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碩果累累 IBM與高校在人工智能落地方面的那些事

近日,2017 ibm大學教育合作峰會在威海召開。在此次峰會上,約50所院校的近百名教師代表與ibm中國頂尖技術顧問和認知科學家一道,共同探讨認知計算時代下大學工科教育面臨的挑戰,以及如何聚焦産業需求培養掌握雲計算、大資料、人工智能、區塊鍊等先進技術的科研和應用人才。

除了人才培養外,ibm與衆多院校的合作成果也被集中展示。據了解,自1995年在華開展大學合作項目以來,ibm已與全國 60多所重點大學建立了合作夥伴關系。截止至2016年底,累計人員、裝置和資金投入約合43億元人民币。僅2016年一年,ibm支援的聯合科研創新項目就達59項,向教育領域捐贈軟硬體和資金總額就超過1億元人民币。

ibm利用全球的研發資源、行業實踐經驗和商業化運作能力,積極參與國内大學的協同創新計劃,開展優勢互補、互惠共赢的協同合作,推動人工智能、區塊鍊等尖端技術創新的同時,促進這些技術與傳統行業深度融合,為行業應用的創新發展釋放更大價值。

ibm這家“百年老店”一直是引領it的風向标。在向提供認知行業解決方案和雲平台公司的轉型過程中,ibm宣布,我們已經從資訊社會進入到認知商業時代,認知計算成為商業和社會的推動力。

碩果累累 IBM與高校在人工智能落地方面的那些事

ibm大中華區董事長陳黎明

ibm大中華區董事長陳黎明表示,在認知商業時代,如何描述ibm呢?我們可以用四個關鍵詞來概括,那就是曆史、創新、變革、行業。

第一,曆史。ibm是it公司當中唯一一家具有100年曆史的公司。“曆史很重要,100年的積澱和繼承,ibm可以說一直是在計算這個領域發揮着我們的作用。ibm的足迹遍布了整個計算領域的各個角落、各個層面、各個時代,可以說引領了當時的計算行業的發展。”陳黎明說。

第二,創新。ibm的創新能力強大且領域很寬。陳黎明說,我們耳熟能詳的很多東西都是ibm所發明的,我們每天都在使用ibm的服務。去年ibm專利數達到了8088項。“創新是ibm的dna的一部分,ibm之是以有強大的競争力,正是因為我們有強大的創新能力作為核心競争力之一。”

第三,變革。在100年曆史當中,ibm經曆過無數次的變革。一個企業不去變革,就不可能生存下去。“我們要擁抱新的時代,我們要變。我們要變得更加貼近市場,我們要變得更加靈活,以應對快速變化的市場環境。”陳黎明如是說。

第四,行業。ibm的行業經驗在it領域居于領先地位,服務于行業,專注于行業。是以行業的支援也是ibm核心競争力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如上所述,正是基于四個方面的特質讓ibm一直引領潮流。同樣在認知商業時代,ibm也在積極探索如何更好地讓企業應對業務挑戰。

ibm大中華區首席技術官,中國研究院院長沈曉衛表示,現在人工智能技術很火,但是整個it行業有很多發展方向,人工智能隻是一個方向。

沈曉衛說,在ibm看來,今天人工智能的發展已經不是其本身的發展,而是在這個大背景下整個it行業的大發展。

“我們認為未來有四大戰略發展方向。首先是人工智能核心技術的發展,包括機器學習、深度學習、自然語言了解、語音識别、圖象識别等等最基本的人工智能技術,及在這樣的基礎上所建構的能力發展。第二,人工智能與行業的結合。人工智能在行業比如教育、醫療、零售、機械制造等的應用以及如何解決行業的問題,這是人工智能在it發展的今天最重要的一個方面。第三,在大資料和人工智能的背景下,區塊鍊技術的發展以及與行業應用的融合。第四,如何建構新一代的計算能力,包括在系統層面、晶片層面、整個軟體硬體平台層面,如何建構未來的系統來支撐人工智能的發展,或者人工智能硬體的發展。”沈曉衛總結說。

應該說,人工智能不僅僅是技術方面的創新,而是如何應用來解決行業的問題。在“綠色地平線”項目,ibm把人工智能技術、計算技術和環境問題進行了融合,借此預測未來幾日的城市空氣品質,基于此進行決策支援。

“對于人工智能接下來的發展,我們需要不斷的商業成功。這個商業成功最核心的目的就是增強智能的概念,它需要來不斷利用工具來增強我們的智能,幫助我們解決行業中的問題。”沈曉衛如是說。

此外,除了人工智能技術,區塊鍊技術應該是另外一大熱點。ibm在區塊鍊技術方面的拓展,業界也是有目共睹的。ibm區塊鍊是超級賬本(hyperledger)項目的第一個商業部署, 借力ibm bluemix幫助企業快速實作區塊鍊應用的開發。

同時,ibm區塊鍊已經擁有衆多的落地案例,比如沃爾瑪與ibm合作利用區塊鍊技術追蹤食品供應鍊、中國郵儲銀行聯手ibm打造基于區塊鍊技術的資産托管系統等等。

“ibm在區塊鍊的布局集中于算法創新,還有就是把區塊鍊技術和網際網路技術、人工智能進行融合,使得我們不僅僅是能夠解決商業交易的有效性、安全性的問題,而且能夠把它和實體世界的進行結合。”沈曉衛說到ibm在區塊鍊技術方面的政策。

