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海軍大事記》記載:“1894年7月23日淩晨,大鳥圭介親率日兵一個聯隊攻占北韓王宮,劫持國王,組織以大院君李罡應為首的親日傀儡政權。”
1894年,日本發動了蓄謀已久的中日甲午戰争,戰争的結局直接改寫兩國命運:日本走向了近代列強窮兵贖武的道路,而天朝上國的大清王朝則顔面盡失,墜入萬劫不複的深淵,淪入了任人宰割的地步。這一切皆源自中日甲午戰争,而将中日争端一步步引向戰争深淵的,是日本駐朝大使大鳥圭介,也是日本挑起甲午戰争的外交操盤手。大鳥圭介何許人也?諸多學者着墨不多,今天梳理史料,還原這個給中國制造災難的真實面目!

日本駐紮在北韓艦隊
大鳥圭介出生于1833年4月14日,自幼聰穎好學,受其當醫生的父親影響,1852年,到閑谷學校學習漢學、儒學、中醫醫學,對中國文化造詣很深。随後又在著名蘭醫學者緒方洪庵的私塾學習蘭學和西洋醫學,所謂蘭學就是學習荷蘭文化,并對西方軍事學、工學、西式兵法和攝影術也有着濃厚興趣,涉獵廣泛,文理兼備,可以說是個學貫中西的學霸,時稱西洋學者。1860年,還出版了軍事著作《炮術新編》。在日本首次制作合金鉛版,被稱之為大鳥活字,後來大鳥活字被廣泛普及,成為多數出版物的首選。
大鳥圭介
然而,令他在曆史留下印迹的是外交生涯。1889年出任駐中國特命全權公使,得到了外交曆練,四年後的1893年轉任駐北韓特命全權公使,由此開啟了中日甲午戰争外交操盤手的罪惡生涯。
曆經明治維新實力大增的日本,開始蠢蠢欲動,蓄謀實施侵略北韓,進而占領中國的計劃。但要發動戰争須有一個借口,而1894年6月北韓爆發的東學黨農民起義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曆史機遇,日本政府決心利用北韓東學黨農民起義事件發動侵朝援華戰争。
北韓東學黨農民起義
挑起戰争争端需要有一個老謀深算、狡詐兇狠的外交人物,已回國療養的大鳥圭介再次披挂上陣,走向外交戰的前沿,成為中日争端的主要操盤者。
1894年6月5日,日本立即設立有參謀總長、參謀次長、陸軍大臣、海軍軍令部長等參加的“大學營”,作為指揮侵略戰争的戰時最高指揮機構。并決定以保護駐朝公使大鳥圭介回任為名,派兵入侵北韓。在日軍先遣隊出發前,日本外務大臣陸奧宗光訓令駐朝公使大鳥圭介“得施行認為适當之臨機處分” ,授權大鳥挑起釁端,找尋借口發動侵略戰争。
日本外務大臣陸奧宗光
6日,又決定派大島混成旅團一個步兵大隊入朝,并派海軍陸戰隊400人、巡查20人,護衛大鳥圭介回任,實際上明眼人一看即知是日本為護衛大鳥圭介回任為幌子,乘機大量運兵北韓。
10日,大鳥圭介奉外相陸奧宗光之命率兵420人強行進入漢城,并按照日本政府訓令,開始對北韓政府一環扣一環地實施一系列外交訛詐。
14日,摸不着頭緒的北韓政府質問日本派兵進入北韓的理由,大鳥圭介蠻橫無禮地答複“韓匪不能自除,請華代戡”,自然無力保護日人,故率兵“自衛”。
然而,正當大鳥圭介雄心勃勃施展其外交伎倆之時,東學黨起義軍同政府簽訂《全州和約》,東學黨起義軍也退出了全州,暴亂就此結束了。
吉野号
東學黨暴亂既已平息,中日兩國的外國軍隊就沒有繼續在北韓羁留的理由了,這是一心挑起戰争的日本不願看到的結果。一招不行又起一招,為阻止清軍從北韓撤軍,以此達到侵略的目的,陰險狡詐的大鳥圭介竟厚顔無恥地提出了“清日共同促進北韓内政改革”的建議,其意圖就是為了把水攪渾,把清軍拴在北韓,進而使中日共同撤兵協定一筆勾銷。
此後,日本開始不斷增兵,侵朝日軍比駐朝清軍占絕對優勢。而清廷決策者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李鴻章則希望中日共同撤兵,既未向北韓增援軍隊,又未按袁世凱、聶士成等人的建議由清軍先撤兵 ,最終給日本人以可乘之機。
21日,清政府明确表示,日本無權幹預北韓内政,複照拒絕。但日本利用控制漢城的有利地位,逼迫北韓接受它設計的“改革”。
22日,日本内閣召開禦前會議,決心單獨“改革”北韓内政。
26日,大鳥圭介奉命谒見北韓國王,提出改革内政的要求。并多次威逼利誘北韓政府,提出“貴國不同意我提案,我即認為系斥我之勸告”,“今後我政府将惟我利害是視,欲以強力執其手段,謹此預先通知”。
7月18日,北韓政府斷然拒絕了大鳥圭介提出的改革内政的要求。
19日,日本政府秘密電告大鳥圭介,要求不擇手段,立即挑起戰争。
20日,大鳥圭介紹秉承日本政府意旨,向北韓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北韓政府廢除與中國的藩屬關系,“令清軍退出境外”,并限令22日夜12時前答複。當夜,大鳥圭介又照會北韓政府,要求其廢除與中國簽訂的所有條約。
大院君李罡應
22日,北韓政府複照日本政府,指明中國派兵是依據《天津條約》而來的,日軍不退,清軍也不能撤退。惱羞成怒的大鳥圭介大鳥接到北韓答複後,立即殺氣騰騰地向北韓外務督辦趙秉稷發出最後通牒威脅,提出北韓如不滿足日本的要求,日本将動用武力。其實早在提出最後通牒前,大鳥圭介已經與日本混成旅團旅團長大島義昌約定7月23日派兵進入漢城,攻占王宮。
7月23日淩晨,正如本文開頭提到的喪心病狂的大鳥圭介赤膊上陣,親自率領一個聯隊日軍攻占了北韓王宮,囚禁北韓高宗國王李熙,建立了由興宣大院君李昰應為首的政府。
而賣國求榮的大院君所發的第一個指令就是任命大鳥圭介為北韓國王政治顧問。接下來大院君又于7月25日更換了内閣,向清廷駐北韓公使唐紹儀通告北韓單方面廢棄清朝之間存在的所有外交條約,并且要求在牙山駐紮的所有清軍和豐島海面上的北洋水師所有艦隻立即撤退。大院君的身後站着日本公使大鳥圭介,站着日本陸軍和海軍聯合艦隊,這是日本帝國在向清朝正式宣戰,
到了這一步,中日兩國的正面交鋒就不可避免了。同日,日本聯合艦隊在豐島海面偷襲中國艦船,悍然挑起了甲午戰争。
從上面梳理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到大鳥圭介步步為營,每步無不充滿着狡詐、陰險、訛詐等卑賤外交手段,也一步步将清國引入戰争的深淵……此人也由此令國人永遠記住其侵略中國的罪惡面孔!
本文系《北洋海軍曆史上的今天之十六》,持續更新,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