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BBC這回把「國寶」拍砸了

有人感歎:

「傳統的推理片已經過時了。」

囿于邏輯推理、命案解謎的傳統叙事逐漸落于窠臼。

于是,有人想試着革新。

想借着「傳統」的外殼,玩着「反傳統」的元素。

去年底以低排片收獲高票房的《利刃出鞘》就是個極其成功的例子。

BBC這回把「國寶」拍砸了

但想舊把戲玩出新花樣,風險太大。

最近的一部英劇就得到了褒貶不一的評價——

《白馬酒店》

the pale house

BBC這回把「國寶」拍砸了

此劇沿襲着英劇「短小精悍」的特點。

一共兩集。

每集一個小時。

海報上,片名左上角。

特地打出了本劇的最大賣點——

阿加莎·克裡斯蒂(agatha christie)。

世界推理小說女王,三大推理文學宗師之一。

英國人民的寶藏級作家。

BBC這回把「國寶」拍砸了

說她「寶藏」,其中也有調侃英國影視人總抓她不放的意味。

幾乎每一年。

阿婆的作品都會被重新拿出來再翻拍一遍。

2015年的bbc迷你劇《無人生還》吸引了一票阿婆粉絲為其搖旗呐喊。

BBC這回把「國寶」拍砸了

2017年電影《東方快車謀殺案》已經數不清是第幾次翻拍了。

照樣能聚集一大幫明星演員(約翰尼·德普、佩内洛普·克魯茲、威廉·達福)。

BBC這回把「國寶」拍砸了

bbc和亞馬遜更徹底,直接聯合打造了一個「阿加莎系列」。

包括前兩部《無妄之災》(2018)和《abc謀殺案》(2018)。

此次2020版《白馬酒店》已經是第三部作品。

BBC這回把「國寶」拍砸了

先來簡單看一下故事。

(放心,沒有劇透,看過原著的也都知道結局了。)

背景設定在上世紀六十年代。

故事從一位中年女人戴維斯女士的離奇死亡事件開始。

當警察對屍體進行調查的時候,在她的鞋子裡發現了一個神秘名單。

上面列了一長串的名字。

BBC這回把「國寶」拍砸了

其中那個唯一打了問号的,就是男主角馬克·伊斯特布魯克(mark easterbrook)。

飾演該角的是盧夫斯·塞維爾。

在《高堡奇人》裡曾扮演過納粹高官。

BBC這回把「國寶」拍砸了

在本劇中,他是倫敦市中心的一個店鋪老闆,住的也是豪宅。

儀表堂堂,但渣得不行。

在第一任妻子去世後,他迎娶了前妻的朋友。

又暗地裡找了位地下情人。

某天,兩人在一夜風流之後,情人暴死在床上。

BBC這回把「國寶」拍砸了

而她的名字,就在上面的名單裡。

之後,便是熟悉的劇情:

一連串離奇命案發生,名單上的人接連死亡。

調查之後,線索指向了一個地方——

馬奇迪平。

BBC這回把「國寶」拍砸了

這個偏僻的村莊很邪性。

一來,這裡有家「白馬酒店」。

作為服務性場所,卻給人感覺分外陰森。

完全看不到什麼人氣。

BBC這回把「國寶」拍砸了

二來,村子裡有項「傳統活動」。

是那種可以讓人頭皮發麻的宗教活動。

一群人打扮怪異的人群,戴着可怖的面具,擡着用草編織而成的「國王」,四處遊街。

BBC這回把「國寶」拍砸了

慶典的高潮儀式,是「斬首國王」。

當衆用刀砍掉草人的腦袋。

雖然是假的,也還是看得瘆人。

BBC這回把「國寶」拍砸了

三來,這裡有三位女巫。

看起來神秘兮兮,說的話也神神叨叨。

而她們專門做法的地方,恰恰就是白馬酒店。

BBC這回把「國寶」拍砸了
BBC這回把「國寶」拍砸了

故事愈發神秘。

危險也慢慢降臨到了馬克的頭上。

名單上的死者越來越多,最後隻剩下了馬克和一個叫做奧斯本的商人。

他主動找到了馬克。

強調說那其實是一份女巫制造出來的「死亡名單」。

所有的謀殺都是用巫術召喚惡魔來完成的。

BBC這回把「國寶」拍砸了
BBC這回把「國寶」拍砸了

這些死者的死法也确實詭異。

有一個共同特征,就是會大把大把地掉頭發。

BBC這回把「國寶」拍砸了

馬克越來越覺得不對勁。

每到夜晚,他常常會夢到死去的前妻、情人或是女巫;