不管是認知計算還是區塊鍊技術,ibm與高校都進行了積極的合作,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作為認知計算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認知互動技術使得系統和使用者能夠以更深入、更自然的方式進行互動,增強使用者的對資訊的感覺和認知能力。情感為高層次人工智能應用提供重要資訊支援,因而情感識别是人機認知互動的重點研究方向之一。

ibm與中國人民大學共同研發了多模态、多元度情感識别技術,該項目通過語音、臉部表情、生物電信号進行連續空間情感識别。

碩果累累 IBM與高校在人工智能落地方面的那些事

中國人民大學資訊學院教授金琴

中國人民大學資訊學院教授金琴接受至頂網記者采訪時表示,人的情感表達是通過多種方式可以表達的,是以我們在這個研究裡面關注的是多模态、多管道、多元度進行情感的計算。

“除了傳統的專家定義的智能之外,我們也加入了深度學習、自學習的特征。通過引入深度學習網絡,讓它在監督的資料方面自動去學習一些特征表示。”金琴說。

碩果累累 IBM與高校在人工智能落地方面的那些事

ibm中國研究院認知互動技術總監秦勇

ibm中國研究院認知互動技術總監秦勇表示,ibm與中國人民大學的情感識别研究可以廣泛應用在呼叫中心、線上教育、精神健康等應用場景中。

“比如線上教育的情況下,其實我們家長特别關注孩子到底在電腦前的表現。這些都可以用情感方式來觀察你的孩子 。我們正在和一家國内領先的兒童線上教育機構合作,幫助他們看懂孩子的情緒變化,以及遠端老師的情感反應,進而更好地提高教學成果。”秦勇說。

金琴補充說,在精神健康方面,比如抑郁症特殊人群以及自閉症小孩的早期診斷。因為他們的情感表達和普通人可能是不一樣的,我們借助情感識别可以觀察到他們在和人互動過程中的變化,進而幫助醫生對于輔助治療方案進行改進。如果他們的互動能力與情感表達在改進,說明治療方案是有效的。

而在區塊鍊技術方面,ibm與北京理工大學從2016年開始區塊鍊方面的聯合科研,開放linuxone開發者雲平台(ibm linuxone community cloud)端口及提供全程技術支援,幫助師生應用企業級的硬體和計算能力開展了基于ibm linuxone上消費積分兌換系統的場景設計和原型探索。該系統能夠實作航空、酒店、購物等多個消費管道積分的自由兌換,有望在個人消費交易領域實作突破性的創新應用;此外,雙方還合作開發與linuxone相結合的“區塊鍊即服務”解決方案,具有極大的商業價值和市場潛力。

碩果累累 IBM與高校在人工智能落地方面的那些事

ibm副總裁、中國系統實驗室總經理謝東

ibm副總裁、中國系統實驗室總經理謝東表示,在雙方的合作中,ibm提供區塊鍊平台與技術,以及實施區塊鍊技術支援。而北京理工大學在理論研究方面具有非常紮實的基礎,以及創新的想法。這種互補性讓技術真正地跟應用結合在一起,進而創造出新型的價值。

碩果累累 IBM與高校在人工智能落地方面的那些事

北京理工大學軟體學院院長丁剛毅

北京理工大學軟體學院院長丁剛毅表示,在合作中,ibm提供了豐富的硬體資源、軟體資源,進而幫助我們進行人才培養、學術研究的工作。

“區塊鍊技術可以解決大資料的一些難題。大資料就是為了價值挖掘,而價值挖掘裡碰到兩個最大障礙,就是安全性和價值歸屬問題。區塊鍊給大家看到希望了,是以我們與ibm開展了相關研究。”丁剛毅說。

碩果累累 IBM與高校在人工智能落地方面的那些事

ibm大中華區主機技術支援總監應康勇

ibm大中華區主機技術支援總監應康勇補充說,對于企業來說,他們最為關注的是如何利用區塊鍊這個底層技術去支撐一個可信任的共享資料,進而打造一個共享的業務模式,觸發很多創新的業務模式甚至産品。

為此,ibm積極探索區塊鍊技術在各行各業例如金融、零售、醫療等的應用,這些應用大多集中于資訊的追溯與資料交換。比如ibm聯合中國銀聯推出的以區塊鍊為底層架構的積分交換平台,ibm聯合沃爾瑪和清華大學基于區塊鍊技術的食品全程數字化跟蹤等等。

在ibm與北京理工大學的研究項目中,積分的商家互相之間的信任機制是通過區塊鍊技術實作的。通過區塊鍊技術保障積分交易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利用linuxone大型主機的高性能、高并發性等特性,較好地處理了使用者積分交易的建立、查詢以及商家對積分使用情況的智能分析。

應康勇說,ibm強調的是企業級的區塊鍊,而企業級區塊鍊的平台要素包括:共享賬簿,共識,隐私和保密,智能合約,以及最重要的商業網絡。特别是在安全性方面ibm進行了諸多工作。我們有很多技術來實作更高的安全性,包括高安全區塊鍊網絡。

在ibm看來,企業級的區塊鍊一定是圍繞業務場景展開的,一定要解決業務需求。

作為“百年老店”,ibm始終将走在時代前沿作為自己的要求。而新技術的落地,也肯定離不開人才與研究的支撐。ibm與高校的緊密合作讓我們看到了校企合作的光明前景。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7年6月29日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至頂網,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至頂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