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華最年輕女博導顔甯:落選院士離開清華,奔赴美國引來罵聲不斷

作者:曆史關鑒

說起我國學術界的女神,清華大學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顔甯,絕對榜上有名。然而從海外學成歸來的她卻在清華大學任教10年後,接受了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抛出的橄榄枝,去往美國擔任該校的結構生物學教授,并在2年後當選了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清華最年輕女博導顔甯:落選院士離開清華,奔赴美國引來罵聲不斷

顔甯的舉動引來了無數人的謾罵,網上對她議論聲不斷,有人說“她是白眼狼,祖國辛辛苦苦培養了她,她還去給美國人服務”,有的人為她“打抱不平,說她是因為多次落選中國院士,心灰意冷之下才會選擇去美國”,“也有的人說她隻是想要不斷攀登科學的高峰,這沒有錯!”那麼顔甯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呢?要想知道答案,我們自然要從顔甯的人生經曆來尋找答案。

顔甯于1977年出生在中國山東章丘普集博平村,父母都是普通的汽車廠勞工,顔甯長到6歲的時候,一家人又一起搬到了北京生活。顔甯上國小後,她的父親便開始對顔甯的學業有着較高的要求,一家人都希望顔甯能在以後有個好工作。而顔甯也不負衆望,早早就成了一名學霸 ,聯考後順理成章地進入了清華大學。

清華最年輕女博導顔甯:落選院士離開清華,奔赴美國引來罵聲不斷

然而在選擇專業的時候一家人有了分歧,顔甯的父母希望顔甯選擇醫學專業,以後做一名優秀的醫生。但顔甯不光學習好,長大後也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她覺得自己連解刨小動物都下不了手,不适合當醫生。毅然選擇了生物學,照她的話來說就是:學生物跟學醫差不多,沒準我以後的研究能為醫學提供幫助呢?顔甯的父母看孩子有了自己的主意,便不再強求。

我們從這裡就可以看出,顔甯并不是一個聽從父母安排的“乖寶寶”,她有着自己的志向,并且願意為自己的想法付諸努力。

1996年,顔甯如願以償地進入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然而能夠進入清華的學生,哪個不是學校和老師心中的“天之驕子”,很多人都能很快把所學的知識消化吸收,而初次學習生物學的顔甯卻曾迷了,甚至還差點是以挂科。但她迅速調整好了狀态,更加努力地投入學習當中,成績也慢慢趕了上來。

清華最年輕女博導顔甯:落選院士離開清華,奔赴美國引來罵聲不斷

大三時,我國生物學家饒子和看中了顔甯的天賦,并邀請顔甯進入了自己的研究團隊。顔甯在實驗中仿佛看到了新的天地,越發對生物學感興趣。之後顔甯便徹底潛下心來,鑽研生物學知識。

很快,顔甯畢業了,還成功地獲得了清華大學的學士學位,但她并不滿足于此。顔甯學得越多,就越對未知的世界感到好奇,她好奇國外又有着什麼樣的研究成果。

恰巧,遠在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華人施一公,當時正好負責普林斯頓大學在中國内地的招生工作,作為同在清華讀過書的學長,施一公發表了鼓勵清華學子出國深造的演講,顔甯深受觸動,被更加廣闊的世界所吸引,自告奮勇給施一公寫了一封自薦信,讓施一公注意到了這個女孩。

清華最年輕女博導顔甯:落選院士離開清華,奔赴美國引來罵聲不斷

施一公

2000年,顔甯成功收到了普林斯頓大學的錄取通知,去往了美國。進入大學後,她感受到了不一樣的科研氛圍,很多她沒見過的知識更是深深地吸引着顔甯,她也樂此不疲地投入到全新的知識領域當中。

然而就像在大學時那樣,顔甯沒能很快進入狀态,身處異國他鄉的她,雖然沒日沒夜地鑽研,但始終缺少研究成果,看着同僚們一個個發表論文,她内心焦急但也隻能沉下心來,繼續沉澱,最終在2003年1月11日得到了導師的認可。

