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繞開刺網反圍剿,躲過拖網再出發:鲅魚的洄遊之旅

作者:費瓊抒情

在海鮮明鑒大學營所在的青島,女婿們在谷雨前後的仲春時節都得給嶽父大人(當地叫老丈人)送一對新鮮的鲅(bà)魚,俗稱“鲅魚禮”。鲅魚越大顯得女婿對丈人越尊敬,是以衍生出了“鲅魚跳,丈人笑”這樣的民俗佳話。

你也許不知道藍點馬鲛,但一定聽說過鲅魚水餃

喜提大鲅魚的丈人多半會召喚丈母娘(嶽母大人)把它們或紅燒,或家常,或香煎,更大的可能是剁餡包成皮薄肚大的水餃。對鮮香糯彈的鲅魚水餃的執念并非青島人獨有,整個膠東地區,乃至嘗過這道美味的全國甚至全球的吃貨,往往一生都會欲“鲅”不能。

繞開刺網反圍剿,躲過拖網再出發:鲅魚的洄遊之旅

鲅魚水餃 攝影:李玉強

繞開刺網反圍剿,躲過拖網再出發:鲅魚的洄遊之旅

藍點馬鲛 手繪圖:李玉強qmcs

鲅魚的中文學名是藍點馬鲛。它還有很多地方俗名。在浙江甯波,它們被稱為“川烏”,并被尊為開春第一鮮;在東海彼岸的日本,它們被叫做鰆(サワラchūn),有春天之魚的美好寓意。藍點馬鲛在春季生得最為鮮美豐腴,誰能不愛。

我太傻了嗎

藍點馬鲛的學名為scomberomorus niphonius,是鲭科馬鲛屬的一位成員。scomberomorus這個拉丁名詞原意是“愚蠢的鲭魚”;而頗為巧合的是,在青島方言裡,傻乎乎,缺心眼兒的人被戲稱為“潮鲅”。不知東西方的上古先賢們是不是從肌肉發達的外表來斷定馬鲛魚類必然頭腦簡單。

繞開刺網反圍剿,躲過拖網再出發:鲅魚的洄遊之旅

“我聽别人說這世界上有一種魚是沒有鳔的,它隻能夠一直的遊啊遊啊,遊累了就在洋流裡面睡覺...” “昂,它就是個潮鲅”。— 潮鲅正傳

暢輕無阻,唯快不破,這個殺手惜時又惜命

與同科的遠房大堂兄藍鳍鮪魚一樣,藍點馬鲛也有線條健美的軀體和動力十足的新月型尾鳍。藍點馬鲛的體色低調但不乏素雅,背部呈略帶金屬質感的藍黑色,體側有數列黑色圓形斑點,腹部銀灰色。因體型在盛産肌肉棒子的鲭科魚類中算是偏細長側扁的,藍點馬鲛在日本又被稱為“狹腹”。

繞開刺網反圍剿,躲過拖網再出發:鲅魚的洄遊之旅

因為鱗片很小常被誤以為是無鱗魚 攝影:周骁

藍點馬鲛的胸鳍、背鳍、腹鳍、臀鳍都生得短小,肌間刺極少,鱗片小到幾乎不可見(是以幾乎全身都好吃,真乃恨刮鱗、怕魚刺的吃貨們之福音),連多數硬骨魚類引以為傲的魚鳔都省去了。藍點馬鲛這種對自己近乎苛刻的簡約主義追求,是保證自身随時高速穿越水層的一種進化選擇。相比無鳔魚,有鳔魚需要更長的時間适應水壓變動,任何快速的上浮或下沉活動都會産生外部水環境和身體壓力差的劇烈變化,導緻充滿氣體的魚鳔急劇膨脹或縮小,造成髒器損傷,甚至丢掉性命。但放棄魚鳔的藍點馬鲛同時也失去了魚鳔帶來的上浮功能,它隻能依靠肌肉的運動永不停息地在水中遊弋,才能保證自己不會下沉海底。與它同科的鮪魚和很多鲨魚也是如此。

繞開刺網反圍剿,躲過拖網再出發:鲅魚的洄遊之旅

被迅速釣起的深海魚類往往被迅速膨脹的鳔擠出胃囊,死狀可怖 攝影:王松林

雖然背負着“蠢和傻”的诨名,藍點馬鲛極其廣泛的分布範圍卻已證明它們是成功的生存者。它們若有魚生信條,那一定是“唯快不破”。藍點馬鲛的沖刺時速可以達到40-50公裡/小時。它們不僅遊動迅速,生長速度也同樣迅猛。藍點馬鲛在出生的第一年就能長到叉長42厘米,體重500克以上;2齡魚叉長可達55厘米,體重超過1千克。它們終生都在生長,但是2齡後生長速度會顯著放緩。7-8齡的藍點馬鲛叉長達可達70厘米-1米左右,體重在3-4千克之間。絕大多數藍點馬鲛在1-2歲就達到性成熟,但在動物界早熟的代價往往就是壽命偏短。藍點馬鲛的自然壽命不會超過十幾歲,有限的壽命也決定了它們的最大體長也就在1米挂零,體重很少超過10公斤。

