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Gartner:高性能存儲的未來

 過去十二個月裡,有關存儲技術最新進展的宣傳報道一直甚嚣塵上,其中包括新型非易失性存儲器(如:三星的z-nand以及英特爾和鎂光科技的3d xpoint)。非易失性存儲器标準(nvme)等新型接口和更現代化的軟體也正日益普及,力圖減少因過去30年内cpu發展所導緻的資料中心it基礎架構不平衡。這些接口可以實作應用程式的低延遲和高性能資料存取,尤其是對于sql/nosql資料、高性能計算工作負載和大資料應用。

這些創新有望彌合資料中心計算與存儲之間的性能差距,但企業需要對圍繞這些新技術的宣傳炒作保持謹慎。這種未經驗證、快速演進的市場變化雖然可以帶來好處,但也會為負責it基礎架構規劃的管理者帶來諸多不确定性。

Gartner:高性能存儲的未來

并行存取的計算與存儲之間的更快接口可以降低存儲器存取延遲,但這也可能需要企業追加大量的額外投資或開展大規模更新,反而會打破企業it的更新周期。是以,在将該技術投入生産之前,企業需從供應商處尋求相關保障,以保護投資。

這些技術的累積效應具有深遠潛力;但是,它們目前尚在初期階段。在其潛在收益之外,技術的不成熟和對技術的部署缺乏驗證也需要被仔細考量。

實作存儲器級記憶體

為了打造存儲器級記憶體,許多新興存儲技術已經盡力将高性能、成本效益密度與非易失性的持續性結合起來。這一類技術的讀寫性能更接近動态随機存取存儲器(伺服器存儲),但是它們具有持續性,即在斷電時也能存儲資訊。目前大部分存儲技術無法實作這一點。以上每種技術的成熟期都會比最初的預期更長。

目前的挑戰是通過引入新層次的存儲級記憶體将動态随機存取存儲器和nand閃存(性能存儲)市場的技術和大量級生産規模相結合,進而将兩者的屬性融合在一起,以期提供一種可擴充的持久存儲器技術——該技術可以以每千兆位元組幾美元的價格實作更接近cpu的通路速度。

軟體必須更加輕量化

存儲器級記憶體與高速接口正取得顯著進展,其延遲僅數十微秒。但是,在充分利用接口創新功能方面,傳統存儲軟體棧由于其對串行裝置的優化,仍是一個限制因素。

傳統存儲軟體針對多線程采用了低效率的鎖定機制,降低了其大規模處理并行輸入、輸出任務的能力。此外,它還增加了級别更高的複雜抽象層,例如在區塊與頁面而非位元組級别處理資料。

為了讓存儲器級記憶體應用有效地發揮作用,存儲軟體必須變得更輕量、開銷更低并以更佳的讀寫速度進行并行存取優化。支援存儲器級記憶體的作業系統、管理程式以及存儲軟體尚處于演化的初期階段,市場化程序緩慢。gartner預計,這些創新技術還需要兩年多時間才能發揮其全部潛力。

作者:佚名

來源:51c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