這方面的很多,有一些誤導的資訊,特别我們現在看到了開源的編排,很多人并不了解開源編排的本質,是以linux基金會,也就是緻力于加入到這個産業當中利用他們良好的聲譽,來做不同的各個項目,如果大家想要更好的了解的話,大家看一下我展示的這個圖表。其實這是另外一種方式來了解現在在開源方面,整個電信世界的一個層面。它是一個服務的層面,還有控制層面。包括(英)是其中之一。當然還有購價層面,我們有ftio,在這方面還有其他的。
還有一些其他的平台,包括opne,同時還有其他關聯的平台,我們會創造出更多的平台,來把所有的因素加到一起。同時,我們要促進交流,包括利用不同的活動,不同的推廣的方式。是以linux基金會,說到底,是提供了一個基礎。讓不同的項目,可以蓬勃的發展。同時,提供協作的一個嚴謹的環境,來避免其他環境下我們可能會遇到的問題,接下來兩天我都會在這裡跟大家交流我也期待有更多的溝通。
最後總結一下opne-o的一個優勢,opne-o是端到端的編排,是做sdnfv,以及現有的網絡的。是關于模型驅動的結構。我想大多數的項目都是這樣子的。我們是一個模型的構架。
opne-o是關于做什麼樣的選擇,然後能夠起到作用,特别在技術方面能確定這些作用,不同的控制器,不同的vif,管理者決定,營運商可以去做出,在中國是存在的,不僅僅是這些營運商有大的,包括電信,也是支援這樣的項目,他們甚至支援很多小的公司加入到這個項目當中,更不用提其他的營運商,他們開始了解,根據這個需求去建整個sdn控制層面以上去建,提供很多的基礎設施去建,整個組織結構也是iof監控的,如果你感興趣的話可以後面跟我談,在中國以後也會去談一下相關的話題,再次感謝有機會跟大家講話,能夠分享我自己的一些資訊,謝謝大家!
原文釋出時間為: 2016年06月01日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至頂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至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