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誰先愛上他的》:一場心靈的互相救贖叙事方式與創意元素潛移默化的視聽語言表達角色的巧妙設定

作者:影視劇材優選

菲貝利說過:"最甜美的是愛情,最苦澀的也是愛情。"

在第55屆金馬獎上,台灣影片《誰先愛上他的》一舉拿下了最佳女主角、最佳剪輯和最佳原創歌曲三個獎項。影片脫離了如法炮制的三角戀,選用同志題材的愛情,引出了别樣的糾葛。

《誰先愛上他的》是一部極富有戲劇沖突的電影。狄德羅曾說過:"沖突的發展構成戲劇情節的基礎。"而這部電影的沖突正是在小三、小王與兒子之間沖突的産生、發展、解決的過程中表現出來的。

影片開始于喪偶女人劉三蓮向丈夫宋正遠的同志人阿傑争奪丈夫的保險金,但卻因為與兒子的争吵,導緻兒子與"敵人"越走越近,迫不得已與阿傑聯系,而在互相聯系和了解的過程中,愈合了幾顆受傷的心靈......

《誰先愛上他的》:一場心靈的互相救贖叙事方式與創意元素潛移默化的視聽語言表達角色的巧妙設定

影片用"雜而不亂"的叙事方式,首先出發于兒子宋呈希的視角出發,以兒子的心理咨詢為線索,引出單純的孩子通過自己與阿傑的相處,得到了心中疑問"他真的是壞人嗎"的答案。通過兒子對于阿傑與父親的關系、阿傑與母親的關系、母親與父親的關系的洞察,來推動整部影片的發展。

影片的首尾,以兒子的視角叙事,而中間則以蒙太奇的手法穿插着男人阿傑對宋正遠的回憶以及女人劉三蓮在回憶中的訴苦,在舞台劇的戲份中,回憶将阿傑、宋正遠和劉三蓮的關系串聯起來,也揭開了謎底,解開了心結。

《誰先愛上他的》:一場心靈的互相救贖叙事方式與創意元素潛移默化的視聽語言表達角色的巧妙設定

相比起同類型蒙太奇手法的《後來的我們》,《誰先愛上他的》采用多條線的回憶組接叙事,更加形象清晰得表達出了影片中每個主人公的心路曆程,使影片具有更加豐富、細膩的情感。随着故事的發展,阿傑對于宋正遠的感情,也由一種别人眼中的"對于宋正遠的死毫不在意"呈遞進趨勢得發展為動人的愛情,進而得到了劉三蓮的了解。

此外,影片富有新意得加入了動漫手繪以及畫外音的元素,在展現孩子對整個事件的看法與了解時,靈動的手繪像融化影片沉重感情線的音符,輕松的畫外音似乎緩解了阿傑與劉三蓮的關系。有時手繪的轉場,甚至以一種上帝視角模拟了孩子父親宋正遠的存在。這裡的新意,既符合了影片喜劇的外衣,又強化了兒子看世界的内心,為影片添加了一絲诙諧。

《誰先愛上他的》:一場心靈的互相救贖叙事方式與創意元素潛移默化的視聽語言表達角色的巧妙設定

在電影的情節結構之外,視聽語言的運用會以潛移默化甚至沖擊性的刺激牽動觀衆的感情。

電影色調表現不僅是在技術層面上對的影片把握,更是導演的心理及其風格構成的一種潛在表現形式。影片基本以類似于《重慶森林》的色調貫穿,通過昏暗又不乏色彩的濾鏡暗調,蘊意了深沉的感情,在影片的色調中,能夠找到一種氤氲在空氣中的暧昧與浪漫,使人感受到愛情帶給人的充實感。

但《誰先愛上他的》的導演在色調的把控上,又顯示出了獨特的韻味。看完全片可以感受到,影片在表達現實和回憶時,進行了明顯的色調區分。當鏡頭轉向回憶時,色調産生了一種淺色調下朦胧的複古感。

《誰先愛上他的》:一場心靈的互相救贖叙事方式與創意元素潛移默化的視聽語言表達角色的巧妙設定

這一特點在起到區分過去和現實的作用之外,更加貼近了主人公的情感關系,也使觀衆感受到過去時感情的美好,但終究是遺憾的,已逝的過去呈現出來的,隻是模糊的記憶。

舉兩個讓筆者印象深刻的例子:身患絕症的宋正遠與阿傑在鏡子面前,兩人無奈相擁,近景的面部凸顯融合着藍黑的色調,充分的展現出了兩人的悲傷絕望、心灰意冷;相比之下,當回憶起兩人彈吉他時,紅色的背景映出的暖黃色色調配上阿傑面部特寫的長鏡頭,愛意的流露,熱戀的氛圍環繞。

《誰先愛上他的》:一場心靈的互相救贖叙事方式與創意元素潛移默化的視聽語言表達角色的巧妙設定

在色調的巧妙運用之外,影片的攝影和剪輯,絕對是行業的"技術流"。影片中,有三次現實與過去的在一個鏡頭中巧妙轉場:

第一次,劉三蓮回憶起自己一家三口在租車上的甜蜜,轉場後,現實中的自己撞上了路上的一輛計程車;

第二次,阿傑回憶自己在醫院照顧病重的宋正遠,鏡頭移出病房後,醫院走廊坐着現實中等待阿傑包紮的劉三蓮;

第三次,在舞台上,正在表演的劇團的側台,蹲着多年前的阿傑。

同志電影在多年來被看做是電影界的禁題,但随着社會的發展與思想的日漸開放,同志題材開始慢慢進入觀衆的視野。對于一個反傳統題材的設定,影片也十分具有針對性的反映出了現實生活中同志愛情所存在的問題:同志者究竟應該追尋自己心儀的對象還是遵循傳統成家立業?