繞開刺網反圍剿,躲過拖網再出發:鲅魚的洄遊之旅

魚類測量術語

藍點馬鲛是貪婪的掠食性魚類。憑借表現俱佳的耐力和速度,外加敏銳的視力和一口利齒,藍點馬鲛把凡是可以入口的魚、蝦、鱿魚、烏賊等統統視為獵物,甚至較小的同類也不放過。但是不大不小的身型決定了它們在食物鍊中隻能占據中上層的位置。它們從小到大都得時刻逃避鮪魚、旗魚、劍魚、鲨魚等等大型肉食性魚類和齒鲸類等海洋哺乳動物們的捕殺。當然,就算遇上這些更大、更快、更狠的大佬,藍點馬鲛也不會束手就擒,它們常常會成千上萬地聚集在一起,動作整齊劃一,形成一個的球形“魚卷風”,讓捕食者目眩神迷,難以鎖定目标。如果這大招還不行,那它就幹脆扭腰甩尾,四散逃命。

繞開刺網反圍剿,躲過拖船再出發

藍點馬鲛屬于海水中上層洄遊性魚類,也是我國近海資源衰退背景下少數能維持高産的大型魚類。每年初春(3月中旬),海域水溫升高,促進了藍點馬鲛性腺的加速發育,它們遊離越冬場向北進行生殖洄遊。4~6月,到達産卵場的藍點馬鲛開始繁衍後代。每條雌性藍點馬鲛都是極為高産的母親,平均每條在每次繁殖季可以産下60多萬顆卵。産卵之後,親魚和幼魚均在産卵場附近海域分散索餌。至8月下旬,随着近岸水溫下降,魚群陸續向較深水域進行适溫洄遊,繼續攝食,生長育肥,并于12月中下旬陸續回到各個越冬場。這是屬于藍點馬鲛的四季節律。

繞開刺網反圍剿,躲過拖網再出發:鲅魚的洄遊之旅

藍點馬鲛洄遊路線示意圖(參考黃渤海藍點馬鲛種群變動與海表面溫度的關系[j])

在這種生殖洄遊的習性下,也相應産生了藍點馬鲛的春汛和秋汛。春汛時,大大小小的漁船布下一張張天羅地網,守候在成年藍點馬鲛産卵的“必經之路”上,藍點馬鲛隻有突破重重包圍才能到達 “産房”。到了秋汛,還未成年的小馬鲛和它的父母又要再次突破漁船的層層圍剿,才能回到南黃海到東海中部的“安樂窩”度過冬季。

繞開刺網反圍剿,躲過拖網再出發:鲅魚的洄遊之旅

鲅魚漂流單片刺網示意圖 來源:《黃渤海區漁具通論》

藍點馬鲛的年産量雖然較為穩定,但随着捕撈網具的網目不斷縮小和捕撈強度的增加,其種群發生了許多變化,比如個體小型化、群體低齡化,幼魚生長速度加快,平均性成熟年齡提前,親魚産卵期延長等。邱盛堯等學者的研究顯示:在上世紀70年代前,多數在黃渤海繁殖的雌性藍點馬鲛會在2齡後(體重達到1千克左右)達到性成熟。而從90年代至今,絕大多數雌性藍點馬鲛在1齡(體重僅500克左右)即達到性成熟。這種現象背後的原因,很可能是高強度捕撈導緻的 “人工選擇”讓性早熟且生育能力強的小個體馬鲛魚得到了更大的存活幾率,因為它們能夠趕在被捕撈之前把自己的基因傳給後代。但遺憾的是,早熟小個體父母産生的後代通常成年個體也更小,不但經濟價值更低,也讓苦心尋覓大鲅魚的青島女婿們徒增焦慮。

繞開刺網反圍剿,躲過拖網再出發:鲅魚的洄遊之旅

資料來源:《中國漁業統計年鑒》

針對上述情況,我國各級政府漁業管理部門也制訂了相關的保護措施,如産卵親體保護、伏季休漁、縮短可捕期等多項管理法規,以保護藍點馬鲛漁業資源。雖然這些管理法規延長了當年幼魚的年内生長期,增加了藍點馬鲛資源的利用效率,但仍有不足之處。例如,研究表明藍點馬鲛初次性成熟最小叉長約為410mm左右,而《渤海區漁業資源繁殖保護規定》中藍點馬鲛的可捕标準為叉長380mm以上,這說明有一大部分未成年的幼魚被合法捕撈,嚴重破壞了資源的補充群體,使藍點馬鲛群體更加趨于小型化、低齡化。同時,對捕撈鳀魚等小型魚種所制定的最小網目尺寸極小,這會兼捕藍點馬鲛的仔魚和幼魚,雖然尚未對藍點馬鲛資源造成毀滅性打擊,但依舊會造成大量高價值漁業資源的損耗,令人痛惜。

繞開刺網反圍剿,躲過拖網再出發:鲅魚的洄遊之旅

明鑒建議大家,如果在市場看到380mm以下的“鲅魚羔仔”,或在休漁期看到新鮮鲅魚,不要購買,不要購買,不要購買!因為這些漁獲都屬違法捕撈。隻有管理部門和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徹底杜絕這種違法行為!

