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雲計算”和“大資料”成為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基準

“雲計算”和“大資料”這些IT熱詞登上了紅頭檔案,成為需要在全社會廣泛宣傳和學習的對象。4月18日,科技部和中央宣傳部印發關于《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基準》的通知,其中雲計算和大資料成為基準。

細心的讀者發現,在《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基準》第18條中,着重提到要求中國公民“關注科學技術發展”,“知道基因工程、幹細胞、納米材料、熱核聚變、大資料、雲計算、網際網路+等高新技術”。

<a href="http://img.zdnet.com.cn/4/298/liK1D2LoTEPYo.jpg?rand=101"></a>

這與目前中國“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熱潮密不可分,“雲計算”和“大資料”不再是技術人員的專業術語,悄然進入尋常百姓家。在中關村的那些咖啡館裡,這些詞與“股份”、“創投”、“人工智能”、“VR”熱詞一起,成為創業者口中最潮、最熱頻的關鍵詞。

據專家介紹,包含“雲計算”和“大資料”的《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基準》将被廣泛宣傳,目的是在全社會大力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提高全民科技意識和科學素養,最終造福社會。

據悉,《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基準》共有26條基準、132個基準點,基本涵蓋公民需要具有的科學精神、掌握或了解的知識、具備的能力。适用範圍為18周歲以上,具有行為能力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測評時從132個基準點中随機選取50個基準點進行考察,50個基準點需覆寫全部26條基準。根據每條基準點設計題目,形成調查題庫。測評時,從500道題庫中随機選取50道題目(必須覆寫26條基準)進行測試,形式為判斷題或選擇題,每題2分。正确率達到60%視為具備基大學學素質。

<a href="http://img.zdnet.com.cn/4/296/lix8pFGUWijos.jpg?rand=114"></a>

附錄:科技部 中央宣傳部關于印發《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基準》的通知

國科發政〔2016〕112号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城市科技廳(委、局)、黨委宣傳部,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科技局、黨委宣傳部,中央、國務院各部門、直屬機構,中央軍委科學技術委員會,各人民團體:

為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2006— 2010—2020年)》(以下簡稱《科學素質綱要》)等确定的科普工作任務,國務院辦公廳确定科技部、财政部、中央宣傳部牽頭,中央組織部等20個部門 參加制定《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基準》(以下簡稱《基準》),建立《科學素質綱要》實施的監測名額體系,定期開展中國公民科學素質調查和全國科普統計工作,為公民提高自身科學素質提供衡量尺度和指導。

經組織專家研究,在部分省(市)試點測評,并廣泛征求部門、地方和社會各界意見,在形成廣泛共識的基礎上,制定了《基準》(電子版可從科技部門戶網站等下 載),現予印發。請各地各部門認真組織黨政機關幹部、勞工、農民,科技、教育工作者,城鄉勞動者、部隊官兵、學生、社會各界人士等學習;各級黨政機關、科 研機構、企業、事業機關、學校、部隊、社會團體等要組織《基準》學習和教育訓練活動;新聞媒體、網站要對《基準》進行廣泛宣傳,在全社會大力弘揚科學精神、普 及科學知識,提高全民科技意識和科學素養,形成鼓勵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良好氛圍,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和實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标 奠定堅實的社會基礎。

科 技 部 中央宣傳部

2016年4月18日

《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基準》(以下簡稱《基準》)是指中國公民應具備的基大學學技術知識和能力的标準。公民具備基大學學素質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學技術知識,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樹立科學思想,崇尚科學精神,并具有一定的應用它們處理實際問題、參與公共事務的能力。制定《基準》是健全監測評估公民科學素質體系的重要内容,将為公民提高自身科學素質提供衡量尺度和指導。《基準》共有26條基準、132個基準點,基本涵蓋公民需要具有的科學精神、掌握或了解的知識、具備的能力,每條基準下列出了相應的基準點,對基準進行了解釋和說明。

《基準》适用範圍為18周歲以上,具有行為能力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原文出處:科技行者

轉載請與作者聯系,同時請務必标明文章原始出處和原文連結及本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