《誰先愛上他的》在喜劇的幽默輕松的外表下,包裹着相當嚴肅的主題,為影片增添了耐人尋味的厚度,但看完之後又不會給予觀衆過度的沉重感。導演在影片人物的塑造上,通過換位思考的方式,放大人物個性中的不完美,借此凸顯角色的特質。這樣的過程彷彿自我對話,久而久之演變成一種對人的體恤。

《誰先愛上他的》:一場心靈的互相救贖叙事方式與創意元素潛移默化的視聽語言表達角色的巧妙設定

對于劉三蓮這一角色,她既是一個叛逆孩子的唠叨母親,又是一個執着于愛情奮力挽留的卑微妻子。在得知自己的丈夫竟是同志,并且要離開她時,她顫抖着問心理咨詢師:"全部都是假的嗎?一點愛都沒有嗎。"她無助的問廟裡的菩薩:"不是說好人有好報嗎?"簡單的兩句話,将委屈與愛洶湧的表露了出來。謝盈萱的演技也将劉三蓮這一角色塑造的十分到位,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神态都十分符合人物内心,将不幸婚姻與被隐瞞真相下心酸的女人形象完整豐滿地呈現在觀衆面前。

在這兩場交錯複雜的愛情中,沒有人是錯的。隻不過,劉三蓮對宋正遠的愛是轟轟烈烈的愛情,而宋正遠對劉三蓮的感情,則更像他的世界裡的親情。看完影片後,我們不禁發問:"誰先愛上他的真的那麼重要嗎?",顯然,故事的答案已經從探尋"誰先愛上他的"、"誰更愛他"漸漸地變成了"我們都愛他"。

《誰先愛上他的》:一場心靈的互相救贖叙事方式與創意元素潛移默化的視聽語言表達角色的巧妙設定

愛情,是每個人都渴望追求的心儀之物,但在甜美的同時,它也是危險的。在愛情中,存在衆多既定的卻無法察覺的未知性。但在追求愛情的旅途上,不管是同性之愛還是異性之愛,都是應該得到尊重和認同的。也正是由于這一原因,也注定其中一方會遭受到直擊心靈的打擊與無法接受的事實。

同樣是表達同志人的人際關系,《誰先愛上他的》相比于《以你的名字呼喚我》、《莫裡斯》等影片,在角色的設定上更加富有新意。通過小三與小王的鬥争不僅僅表達出對于愛情的重新定義,更揭示了同志者面臨的社會關系的尴尬處境。同性之戀與婚姻悲劇看似毫不相關,但實際上同志者受到社會與父母的壓力後,對于婚姻進行選擇後,看似和諧的婚姻關系,也許經不住任何風吹雨打。

《誰先愛上他的》:一場心靈的互相救贖叙事方式與創意元素潛移默化的視聽語言表達角色的巧妙設定

在影片的結尾,通過一個長鏡頭拍攝了兒子與母親和解後,一起在路上唱歌,在兒子和母親的歌聲之外,阿傑的歌聲也以畫外音的形式融合了進來。這,也許就是了解後的最好的結局。

縱觀台灣電影發展曆史,以鄉土台灣為起點的侯孝賢、立足于城市的楊德昌;從武俠片到寫實主義電影再到瓊瑤的愛情片;從新電影運動背景灣電影的崛起,到逐漸沒落,再到現在的後新電影時代,新導演的異軍突起。綜上所述,台灣電影幾經曲折,記載着從繁華到沉寂的過程。寫實主義的影片一直是台灣電影的重點追尋。從早期的對于家族宗族的展現到如今反映社會問題,其思想性和藝術性都得到台灣觀衆和電影界的認可與誇贊。适用于大多數台灣文藝片的描述,則是"小衆"一詞。像電影《陽光普照》,十分寫實主義的描寫了社會底層市民的艱辛與生活不易。

《誰先愛上他的》:一場心靈的互相救贖叙事方式與創意元素潛移默化的視聽語言表達角色的巧妙設定

在台灣電影的發展中,《我的少女時代》、《那些年》等青春愛情主題題材的台灣電影在市場上是較為受歡迎的,但在筆者看來影片《誰先愛上他的》中,作者想表達的社會問題是高于影片中的愛情因素的。

2018年,台灣舉行的婚姻平權公投,雖然以保守派勝利告終,但像《誰先愛上他的》這種同志題材的電影,會将它的主題精神緩緩滲透。筆者相信,在看完電影之後,沒有人會糾結于它究竟是一場婚姻悲劇還是真愛抵達,人們會被同性與異性的愛戀所打動。正如電影中的台詞所說:"不要互相打擾就是最好的祝福。"所有愛,都值得不被打擾,都值得得到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