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建立備份政策的重要性

  對關鍵業務資料進行持續定期的備份是恢複政策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如果你隻把它作為事後彌補或者每年it審計表中的複選項,那麼丢失關鍵資料的風險就會明顯增加。是以,制定一套嚴格遵循規範的資料保護規則就顯得十分重要,這套規則應由一系列清晰的備份政策所定義,it和相關業務人員可以緊密地跟蹤監控。

什麼是備份政策?

備份政策是一項事先定義的明确的時間表,諸如oracle、microsoft sql、郵件伺服器資料庫和使用者檔案都以此拷貝到磁盤或錄音帶中,確定在遇到意外删除、錯誤資訊覆寫或其它形式存儲中斷時資料仍可恢複。這類政策通常對環境中的大部分伺服器會有預設的保護方案,并對一些關鍵業務應用或資料制定額外的政策。

比如,對于所有業務應用資料的預設備份政策可能是在周一到周五,每晚備份到錄音帶,一套錄音帶會安置在線上站點用來加速本地恢複,而另一套副本資料則會發送到安全的離線存儲站點。關鍵業務資料可能由一套更進階的政策加以保護。其中可能會詳細說明除了夜間的錄音帶備份,還會在業務日期的各時間點間隔頻繁地進行資料快照和複制操作,以提供快速、細顆粒度的資料和應用恢複,并在業務日期間隔頻繁地資料和應用恢複。

通常來講,備份政策中一般包含磁盤或錄音帶上初始資料的全備份,配合之後每天的增量或差異備份。

無論采取哪種方式,至少要保持兩份備份拷貝,一份用于線上恢複,另一份則保留在離線環境中。這樣,如果資料中心發生洪水、火災或其它災害事故,離線拷貝可用作恢複的最後手段。

在本篇中,諸如“增量”和“差異”備份會被頻繁地用到。但要注意的是,一些供應商口中的這些資料含義截然不同。

備份類型分類

開始建立備份政策時最明顯地是要有一次全備份。資料全備份包含對指定的一台或多台主機上的所有資料進行一次完整的備份。如果發生資料丢失事件,執行全備份的時間越近,就越容易進行資料恢複。是以,一些it部門會在每天晚上運作全備份。但在那些大型環境中的全備份作業可能要花費超過24小時的時間才能完成,并且會消耗大量錄音帶資源。因而許多資料中心通常在周末運作一次全備份,并在工作日執行增量或者差異備份作業,這樣可以減少每晚的備份視窗并節省錄音帶媒介。

增量備份隻會備份上次備份作業後的資料變更部分。舉例來說,在周日的全備份後,周一的增量備份隻會備份周日全備份完成之後變化的部分;同樣,周二的增量備份隻會備份周一增量備份完成後的變化部分。假如要在周四恢複一個完整的系統,基于錄音帶的資料恢複方式就需要加載周日的全備份錄音帶,配合從周一到周三所有的增量備份,才能得到最近更新的資訊。

最好的應用方式是使用單獨的錄音帶用于每晚的增量備份作業。這樣能夠在錄音帶媒體出現故障或在運輸損壞時確定本地資料的備援性。

而另一方面,差異備份則備份自上次全備份後所有變化的資料部分。比如,周三晚上的差異備份會備份自周一以來所有變化的資料。在上述恢複場景中,周日的全備份錄音帶和周三的差異備份錄音帶就足以恢複資料。

優缺點分析

和所有事情一樣,這兩種方式也各有優劣。相比全備份和差異備份,增量備份可以快速完成并隻消耗很少的備份空間。這有助于縮短備份視窗并減少磁盤或錄音帶的消耗。而另一方面,如果需要進行一次完全的錄音帶恢複,可能會很複雜而且耗時,因為這需要加載掃描更多的錄音帶來處理恢複。

如上所述,差異備份較增量備份而言減少了一部分的恢複負載。不過,假如應用環境中每天的資料變化都相當頻繁,備份視窗就可能被拉長。此外,差異備份會消耗更多的備份資源,因為每次差異備份都會拷貝自上次全備份以來的所有變化資料。

在備份體系架構中整合錄音帶是一種在備份和恢複過程中消除複雜度的理想選擇,尤其是在備份磁盤陣列中嵌入資料重複删除技術後。在這種場景下,可以不必采用整周的全備份和每天的增量備份政策。比如,當資料從儲存增量備份的磁盤上恢複時,這種方式完全不需要交換不同的錄音帶盒來處理恢複過程。

去重的備份

如上述提到的,一個好的備份政策是首先将資料備份到磁盤,然後随着資料建立時間将資料逐漸遷移到錄音帶上。内置重複删除技術的磁盤裝置就是一種理想的磁盤備份目标,因為它能夠和許多不同的備份裝置一起使用。比如一些裝置支援傳統的備份應用,像oracle recovery manager。絕大多數重複删除備份裝置同時還能夠支援錄音帶輸出過程。

絕大多數重複删除裝置都能夠将備份資料有效儲存在磁盤上超過30天,并允許終端使用者直接從磁盤上執行大多數的恢複過程。而那些出于合規用途,需要長期儲存的資料就可以移動到錄音帶上。

可靠的備份政策

備份政策的目的是確定有一個持續而可靠的資料恢複方式。那些特别的備份政策,比如為最終使用者提供網絡檔案共享來拷貝其資料,可能會成為一種可有可無(多半會是可無)的方式。是以,最好由it來負責備份所有資料。否則,關鍵業務資料很有可能會丢失,而it也無法逃脫幹系。

定期的計劃備份以及定義明确、清晰而且文檔化的備份政策能夠為恢複過程備份管理者提供更多的可預測性,并且其接替者也能夠清楚知道從哪裡恢複資料、需要哪些步驟。

無論備份架構如何部署,建立受控而清晰定義的備份政策将會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來開啟企業資料的持續保護之路。

 作者:佚名

來源:51c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