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沒讀過書的貧窮女孩,到劍橋博士,塔拉的蛻變隻用了10年

作者:酒熟梅子青

書荒的時候,我是經過朋友的推薦來閱讀像《鳥一樣飛往你的山》這本書,我已經很久沒有看書了,但是這幾天我興趣來潮,突然對這本書燃起了讀完的渴望,我利用碎片的時間終于将這本書看完,下面就來談談我的感觸吧!

美國教育學家曾經說過,教育必須了解為對經驗的一種不斷重建的過程,我想塔拉.維斯特夫的這場教育之路正是他過往經驗的不斷重建的過程,在新的價值體系中,逐漸不斷地确立自己的身份,并且逐漸的重新塑造自我。

從沒讀過書的貧窮女孩,到劍橋博士,塔拉的蛻變隻用了10年

這本書是一位美國新生作者寫的一本處女作同時也是他的自傳,是衆多部落客安利,并且是比爾蓋茨推薦的書。是由自己的本人經曆所撰寫的,講述怎樣從一個16歲之前沒有上過一天學的少女變成一個博士。

塔拉出生在一個大家庭當中,她是家中最小的一個孩子,上面有六個哥哥姐姐,在這個人口衆多的大家庭當中,父親是絕對的主導者,在他們的成長的道路上,這幾個兄弟姐妹他們的選擇不同,命運不同,有的人遠離了這座大山,有的人飛離了這座大山,但是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有糟糕的起點和原生家庭。

從沒讀過書的貧窮女孩,到劍橋博士,塔拉的蛻變隻用了10年

讀完這本書對我來說是對教育的重新定義,讓我意識到了教育對于一個人的人生的重要作用。阻止她受教育的原生家庭環境和堅持要受教育的決心和努力是這本書的主題。是作者在原始環境的掙紮和自我救贖的過程。

親情是每一個血緣上的一生羁絆,是每一個人擺脫不了的,作者雖然身體上遠離了自己的家鄉和原生家庭但是她卻一直生活在自我愧疚和自我懷疑的心理掙紮的過程中。可是那個讓讀者所憎惡的父親卻依然是愛着孩子的 ,他對作者的愛也甚是強烈,記得父親對女兒說的話“如果你在美國,如果世界末日我會開車去哪裡接你。”

從沒讀過書的貧窮女孩,到劍橋博士,塔拉的蛻變隻用了10年

他對孩子的愛沒有錯 錯的是大時代的背景,觀念的鴻溝讓愛恨很難分得清楚。落後的生活制度與人們骨子裡封建的思想。這本書的名字譯名是出自《聖經》的一句話,像鳥一樣飛往你的山,即文中的作者從小逃離了生活的巴克峰,去像鳥一樣尋找自己的山峰,這于此同時也與《聖經》當中的主題:逃離和尋找自己的新信仰完美性的契合。

其實文中的叙述當中字裡行間所表述的是作者對愛和教育的了解,塔拉說,你可以愛一個人但是仍然可以選擇和他說再見,你可以想念一個人,但是慶幸他沒有出現在你的世界裡。

從沒讀過書的貧窮女孩,到劍橋博士,塔拉的蛻變隻用了10年

這是塔拉在斷絕和家人斷去聯系後所寫下的感悟,塔拉生長的家庭是一個對魔教極度信仰的,可以說她的原生家庭及其的糟糕,在這個家庭中有暴躁易怒,兇狠,人格分裂的哥哥,偏執,專制的父親,和懦弱,順從沒有主見,在塔拉遭受家暴的時候置之不理的母親。

塔拉的父親讓這個家庭遭受過嚴重的挫傷。父親的思想禁锢在個人的經驗主義中,就像塔拉永遠走不出的大山。他在自己經曆過爆炸面目全非的時候拒絕去醫院就診。靠着母親收入甚微的草藥進行醫治,甚至去說這是上帝對他的一次眷顧,等等都足以說明父親的思想受到極端教條的侵蝕。

從沒讀過書的貧窮女孩,到劍橋博士,塔拉的蛻變隻用了10年

在那座大山裡,她的全部信仰來自于他的父親,他的價值觀來自于那座山裡的人的信仰。他的世界觀更多的是來自于他的整個家庭。随着年齡的增長父親荒唐的信念開始在一些孩子的心中開始動搖,山的那面的世界是什麼樣的呢也是這樣的嗎?

有一位通過自己的努力自學哥哥離家之後,塔拉心中自己的信念也開始慢慢蘇醒。她決定以這個哥哥為榜樣也通過自學離家,那時的塔拉隻有十六歲,在給父親幫工的同時自己偷偷自學。經過幾個月的奮鬥他收到了果實,那就是楊百翰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從沒讀過書的貧窮女孩,到劍橋博士,塔拉的蛻變隻用了10年

當她有機會走出大山來到一個全新的世界,他的世界觀和心底裡根深蒂固的那座山轟然倒塌,17歲初入校園的她不知道論文是什麼甚至把歐洲當成了一個國家,在生活中他與其他人和環境也顯得格格格不入,她不知道上完廁後要洗手是最基本的準則,因為她的父親在很小的時候就告訴他潔淨是虛僞的,隻有污垢才是最真實的,進入校園後他打碎了曾經的一切認知,重新評價。

他的新世界觀的形成他的新信仰使他與他的家人站成了對立面。使自己沖突達到了頂點。他所面對的沖突是回歸那個家庭還是在座大山裡重塑自己的價值觀念和信仰。

從沒讀過書的貧窮女孩,到劍橋博士,塔拉的蛻變隻用了10年

這本書中讓人感到好的是作為書中的女主人公并沒有去叙事自己是如何從一個沒有讀過書的貧窮女孩通過自身的努力最終成為一個成功人士劍橋博士的傳奇色彩勵志書。塔拉蛻變隻用了僅僅十年的時光,然而在書中,她進入劍橋大學後的成績卻輕描淡寫寫過,而着重寫的是他内心的信仰與掙紮。

僅僅十年改變了塔拉的一生,那我們的下個十年是否能脫離我們原有的大山飛向更大更好的大山呢。通過塔拉的故事我們可以知道原生家庭隻能決定你的起點,并不能決定一個人的終點在什麼地方,能決定你所能到達多遠的遠方始終是你自己。可能原生家庭對于一個人的傷害會伴随一生但是隻要經過自己的努力你就能收獲新生,脫胎換骨,重塑自我。

從沒讀過書的貧窮女孩,到劍橋博士,塔拉的蛻變隻用了10年

傑克.倫敦在《馬丁.伊登》中說過“一個人隻要有意志力,就能超越他所在的環境。”沒有一個讓人是以為的好的開始,并不代表沒有一個好的結果。塔拉的命運給予我們每一個人勇氣 ,打破命運的枷鎖認識你自己,這雖然困難但并不是無所戰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