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讀書筆記寫法--怎麼做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指讀書時為了把自己的讀書心得記錄下來或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來而做的筆記。 在讀書時,寫讀書筆記是訓練閱讀的好方法。 記憶,對于積累知識是重要的,但是不能迷信記憶。列甯具有驚人的記憶力,他卻勤動筆,寫下了大量的讀書筆記。俗話說:“最淡的墨水,也勝過最強的記憶。”是以,俄國文學家托爾斯泰要求自己:身邊永遠帶着鉛筆和筆記本,讀書和談話的時候碰到一切美妙的地方和話語都把它記下來。

讀書筆記的簡介

讀書筆記,是指人們在閱讀書籍或文章時,遇到文中精彩的部分或好詞佳句和自己的心得、體會,随時随地把它寫下來的一種文體。古人有條著名的讀書治學經驗,叫做讀書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這“手到”就是讀書筆記。讀完一篇文章或一本書後,應根據不同情況,寫好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的作用

  寫讀書筆記,對于深入了解、牢固掌握所學到的知識,對于積累學習資料,以備不時之需,很有必要。做讀書筆記,方法是多樣的,不同的方法作用不同。

作讀書筆記不僅能提高閱讀書、文的效率,而且能提高科學研究和寫作能力。通過學習和實踐使學生充分認識到圖書館的作用,不但學到了知識,鍛煉了能力,更激發了學生的探索欲。

讀書筆記的内容

  最簡單的一種做讀書筆記的方法是“摘抄法”。

  所謂摘抄就是讀一本書、一篇文章,把其中的一些好的句子和段落摘下來,抄在本子上或卡片上。

摘抄的内容要根據自己的需要來定。可以抄錄領袖導師的教導,思想家、文學家、科學家的至理名言,人民群衆、英雄人物的豪言壯語和格言諺語等。例如:

  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隻有不畏勞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

  還可以摘抄下你感興趣的詞段。

  讀書筆記的主要内容:

  摘抄精美語句,語段,詞語。

寫讀後感或讀書心得,内容鑒賞,探讨主題,評論人物,評品語言。

讀書筆記的種類

  讀書筆記一般分為摘錄、提綱、批注、心得幾種,格式及寫法并不艱深,心得筆記中的讀後感有點麻煩,但隻要懂得論點、論據和論證這三要素的關系,就會輕松拿下,因為讀後感不過就是一種議論文而已。很多應用文種隻有在将來的工作實踐中才能具體應用,而讀書筆記屬日用文類,應即學即用。

  常用的形式有:

1、摘要式讀書筆記

  摘要式讀書筆記,即将書中或文章中一些重要觀點、精彩警辟語句,有用資料和材料摘抄下來,目的是積累各種資料,為科研、教學、學習和工作作好準備。可按原書或原文系統摘錄;也可摘錄重要論點和段落;還可摘錄重要數字。

摘要式讀書筆記,是在讀書時把與自己學習、工作、研究的問題有關的語句、段落等按原文準确無誤地抄錄下來。摘錄原文後要注明出處,包括題目、作者、出版機關、出版日期,頁碼等,便于引用和核實。摘錄要有選擇,以是否有用作為摘錄的标準。摘錄式筆記可分為:

(1)索引讀書筆記

索引讀書筆記是隻記錄文章的題目、出處的筆記。如書刊篇目名、編著者、出版年月日、藏書處。如果是書,要記冊、章、節,如果是期刊,要記期号,報紙要記年月日和版面,以備日後查找友善。例如:莊照:《也談為誰立傳》,《光明日報·〈史學〉》

(2)抄錄原文讀書筆記

  抄錄原文讀書筆記就是照抄書刊文獻中與自己學習、研究有關的精彩語句、段落等作為日後應用的原始材料。摘抄原文要寫上分類題目,在引文後面注明出處。

2、評注式讀書筆記

  評注式讀書筆記不單是摘錄,而且要把自己對讀物内容的主要觀點、材料的看法寫出來,其中自然也包括表達出筆記作者的感情。評注式筆記有時對摘錄的要點做概括的說明。

  評注式讀書筆記常用方法有書頭批注。即在書中重要地方用筆打上符号或在空白處加批注、折頁作記号;也可用提綱方法把書和文章論點或主要論據扼要記叙下來;還可用摘要式綜合全文要點、記下主要内容;讀完全書或全文對得失加以評論也是一種方法。

  評注式筆記有下列幾種:

(1)書頭批注

  書頭批注,是一種最簡易的讀書筆記作法。就是在讀書的時候,把書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體會最深的地方,用筆在字句旁邊的空白處打上個符号,或者在空白處加批注,或者是折頁、夾紙條作記号等等。這種筆記方法不但對書中的内容可以加深了解,也為日後查找提供了友善。

