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梨果實上有“一圈一圈”的是什麼病,應該怎麼防治?備注:梨樹輪紋病每年均會發生,是以應該把控好發生時間,提前采取防治措施,才能更有效保證當年或來年的産量。

作者:宗富水果種植

梨輪紋病又稱瘤皮病、粗皮病,我國梨産區發生普遍。輪紋病危害後可造成大量爛果,梨、蘋果等品種上表現尤為突出,一般果園的病果率為20%-30%,嚴重時可達50%-60%。此外,輪紋病還可危害主幹和主枝,導緻樹皮粗糙,樹勢衰弱,嚴重影響産量和結果樹壽命。

梨果實上有“一圈一圈”的是什麼病,應該怎麼防治?備注:梨樹輪紋病每年均會發生,是以應該把控好發生時間,提前采取防治措施,才能更有效保證當年或來年的産量。

樹幹感染輪紋病症狀

一、果樹輪紋病症狀

輪紋病主要危害枝幹和果實。枝幹受害後以皮孔為中心形成中心稍突起的褐色小斑點,後病斑逐漸擴大形成近圓形的暗褐色病斑,病斑中央突起呈瘤狀,周圍組織四陷?邊緣開裂。病斑多限于皮層,少數可達木質部。翌春,病斑中央産生照色小粒點(分生抱子器或子囊座),邊緣裂縫加深,翹起呈馬鞍狀。在多年生的主幹或主枝上,病斑密集、互相聯合,緻使枝幹表皮粗糙開裂。該病菌侵染主幹後還可引起幹腐症狀。病斑初為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紫紅色,表面濕潤,随着病斑的擴充,幹縮凹陷呈黑褐色病斑。病斑交界處開裂,表面翹起或剝離,病斑表面有縱橫裂紋。後期病斑處産生小黑點(分生孢子器)。

梨果實上有“一圈一圈”的是什麼病,應該怎麼防治?備注:梨樹輪紋病每年均會發生,是以應該把控好發生時間,提前采取防治措施,才能更有效保證當年或來年的産量。

蘋果果實受輪紋病危害症狀

果實受害在近成熟或倍孕期表現症狀,初期以果實皮為中心形成水狀、近圓形的色小斑點,邊緣有紅褐色暈圈,随後快速擴充,形成深淺紅褐色相間的同心輪紋,病部果肉腐爛,并有茶褐色黏液滲出。條件适宣時,病情發展迅速,數日内可使全果腐爛,并發出酸臭氣味。發病後期,少數病果的病斑中央表皮下逐漸産生黑色小粒點(分生孢子器)。

梨果實上有“一圈一圈”的是什麼病,應該怎麼防治?備注:梨樹輪紋病每年均會發生,是以應該把控好發生時間,提前采取防治措施,才能更有效保證當年或來年的産量。

二、果樹輪紋病病原物

病原物為子囊菌門葡萄座腔菌屬葡萄座腔菌。無性态為殼梭孢屬一種。

病菌子座埋生在寄主表皮下,成熟時突破表皮外露,黑褐色,球形或扁球形,有孔口子囊棍棒形,無色,頂部較寬,内含8個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橢圓形或卵形,單胞,無色至淡褐色。分生孢子器球形至橢圓形,具乳頭狀孔口,黑褐色。分生孢子無色,單胞,校形含有油滴狀内含物。

梨果實上有“一圈一圈”的是什麼病,應該怎麼防治?備注:梨樹輪紋病每年均會發生,是以應該把控好發生時間,提前采取防治措施,才能更有效保證當年或來年的産量。

病菌菌絲生長和分生孢子器形成的最适溫度為27℃左右,且需要光照。溫度在15℃以上時,分生孢子均能萌發,但以28℃左右為最适。分生孢子萌發對濕度要求嚴格,在無水膜存在時分生孢子不能萌發。

三、果樹輪紋病發生規律

病菌以菌絲體、分生孢子器及子囊売在被害枝幹組織、死枝、幹樁以及散落在果園中的樹枝上越冬。秋季落地腐爛或掩埋在土中的病果無傳病作用。翌年春天氣溫回升後,越冬的菌絲體繼續在枝幹上擴充危害;越冬子座則産生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遇雨水時釋放孢子,通過風雨傳播,侵染枝幹、果實或葉片。病菌孢子的釋放與降雨密切相關,般在降雨後2d出現孢子釋放高峰。

梨果實上有“一圈一圈”的是什麼病,應該怎麼防治?備注:梨樹輪紋病每年均會發生,是以應該把控好發生時間,提前采取防治措施,才能更有效保證當年或來年的産量。

梨果子受輪紋病危害症狀

分生孢子主要從皮孔和傷口侵入。從落花後10d左右至果實采收(4月下句至9月),隻要氣候條件适合,病菌均可侵染果實,5-7月為病菌集中侵入時期。病菌具有潛伏侵染的特性。幼果對病菌的抗侵入能力較弱,抗擴充能力較強;随着果實的長大和表皮木栓化,果實染病率不斷下降,但病菌的潛育期逐漸縮短。幼果的抗性與果實中酚和糖的含量有關當果實中酚含量在0.04%以上、糖含量在6%以下時,病菌不能擴充。随着果實成熟,酚含量不斷下降,糖含量不斷上升,當達到此限時,潛伏病菌得以擴充緻病。

