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繼K1之後浪潮釋出M13,這一次瞄向了大型關鍵業務應用

 12月28日,臨近歲末,浪潮在高端伺服器市場再次放出大招,繼天梭k1之後,浪潮推出了新一代關鍵應用主機天梭m13,主要面向大型核心業務應用系統,包括對穩定性和可用性極高的銀行、政府、大企業的超大型資料庫應用系統。至此,從關鍵計算的入門級八路伺服器,到可替代小型機的天梭k1系列以及可承載大型機應用的天梭m13主機,浪潮關鍵計算布局趨于完整。

面向大型核心業務應用系統是目前對it要求最嚴苛的一個領域,過去完全被國外品牌的主機系統占領。現在浪潮天梭m13系統的推出意味着我國有了自主研制的可以媲美大型主機的系統,标志着我國在高端伺服器領域的再一次重大技術突破。

繼K1之後浪潮釋出M13,這一次瞄向了大型關鍵業務應用

浪潮天梭m13是浪潮一直堅持的高端伺服器戰略的成果之一。浪潮高端伺服器之路始于2002年,當年浪潮釋出了“天梭工程”,提出“大協同計算應用架構”,推出了高端商用伺服器天梭20000,這是浪潮高端品牌天梭第一次正式亮相,也是浪潮高端突破的起點。随後的2010年推出天梭k1,作為中國自己研制的第一台面向關鍵應用的小機系統,這是浪潮在高端伺服器上迎來的重大突破,而今天m13的推出則讓浪潮真正站到了伺服器市場的頂端。

一般而言,計算可分為三類:智慧計算、科學計算和關鍵業務計算。智慧計算主要解決從資料獲得知識、決策依據的問題,科學計算解決大型工程和科學問題,m13所面向的關鍵業務計算一般是銀行、大型企業、政府組織核心業務系統 ,要處理的是高價值、高品質的資料,這類資料是一個企業的核心業務資料,被譽為“資料金礦”,關系到國家的核心命脈,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時,這也是一個高門檻的市場,資金投入大、技術門檻高。比如,國外某廠商投入到新一代主機的研發費用就高達10億美元,周期長達5年,遠遠超出了一般企業甚至政府的承受範圍。是以,玩家主要局限在ibm、甲骨文、富士通等不多的幾家。

“但這個市場是産業皇冠上的明珠,浪潮要去啃這個硬骨頭,雖然在外界看來确實有點‘另類’。” 中國工程院院士、浪潮集團執行總裁王恩東在演講時表示。

他說,浪潮堅持認為單純的技術創新不是創新,單純的擴大規模不是創新,隻有用技術創新來改變産業分工才是創新,才是企業的長遠發展之計。“是以我們會堅定不移地發展高端、繼續加深核心技術突破的整體戰略,和業界共同為it産業的轉型更新、為資料中國的進化提供更好的技術動力,為中國資訊安全的自主可控提供産業基礎。” 王恩東說。

很顯然,浪潮的這份堅持結出了豐碩的成果。如今入門級的8路高端伺服器産品ts 860在2010年推向市場以來市場占有率穩定在40%以上,連續12個季度中國市場第一。主力産品可替代小型機的天梭k1,在2013年正式推向市場,在10-50萬美元non-x86市場的份額達到25.3%,每年有近千台的出貨量。今天,m13的推出無疑将讓浪潮在高端伺服器市場的地位再次得到提升。

浪潮天梭m13是專為超大規模線上事務處理而設計,銀行、證券、保險等關鍵行業使用者的核心業務系統都屬于這類系統,以往是大型主機的市場,因為這些系統對安全穩定性以及高并發處理都有着極為苛刻的要求。

“浪潮天梭m13 已經具備了大型機水準的高可用性和高性能,以及更加開放更有活力的生态系統,是上述應用理想的承載平台,可為大型機客戶提供一個新的選擇。”浪潮集團副總裁胡雷鈞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繼K1之後浪潮釋出M13,這一次瞄向了大型關鍵業務應用

據胡雷鈞介紹,天梭m13可擴充1000個以上計算核心,48tb記憶體,單日可處理交易量數十億筆。而且,天梭m13提供基于應用的優化器,這些優化器支援國内外主流的資料庫和應用平台,可以詳細感覺客戶的應用場景的差異性和特點,自動向使用者推薦硬體層和作業系統層的專家核心參數模闆,使用者可以根據業務需求靈活選擇,讓整體應用系統發揮出最好的性能表現。

除了高性能之外,高可用也是天梭m13着力打造的。m13在硬體、系統和應用等三個層面采用了整體性的高可用技術,使得天梭m13系統能夠提供7x24的業務連續性,能夠有效避免硬體故障、系統故障等各種情況對系統業務的影響。

比如,m13在系統層面采用了全備援設計以及sfdp。浪潮為天梭m13開發了專門的全系統故障智能診斷預警系統(system failover diagnosis & prediction,sfdp)。sfdp是一套軟硬一體化的故障處理系統,可以對多種事件源進行故障采集與檢測,如cpu、記憶體、網卡、pcie、以及死鎖、xfs檔案系統,配置有可擴充的故障診斷引擎子產品,包括機器學習關聯算法、故障預測、運作健康狀态分析,通過基于決策樹算法,支援多種容錯方式,并且支援以自學習的方式完善故障處理規則庫,包括緩存重新整理、寄存器禁用、實體隔離、cpu和記憶體熱插拔等,進而有效處理各類故障。而備援設計方面,m13從鍊路信号到晶片到固件和作業系統,均采用了備援設計,當sfdp系統偵測到故障時,能夠有後備的資源進行替換。

除了産品本身的技術創新,m13還在生态建設上做了大量的工作。目前,浪潮關鍵業務計算生态已經聚集了超過200家合作夥伴,覆寫面向金融、财稅、社保等十二個行業場景的解決方案,已經形成了成熟的評估、計劃、驗證、測試和上線的五步遷移方法。

浪潮還建立了主機技術标準認證體系,已經有130種國内外基礎軟體、320多種isv應用軟體通過了浪潮主機的技術認證,可以廣泛相容db2、oracle、sybase等資料庫、中間件和上層應用。

作為一個主要面向主機市場的系統,m13還特别針對傳統主機應用的遷移做了準備,提供了一系列相關的工具,比如,浪潮提供了自動化的工具來檢測代碼是否需要修改,還有工具來自動化完成程式的遷移,進而盡可能實作主機大m13的遷移。

談及m13的未來發展,浪潮主機系統事業部總經理江豫京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除了繼續改進優化産品本身外,接下來浪潮還要聯手isv,繼續深入支援行業使用者,持續完善行業解決方案,包括提供軟硬一體的體系化支援、共同為行業應用的驗證、開發、拓展提供堅實平台,共同開發國内關鍵應用市場,豐富生态系統,進而為m13的發展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态環境。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6年12月30日

本文作者:鄒大斌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至頂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至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