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惠州一中曆史系主任陳少英在11年培養了幾位文科學生

作者:今日惠州網
惠州一中曆史系主任陳少英在11年培養了幾位文科學生

陳少英在城裡任教11年,她的課程很受學生歡迎。張一鳴,《東江時報》記者

輪廓

聯系人:陳少英

年齡:49歲

身份:現任惠州市第一中學曆史系主任

榮譽:2009年被評為惠州市第四任主任教師,2011年、2014年被評為惠州市德育優秀班主任、惠州市教師講師小組成員,惠州市兼職教師和研究人員,連續5年被評為學校優秀班主任。

她以學校為家,在全市第一所中學任教11年,隻請過一次假,被學校上司叫"絕望三郎";她是惠州市第一中學曆史系主任陳少英。

帶了7名高年級學生

陳少英曾在黑龍江省牡丹江省一所重點中學工作,全國模範高中任教。2004年,她決定辭去工作,南至惠州,進入惠州市第一中學任教。

次年,她被學校任命為曆史科科長。"這是神電的責任。"陳少英說。

在惠州的11年間,陳少英一直任教文科實驗班和重點班,并一直任教七高中。因為家庭離學校更近,陳少英更是把學校當家,每天早晚到學校,被學校上司叫"孤三郎"。

在教學過程中,陳少英不斷推測,為不同的學生積累經驗,創造出獨特的教學方法。

與學生建立"特殊"關系

對于陳少英來說,學生是神電的責任。愛得像兒子一樣出生,她不僅會因為學生考試不好而失眠,整夜想辦法調整教學政策,還經常因為學生遇到困難而匆忙。

陳少英始終堅持對同學們"多一點耐心,多一點愛心,多一點了解,多一點鼓勵"。"她和她的學生有一種'特殊'的關系,學生們稱她為'小英姐姐'。

陳少英來惠州任教11年,受教育程度超過惠州市藝術院。

評價

"陳少英就是我們學校著名的'絕望的三郎'。

——— 陳敬華,惠州中學副校長

陳少英有自己的學生管理和教學準備方法。

惠州市立中學高二年級組長劉志勇———

對話

記者:如何引導學生學習曆史?

陳少英:曆史記憶很多,不能靠死記硬背,掌握的方法。我研究了一套獨特的記憶方法———訓練學生使用學科記憶的思維方式。比如時間記憶,從他們最熟悉的時間推導出來,運用邏輯思維推理,在了解的基礎上去掌握。

記者:如果你遇到一個有早戀的學生怎麼辦?

陳少英:學生在友誼的基礎上再近一步是正常的,但需要引導。對于早早相愛的同學,我不采取拆遷政策,而是對他們說:老師沒有讓你們的感情結束,而是分号。引導學生成為好朋友和好夥伴,在學習上互相支援,讓學生把注意力轉向學習。

記者:你如何平衡家庭?

陳少英:我對家人感到内疚。我在惠州教書11年,隻請過一次假。我父親病得很重,他的家人直到他去世才告訴我,我最後一次趕回家鄉去看他的父親。父親臨終前沒有做過太多的孝道,這也是我的遺憾。

本組文字《東江時報》記者 王曉南 羅國紅 姚亞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