梨果實上有“一圈一圈”的是什麼病,應該怎麼防治?備注:梨樹輪紋病每年均會發生,是以應該把控好發生時間,提前采取防治措施,才能更有效保證當年或來年的産量。

枝幹當年形成的新病斑上一般不形成分生孢子,至第2年和第3年,病斑上産生大量分生孢子,而第4年後,病斑上産生分生孢子的能力逐漸減弱,13年以上的病斑不再産孢。由于田間果實發病很晚、很少形成子實體進行再侵染,故果實受害多屬初侵染。

果樹輪紋病的發生與氣候條件、栽培管理措施和寄主抗病性關系密切。

1、氣候條件

病菌侵染期内,多雨高濕是病害流行的主導因素。當氣溫在20℃以上、相對濕度在75%以上或連續降雨3-4d,田間即有孢子釋放、傳播和侵染。4-7月是果實和新生枝條最易受感染的時期,此時的氣溫條件适宜發病,雨量和雨日數就成為病害發展的關鍵因子。此間雨量大,降雨日數多,病菌孢子釋放量大,寄主感染機率增加,病害發生就重;相反,少雨年份或地區,果園孢子釋放量小,病害發生就輕。

梨果實上有“一圈一圈”的是什麼病,應該怎麼防治?備注:梨樹輪紋病每年均會發生,是以應該把控好發生時間,提前采取防治措施,才能更有效保證當年或來年的産量。

梨葉片受輪紋病危害症狀

2、栽培管理

病原物為弱寄生菌,樹勢衰弱與病害發生關系密切。果園管理粗放、肥水不足、偏施氮肥、過度環剝、挂果過多以及蛀果和蛀幹性害蟲危害嚴重等均可導緻樹勢衰弱、進而有利于病害發生。此外,由于侵染果實的病菌主要來自受害枝幹,是以枝幹發病重的果園果實發病也重

3、寄主抗病性

梨的不同品種對輪紋病的抗性存在明顯差異。品種間抗病性差異主要與品種的皮孔大小、數量、表皮組織結構和酚含量有關。皮孔多、表皮結構疏松的品種都較感病。蘋果品種中以紅星、富士、金冠和青香蕉等最易感病,國光、元帥、祝光等品種次之,伏花皮等較抗病。梨不同種群砂梨抗性最強,其次是白梨,新疆梨和西洋梨抗性最差,但是種内的品種間抗性也存在較大差異。

梨果實上有“一圈一圈”的是什麼病,應該怎麼防治?備注:梨樹輪紋病每年均會發生,是以應該把控好發生時間,提前采取防治措施,才能更有效保證當年或來年的産量。

梨優質果表現

四、果樹輪紋病防控措施

果樹輪紋病的防治應采取選用無病苗木、加強水肥管理、清除病殘體,并結合生長期噴藥保護的綜合措施。

1、農業防治

(1)培育和選用無病苗木:育苗地應遠離老果園和病區,切忌在病果園行間空地育苗,以培育無病壯苗。對引進的苗木應認真檢査,剔除病苗弱苗。從無病健康樹上采接穗。

梨果實上有“一圈一圈”的是什麼病,應該怎麼防治?備注:梨樹輪紋病每年均會發生,是以應該把控好發生時間,提前采取防治措施,才能更有效保證當年或來年的産量。

(2)加強栽培管理:合理施肥,氮、磷、鉀肥平衡施用,并注意增施有機肥理控制樹體挂果量,防止出現大小年現象。及時防治葉部病害和鑽蛀性害蟲,以避免早期落葉及枝幹和果實因其他病蟲害的危害而導緻抗性下降,加重發病。苗木生長期間經常檢查,發現病苗立即拔除,并及時噴藥保護。冬季結合修剪,剪除病蟲枝,園外集中燒毀。

2、化學防治

(1)鏟除越冬菌源:早春及時刮除主幹和主枝上的病斑,并塗以殺菌劑保護抑。刮除的樹皮和病斑組織應帶出園外,集中燒毀。休眠期噴施晶體石硫合劑50-100倍液或3-5波美度石硫合劑等鏟除性殺菌劑,鏟除潛伏病菌。

梨果實上有“一圈一圈”的是什麼病,應該怎麼防治?備注:梨樹輪紋病每年均會發生,是以應該把控好發生時間,提前采取防治措施,才能更有效保證當年或來年的産量。

梨樹優質豐産園表現

(2)植株處理:合理用藥,掌握施藥時期和次數提高防治效果。根據輪紋病病菌的侵染特點,藥劑防治應從落花後定期進行,以保護果實。第1次噴藥應在落花後10d左右進行,之後根據降雨情況、果園内孢子消長動态和藥劑殘效期長短等酌情确定施藥次數和施藥時間。除對樹冠噴藥外,還應噴枝幹。可選用的藥劑有戌唑醇、苯醚甲環唑、醚菌酯、氟矽唑、代森錳鋅、波爾多液等。應注意不同藥劑交替使用,避免病菌産生抗藥性。

(3)果實采後處理:果實采後後,嚴格篩選儲藏果,剔除病果及傷果,然後用仲丁胺、甲基硫菌靈或抑黴唑等藥劑溶液浸果3min,裝箱後低溫(以1-2℃為宜)備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