在白天,他又好幾次在車上發現了用草編的神秘物件。

甚至,他也出現了掉頭發的情況。

(秃頭星人的噩夢!!!!)

BBC這回把「國寶」拍砸了

後面的故事,魚叔就不繼續講下去了。

但凡看過原著的便知道,層層抽絲剝繭,真相逐漸露出水面的過程,有多精彩。

在阿婆的故事裡,再多麼怪力亂神、不可思議的案件,也都能找出一個合情合理、讓人拍案叫絕的結局。

一切都隻有人心作祟。

BBC這回把「國寶」拍砸了

《白馬小說》的原版,宗教和靈異氛圍濃厚,但推理邏輯也絲毫不減。

甚至更加硬核,因為還得借助不少科學的力量。

但劇版改編後,放大了靈異,卻弱化了推理。

前面說過,本劇一共就兩集,節奏本該很快。

但事實上,編劇完全沒有把重點放在劇情的演進上,而是花了極大的筆墨來制造氛圍和刻畫角色。

BBC這回把「國寶」拍砸了

整整一集,圍繞着名單和小鎮大做文章,卻始終沒有深入到「白馬酒店」這個關鍵詞上。

跑偏得非常嚴重。

而且在氛圍的營造上,采用了很多一驚一乍的吓人手法,更接近恐怖,而非懸疑。

本劇的編劇莎拉·菲爾普斯(sarah phelps)。

目前「阿加莎系列」的三部翻新改編,都是由她來操刀。

她的改編往往大刀闊斧。

大幅度地省略甚至剔除邏輯推理,而注重懸念和氛圍的鋪設。

缺乏案情的細節,卻大費周章地在視聽層面瘋狂加料。

無論是《abc謀殺案》裡給主角強加背景故事;

還是在《無妄之災》裡雲裡霧裡的邏輯分析。

都是鋪墊兩小時,破案五分鐘。

很多人稱之為「裝神弄鬼、故弄玄虛」,就是沒有幹貨。

很顯然,這樣的操作似乎并不盡如人意。

BBC這回把「國寶」拍砸了
BBC這回把「國寶」拍砸了
BBC這回把「國寶」拍砸了

評分是一部比一部低。

招緻不少阿婆粉絲吐槽「魔改」「毀原著」。

BBC這回把「國寶」拍砸了
BBC這回把「國寶」拍砸了

近兩年的推理片确實有些停滞不前。

《利刃出鞘》的「逆襲」,在令人驚豔的技巧之外,依然保證了一個基本:

講好一個好故事。

BBC這回把「國寶」拍砸了

如今的好萊塢确實有些「江郎才盡」的味道。

一方面,好劇本、好故事難尋;

另一方面,觀衆也确實越來越沒耐心。

更熱衷于花裡胡哨、狂轟濫炸的視聽體驗。

能夠擊中群衆g點的,往往都混搭着偶像、喜劇、超自然元素等等更直接、更高效的刺激方式。

越混搭越新奇,越雜糅越有趣。

最好上來就是一枚重磅炸彈,好過鏡頭中央一個角色的絮絮叨叨。

這也是為什麼ip與翻拍大行其道的原因。

龐大的群衆基礎意味着什麼?

是高效,也是偷懶。

無需太琢磨故事,甚至連整個故事觀衆都已經了熟于心。

簡單,快捷,批量複制。

魚叔也說不清,這倒是在發展,還是後腿。

刺激多了,也會慢慢麻木。

抛開過于繁複的炫技與裝扮,真正能讓人留下記憶的,仍是故事。

到底得是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