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影的黃金時期被三人撐起半壁江山,他們就是成龍、周潤發、周星馳,分别是動作片、警匪片、喜劇片的代表,合稱“雙周一成”,三人每年争奪票房之冠,打的不可開交,但也見證了香港電影從興到衰,究竟當初三人争力有多兇呢?

三人中成龍年齡最大成名也最早,當初成龍是被宣傳為下一個李小龍的人,将中國國術繼續發揚光大,但結果不如人意,1976年《新精武門》票房慘淡,主演成龍一度想放棄演藝事業,在這段迷茫期中,香港電影是許氏三兄弟的天下,直到70年代末成龍才找到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嚴肅的功夫電影已經過時了,大家都喜歡看喜劇,将功夫和喜劇融合何嘗不是一個好辦法呢?憑借《蛇形刁手》以及《醉拳》的火爆積累了無數人氣。
1979年許氏三兄弟關門歇業,沒有産出作品,以此為契機,成龍的《笑拳怪招》一舉拿下票房冠軍,這是成龍第一次獲此殊榮。随後的1980年《師弟出馬》再次拿下票房冠軍,那一年成龍才26歲,但熱度上隻能做個老二,因為同年tvb出品了電視劇《上海灘》,它的經典程度自然不必多說,周潤發憑此爆火後想跳出舒适圈,從小熒幕轉戰大熒幕,可惜不如人意,混的十分差勁,隻能接一些小電影維持生活,因為票房表現差勁,周潤發被稱為“票房毒藥”。
對比周潤發,成龍的日子就很舒服了,雖然被許氏兄弟壓制成了萬年老二,但到1985年徹底打了個翻身仗,以《福星高照》《警察故事》《夏日福星》《龍的心》包攬票房前四名,1986年擊退強敵的成龍選擇暫時息影休息,養精蓄銳。同年周潤發帶着《英雄本色》歸來了,這部電影也成了他的轉折點,《英雄本色》以3465萬的成績拿下年度票房冠軍。
80年代末,成龍和周潤發的票房之戰正式打響,周潤發采取片海戰術,僅1987年就有十一部電影上映,成龍因為功夫片的拍攝複雜,隻有《a計劃續》《龍兄虎弟》登陸院線,這年的票房前十兩人占了七成,壟斷之勢已然出現。1988年周潤發出演了九部電影,以賀歲片《八星報喜》登頂冠軍,而成龍還是标準的一年兩更,票房表現出色,《警察故事2》《飛龍猛将》包攬2、3名,1989年周潤發憑借《賭神》再次成為票房冠軍。
1990年,屬于周星馳的時代來了,那年的賭片大潮,花一個多月拍攝的小成本電影《賭聖》,居然以4132萬的票房打破票房冠軍,王晶發現了周星馳的商業價值,快馬加鞭又拍了一部《賭俠》,兩部電影上映的間隔不到兩個月,僅1990年票房前十,三部都是周星馳的作品,“雙周一成”于90年代正式碰面,終于開戰。
1991年三人首次交鋒,周星馳的《逃學威龍》位于榜首,這一年他共拍攝了七部電影,票房前十共有三部,成龍的《飛鷹計劃》占據第二,周潤發的《縱橫四海》位列第四。這一年周星馳的電影成本低出片快,而成龍和好萊塢搭橋,成本越來越高,而且功夫片的拍攝周期太長,但在國際票房也是熱賣。
1992年,周星馳憑借《審死官》《家有喜事》《鹿鼎記》《武狀元蘇乞兒》《鹿鼎記2神龍教》一己之力占據票房前五,成龍與周潤發盡顯頹勢,尤其是成龍的高成本制作《雙龍會》《警察故事3》分别位列第9,10名。那幾年大家都愛看無厘頭,不喜歡了槍戰片,周潤發在出演《辣手神探》後出走好萊塢。
1993年憑借《唐伯虎點秋香》,周星馳再度登頂票房榜首,由于無厘頭的火爆,成龍也不得不做妥協,與王晶合作《城市獵人》,拿到票房第四的成績,而周潤發這年沒有任何作品。1994年周潤發《賭神2》來了,拿下當年票房冠軍,随後的1995年是一個分水嶺,成龍憑借《紅番區》再次打破記錄登頂冠軍,在北美票房也表現出色。可對周星馳來說這年相當坎坷,因為兩部《大話西遊》票房全部撲街,周星馳剛開的公司被迫倒閉。
20世紀末的最後五年,成龍小勝周星馳,1996年的《警察故事4》壓制了《食神》《大内密探零零發》,1997年的《一個好人》壓制了《97家有喜事》《算死草》,直到1998年《風雲雄霸天下》登頂冠軍,雙周一成壟斷香港10餘年票房榜首被終結,也在這年成龍的《尖峰時刻》在北美上映,工作重心轉移北美,到了1999年,周星馳憑借《喜劇之王》時隔6年再度登頂榜首,《無間道》成為了香港影片最後的光,随後的香港電影逐漸沒落,雙周一成的故事也就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