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申屠嘉奏請誅殺晁錯,被回絕後竟然活活氣死,袁盎:我替你報仇

作者:慕已成雙

申屠嘉十五歲參軍,此後一直跟随劉邦南征北戰;在漢惠帝時出任淮陽太守;漢文帝即位後,對凡是跟随漢高祖的功臣進行嘉獎,申屠嘉被授封關内侯,不久又升任禦史大夫,相當于副相;公元前162年,張蒼罷相,申屠嘉接任丞相一職,封故安侯。

本來漢文帝内心的最佳丞相人選并不是申屠嘉,而是窦皇後的弟弟窦廣國。窦廣國頗有才能且為人謙虛,但是外戚的身份有時候是優勢,有時候也會成為阻礙。呂氏之亂猶在眼前,漢文帝有所顧慮,同時也害怕群臣有說法,是以隻能從高祖時期的功臣中選擇。當時陳平、周勃、灌嬰等重臣皆已去世,剩下的也大多是老的老、病的病,隻有申屠嘉尚算年輕,而且在副相位子上幹了很多年,資格夠老,經驗也足,這才授任申屠嘉為丞相。

申屠嘉奏請誅殺晁錯,被回絕後竟然活活氣死,袁盎:我替你報仇

到了景帝時期,申屠嘉已經是曆經三朝的元老加丞相。而晁錯在劉啟(即後來的漢景帝)做太子時,就随侍左右,晁錯曆任太子舍人、博士、太子家令,總管太子府大小事宜,深得劉啟信任。劉啟即位後,就破格提拔晁錯為内史,很快又升任禦史大夫,位列公卿。申屠嘉做了很多年才幹到禦史大夫,然後等到張蒼罷相,他才頂替上來;而反觀晁錯,仕途猶如坐火箭一般上升,順利得讓人羨慕嫉妒恨。

晁錯不僅運氣好,才華也是出類拔萃。漢景帝經常召見晁錯,議論國家大事,晁錯也不斷給景帝出謀劃策;漢景帝對晁錯幾乎言聽計從,許多法令都是經由晁錯修訂後頒發的。

申屠嘉奏請誅殺晁錯,被回絕後竟然活活氣死,袁盎:我替你報仇

漢景帝如此信賴晁錯,申屠嘉這個丞相被邊緣化,不由得對晁錯心生嫉恨。不久,申屠嘉就抓住了晁錯的小辮子,想借此機會一舉除掉晁錯。

晁錯所在的内史府大門本是朝東,晁錯嫌出入不便,是以鑿開了内史府南面的一堵牆,開了一個南門,但他鑿開的這堵牆恰恰是太上皇宗廟的外牆。類似這種牆面是不能擅動的,屬于忤逆祖宗,論罪當斬。漢景帝時期發生過兩次類似事件,一件是晁錯,另一件是廢掉的太子劉榮,劉榮因為這件事被抓捕入獄,後來在獄中自殺了。申屠嘉聽說了此事後,認為勝券在握,這次必将誅殺晁錯。

申屠嘉奏請誅殺晁錯,被回絕後竟然活活氣死,袁盎:我替你報仇

申屠嘉是什麼人?據《史記》記載:剛正不阿,執法如山,門不受私谒。漢文帝時期,有一個名叫鄧通的佞臣頗受漢文帝寵幸,仗着漢文帝撐腰,平日裡神色倨傲,有一次鄧通在朝堂上碰見申屠嘉,未盡下臣的禮節。申屠嘉向漢文帝說道:“陛下喜歡自己的寵臣,多賞賜他就是了,但是朝堂上的禮節不可不嚴肅!”下朝回到相府後,申屠嘉下令“召見”鄧通,還特意交代如果違抗就當場斬殺。鄧通得知消息後,自然知道其中詭谲,驚懼不已,連忙進宮向漢文帝哭訴。最後是鄧通到相府給申屠嘉賠罪,再加上漢文帝親自求情,鄧通才得以逃過一劫。一個連皇帝寵臣都敢殺的人,這次估計夠晁錯喝一壺了。

申屠嘉奏請誅殺晁錯,被回絕後竟然活活氣死,袁盎:我替你報仇

晁錯的消息也很靈通,事先聽到風聲,連夜入宮,求見漢景帝,一如當年鄧通,聲淚俱下地哭訴認罪,漢景帝聞言自然是選擇原諒他。

第二天早朝,申屠嘉以外牆一事奏請誅殺晁錯,漢景帝聲色俱厲替晁錯辯護:“晁錯所鑿的牆,隻是太上皇宗廟的外圍短牆,并不是真正的宗廟牆,不能算毀壞宗廟。”申屠嘉聞言不禁想起鄧通事件,知道争論無果,沒再說話,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申屠嘉奏請誅殺晁錯,被回絕後竟然活活氣死,袁盎:我替你報仇

退朝後,申屠嘉咬牙切齒地對好友袁盎說道:“我非常後悔沒有先殺了晁錯,再向皇上報告。”回到相府後,申屠嘉越想越氣,悲憤之下,竟然口噴鮮血而亡。申屠嘉的死不僅是因為漢景帝包庇晁錯,也是因為個性過于剛直,并且沒有容人愛才之心,最終導緻個人命運的悲劇。

袁盎素來與晁錯不和,好友申屠嘉死後,袁盎對晁錯更是恨之入骨。後來諸侯王打着“誅晁錯、清君側”的旗号發動叛亂,袁盎借此蠱惑漢景帝誘殺了晁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