變暖是遠慮,缺糧為近憂

藍點馬鲛大部分時間栖息在海域中上層,對低溫尤其敏感,其資源分布、洄遊移動、栖息分布等都直接或間接受到水溫影響。研究表明,10°c的水溫已成為藍點馬鲛洄遊魚群是否進入漁場的門檻值。随着全球氣候變化,海洋溫度整體上升,強enso(厄爾尼諾和南方濤動的合稱)事件頻繁發生,直接或間接地制約魚類洄遊的路線和方向,對藍點馬鲛資源和漁場的位置産生嚴重影響。資料顯示,自上世紀九十年代末開始,日本海近岸的藍點馬鲛漁獲量大幅增加,這主要是因為氣候變化引起的日本海沿岸水溫升高,導緻馬鲛洄遊路線改變。

繞開刺網反圍剿,躲過拖網再出發:鲅魚的洄遊之旅

左:日本海藍點馬鲛漁獲量變動;右:藍點馬鲛分布區域擴大到日本海(西川哲也,2011)

每年春汛藍點馬鲛北上洄遊的目的不僅僅是到達北方的産卵場,它們還在沿途一路追捕着一種叫做日本鳀魚的小型魚類(北方俗稱“鲅魚食”)。日本鳀魚是黃渤海到東海北部的藍點馬鲛種群全年的主要獵物。與藍點馬鲛一樣,這種小型魚類也是年複一年地進行着南北向的季節性洄遊,并且它的分布也與水溫關系密切,溫度過高會使得鳀魚幼魚孵化率降低,進而緻使藍點馬鲛幼魚食物緊缺。

讓藍點馬鲛的食堂雪上加霜的是,長期高強度的捕撈已經造成我國鳀魚資源日益衰退。在黃、渤、東海海域,為了滿足水産和禽畜養殖業對飼料的需求,從上世紀90年代起,鳀魚從先前的低值雜魚一躍成為重點捕撈對象,平均每年捕撈量高達近百萬噸(多數被加工成魚粉、魚油作為飼料工業的原料,也有部分被直接作為冰鮮飼料投喂給養殖的魚類和蝦蟹等)。就所屬海域的生态功能而言,日本鳀魚是無可争議的基石物種(keystone species),它們的存在與否,會影響到數十種相關物種的存活(為了友善吃貨們了解基石物種,想想非洲大草原上的角馬)。若鳀魚種群得不到有效的保育,高度依賴它們為生的藍點馬鲛、帶魚、太平洋褶柔魚(真鱿)等中到大型肉食性種類資源養護的就無從談起。

繞開刺網反圍剿,躲過拖網再出發:鲅魚的洄遊之旅

為什麼被吃的總是我——鳀魚是衆多肉食性魚類

重要的食物來源 手繪圖:李玉強qmcs

1974-75年,在膠州三裡河文化遺址發掘中,考古工作者發現了成堆的鲅魚骨。看來我們與藍點馬鲛的緣分至少可以追溯到距今3900多年前。“馬蔺開花,鲅魚來家”,“好魚馬鲛鲳,好菜芥藍薳”,“春事剛臨社日,楊花飛送鲛魚。”……諸多宜俗宜雅的民謠詩句已經讓藍點馬鲛升華成為沿海漁家文化的一個重要的圖騰。

從新石器時代就在滋養着我們的藍點馬鲛種群現在正遭受過度捕撈、食物短缺、氣候變化三重威脅。加強科研監測,應用基于生态系統的理念和技術,繼續深化漁業改革,再加上廣大消費者們在打擊非法漁獲方面的全力配合,我們還是有機會讓藍點馬鲛繼續魚丁興旺,甚至而且更加壯碩健康。畢竟,不管哪裡的吃貨都愛鲅魚餃子,往後多少代的老丈人都得收鲅魚禮不是?

繞開刺網反圍剿,躲過拖網再出發:鲅魚的洄遊之旅

海鮮明鑒:

科學吃魚,才不會無魚可吃。每個人舌尖上的選擇,決定了海洋的現在與未來。為了培養新一代負責任的海鮮“吃貨”,海鮮明鑒将為中國消費者定制科學、有趣的可持續水産品消費指南。想要邊吃海鮮邊做環保?那就快快關注我們吧!

繞開刺網反圍剿,躲過拖網再出發:鲅魚的洄遊之旅

海鮮明鑒評級說明

感謝中國水産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産研究所李昂老師審閱并對本文提出寶貴修改意見。

轉載聲明

本文轉載自海鮮明鑒,如需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