(2)提綱

  提綱是用綱要的形式把一本書或一篇文章的論點、論據提綱摯領地叙述出來。提綱可按原文的章節、段落層次,把主要的内容扼要地寫出來。提綱讀書筆記可以采用原文的語句和自己的語言相結合的方式來寫。

(3)提要

 提要和提綱不同。提綱是逐段寫出來的要點,提要是綜合全文寫出要點。提要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語言扼要地寫出讀物的内容。提要除客觀叙述讀物内容外,帶有一些評述的性質。

  另一種提要,是對一篇文章或一本書的内容梗概作簡要的說明。

(4)評注讀書筆記

評注讀書筆記,是讀完讀物後對它的得失加以評論,或對疑難之點加以注釋,這樣的讀書筆記叫作評注筆記。例如魯迅讀《蕙櫋雜志》中的一段:清嚴無照《蕙櫋雜志》:西湖有嚴嵩和鄂王《滿江紅》詞石刻,甚宏壯。詞即慷慨,書亦瘦勁可觀,末題華蓋大學士。後人磨去姓名,改題夏言。雖屬可筆,然亦足以懲奸矣。

  案:嚴嵩篇和嶽飛詞,有如是作為,後人留詞改名,有如是自欺,嚴先生以為可筆而又許其懲奸,有如是兩可。寥寥六十字,寫盡三态。(魯迅《集外集拾遺·書苑折枝(二)》)

(5)補充原文讀書筆記

  補充原文的讀書筆記,是在讀完原書或文章之後,感到有不滿足的地方進行補充。需要注意的是補充原文不是随意地加以補充,而是要圍繞中心思想加以引申或發揮。

3、心得式讀書筆記

  心得式讀書筆記,即讀後感。是讀書或讀文章後寫出的自己的認識、感想、體會和啟發。常用方法有:劄記,它是摘記要點與心得結合的産物;心得,也叫讀後感。将讀書體會、感想、收獲寫出來;綜合觀點、見解,提出自己看法并記錄下來,也是很好的讀書方法!

  心得式讀書筆記,是在讀書之後寫出自己的認識、感想、體會和得到的啟發與收獲的一種筆記。它有如下幾種:

(1)劄記

 劄記,是讀書時把摘記的要點和心得結合起來寫成的。這種劄記的形式是靈活多樣的。可長可短。

(2)心得

 心得筆記也叫讀後感。讀書後把自己的體會、感想、收獲寫出來。這些讀書筆記,可以寫讀書時的心得體會,也可以寫對原文的某些論點的發揮或提出批評、商榷的意見。寫這種筆記,一般是以自己的語言為主,也可适當地引用原文。

(3)綜合讀書筆記

  綜合讀書筆記是讀了幾本或幾篇論述同一問題的書文後,抓住中心評論它們的觀點、見解,提出自己看法的筆記。

上述三種類型的讀書筆記,不論采用哪一種類型,目是都是為學習、工作、科學研究和寫作服務。作筆記時開始可采用摘要式,以後讀書多了,有了比較,産生了看法,就可以寫譯注式,至于心得式是更進一步了,它是屬于科學研究的範疇。

讀書筆記的形式

  讀書筆記的形式多種多樣。主要形式有:

1)筆記本

  成冊筆記本可用來抄原文、寫提綱、記心得、寫綜述。長處是便于儲存,缺點是不便分類,但可按類單獨成冊。

2)活頁本

  可用來記各種各樣筆記。便于分類,節約紙張和日後查閱。

3)卡片

  好處便于分類,可按目排列,便于靈活調動又節省紙張,但篇幅小,内容不宜長。

4)剪報

  把報紙和有用資料剪下來,長文章可貼在筆記本或活頁本上,短小材料可貼在卡片上。剪報材料可加評注,也可分類張貼,要注明出處,以便使用。

5)全文影印

  重要讀書材料,為保持完整性,可全文影印編目分類留用。

6)記憶

如果能用大腦記下來的話就能更好地在生活中運用筆記中的知識,何樂而不為呢?

讀書筆記的執行個體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人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屬于我們隻有一次。一個人的生命是應當這樣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他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這樣,在臨死的時候,他就能夠說:“我整個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獻給世界上最壯麗的事業——為人類的解放而鬥争。”

《國文短評顧此失彼》

  剛從遠處看到的那個筆直的山峰,就站在峽口上,山如斧削,隽秀婀娜。(案):用“隽秀”形容“筆直的”、“如斧削”的“山”尚可,而用“婀娜”來形容就不妥了。“婀娜”是形容姿态柔軟而美好,“如斧削”一樣筆直的山峰怎麼能給人以柔軟的感覺呢?可以把“婀娜”改為“挺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