之後的顔甯在科研之路上,仿佛開了挂一般,2004年12月,顔甯順利地通過了博士答辯,獲得了博士學位,之後又以博士後的身份繼續研究下去。

清華最年輕女博導顔甯:落選院士離開清華,奔赴美國引來罵聲不斷

2006年,顔甯成功做出了第一個膜蛋白結構,震驚了整個學術界,很多人都不敢相信全球那麼多權威專家一生都沒研究出來的成果,竟然被一個不到30歲的中國人研究出來了,自此顔甯開始有了知名度。

2007年,學業有成的顔甯到了做選擇的時刻,是回國還是留在美國?當時普林斯頓大學給她提出了豐厚的條件,期望她能留下來繼續做研究。但這時顔甯卻選擇與施一公一起回國,展開一段全新的科研之路。愛國情懷深深地刻在每個華人的心中,這不是外國人能夠了解的。

清華最年輕女博導顔甯:落選院士離開清華,奔赴美國引來罵聲不斷

回到母校的顔甯成為了清華曆史上最年輕的教授和博士生導師,她還建立了自己的實驗室和團隊,先後為我國培養了7名博士生。2009年,顔甯團隊在世界上首次解析了人源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1的三維晶體結構,在2011年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傑出青年科學基金。2016年,顔甯在生命科學領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被評為我國的科學之星以及年度科學人物。

當然,顔甯所取得的成就與榮譽遠比我提到還要多,這些成就充分說明顔甯在生物學中的天賦,以及她在生物科學上的投入。或許正是因為她對科研的執著,才有了她如今的成就。

然而在2017年的中國科學院院士評選中,顔甯意外地落選了,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她在落選的同年,選擇重新回到美國的普林斯頓大學,擔任大學裡的講席教授。

對此,引起了很多人的熱議,而顔甯的回應則是說,她在清華大學獲得了極好的支援,取得的成就甚至超出了她的預期,但她想要跳出這個舒适區,想要換一個科研環境,突破自己如今的瓶頸。落選中科院院士,她想要謝謝那些為她鳴不平的師長和朋友,但她并沒有覺得傷心和難過。

清華最年輕女博導顔甯:落選院士離開清華,奔赴美國引來罵聲不斷

不論她說這話是否言不由衷,但不可否認的是,她在科研的道路上仍然在發光發熱。在2019年,她當選了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藝術與科學院的兩院外籍院士。獲得這些稱号的顔甯并不驕傲,她謙虛地說自己在科研領域也隻是一個新人,自己還要不斷尋找屬于自己的人生意義,看得出來她确實對虛名不甚在意。

中科院的評選要從專業、成就、年齡等方面考慮,就連諾貝爾獎得主屠呦呦也沒能獲得我國院士的稱号。我們對顔甯的落選也大可不必那麼失望,真正有能力的人,能夠記錄在曆史的長河中。榮譽也不過是其中的點綴罷了。

清華最年輕女博導顔甯:落選院士離開清華,奔赴美國引來罵聲不斷

屠呦呦

很多人或許會覺得,她的出走是我國的巨大損失,但不可更改的是,顔甯始終都有着中國籍,還挂職着我國清華大學的生物教授。每個孩子想要追求自己的理想,做母親的自然不會攔着,反而會祝福她,祖國母親自然也是如此,相信顔甯雖然身在美國,但心心念念的肯定還是自己的祖國,不會忘記自己是一位中國人。

如今44歲的顔甯還未結婚,每天都泡在實驗室,已經說明了她對科研的熱愛勝過了一切,我們為什麼不能為走出舒适環境,繼續向科研高峰攀登的顔甯加個油呢?而顔甯是否應該去美國發展,相信曆史會給出最終答案,我們拭目以待便好。

清華最年輕女博導顔甯:落選院士離開清華,奔赴美國引來罵聲不斷

對于顔甯您怎麼看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與我交流,同時也期待您的點贊關注收藏和轉發,我們下期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