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資料+社會化協同 菜鳥不菜成老師

随着“雙11”活動成為常态,價格雖然仍是吸引使用者的重要因素,但将不再起決定性作用。消費者會越來越重視品質、售後和物流問題。今年雙十一的事實已經證明,阿裡旗下菜鳥網絡的大資料+社會化協同模式,超越了自建物流模式。服務體驗、成本管控、智能資訊方面已經全面領先。

截至11月17日上午9點,超過94%的物流訂單已經發貨,累計2.4億個包裹完成簽收。相比去年來說,包裹總量翻倍,但整體配送時間隻需要去年的50%,2015年的雙11将以往的“爆倉”诟病抛到了人們的視野之外,

觀察家表示,進階的物流模式、平台開放度、營運方式等等已經凸顯出菜鳥網絡的前瞻性與優勢。

開放物流模式受捧

曾經,電商平台物流的開放模式處于被外界觀望的現狀,但是今天,開放模式針對不同合作夥伴,提供個性化的合作方案,并在大平台上幫助打造合作夥伴自己的品牌,展現着的就是支援、共赢的理念,其表現早已不再被觀望,而是受到廣泛追捧與信賴。

中通快遞營運副總裁倪根炎表示,雙11後第3天,中通就已完成雙11攬收達78%,簽收率也同比大增。天天快遞相關負責人也表示,截至17日,雙11的訂單已經基本攬收完,目前所有網點運轉順暢,未發生爆倉。

快遞公司的人士反映說,菜鳥給了快遞公司很大幫助。尤其是今年的雙11,是全國物流能力的一次大更新。各大快遞公司通過與菜鳥的大資料營運協作,提速了全國物流快遞的處理能力,終于不用盲目的準備人力物力。

另據報道,于2014年底開始展開與菜鳥合作的先達國際物流至今已為自身集團帶來額外1億元生意,增長5%,現時正按每月10%業務量增長。

從以上各方評價看,電商企業的核心競争力已經不是單一次元的比拼,擁有連接配接人與人,聯系合作夥伴之間服務、共同解決實際問題、為社會服務的思維成為其中的關鍵所在。

物流進化論:人海戰術過去時

就像内燃機取代蒸汽機一樣,物流也在進化,尋求根本的轉變。

我們已經時刻離不開的物流,其根本問題也是如此,在海量協作問題方面,需要本質的改變,而從菜鳥網絡此次雙十一的佳績來看,其已解決了這一問題,并也意味着掀起了物流業的革命,建立起一套開放、透明、共享的資料應用平台,并正在為中國社會經濟發展轉型和未來商業基礎設施建設發揮更大的效力。不但開放物流願意将發貨工作交給菜鳥,即使是自建物流電商pop上的很多商家也把物流發貨交給菜鳥來做。

對菜鳥來說,菜鳥網絡是開放的生态體系,有效整合社會資源。通過接入中國主流的快遞公司、倉儲公司和全世界最大的郵政網絡,來解決商家的整體物流問題,通過動态路由調整幫助快遞公司從容應對快遞高峰,并且通過大資料、倉儲技術幫助快遞公司也在磨練中提高服務水準和效率。

菜鳥網絡通過資料驅動的智慧物流系統,每天支援将近200萬人送達3500萬個包裹,覆寫從全球到中國,從城市居民到農村家裡,從一線城市到三四線城市。簡單來看,菜鳥的模式是可以輕松通過技術手段和營運手段來複制拷貝的,菜鳥顯然可以不斷保持領先速度,最根本的意義在于,菜鳥突破了傳統物流模式無法解決的海量協同問題。

菜鳥被争相模仿

菜鳥網絡總裁童文紅此前說,今年物流行業全面進入大資料時代,電子面單全行業使用率已經超過六成,雙十一期間有望超過八成,基于電子面單,菜鳥還為快遞公司提供了相應的路由分單服務。拿雙11來說,從今年9月份開始,菜鳥已經在給15家主要快遞企業提供了多批次資料預測。“提供這些資料的目的主要是幫助快遞合作夥伴調配運能和運力,各家企業可以根據預測資料提前準備運力”。

作為一個設立初衷為社會化物流協同網絡的平台,菜鳥在過去兩年多裡不斷尋求清晰的戰略。而今年以來菜鳥的成績,已經完全證明了模式和戰略的成功。站在以後10年看,菜鳥的模式顯然是屬于未來的模式,資料驅動的智慧物流能力更強,覆寫更廣,增長更強勢,體驗會更好。

業内有人透露,現在亞馬遜和京東,已經開始反應過來,試圖模仿菜鳥模式,不知道還來得及否?畢竟菜鳥這個笨鳥已經在這條路上飛了好幾年了。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5年11月22日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至頂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至頂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