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撇開泡沫,看智能家居聯盟亂象

 #智能家居,鬼扯的聯盟#

2014年無論在資本、産品還是團隊上,大量的資本湧入智能家居。同期一個詭異的現象是大把的智能家居聯盟在國内出現。聯盟或者平台這種智能家居抱團作戰的方式是什麼?這些聯盟是智能家居的探路者、淘金者還是投機者?聯盟本身能推動什麼,又依托什麼而存在?#鬼扯聯盟#跟創業者一起看看國内這些所謂的“聯盟”。

國内最早嘗試謀劃智能家居并做出影響力的大概就是家電巨頭海爾了,宅客君驚奇地發現,早在1997年他們就開始了智能家電的研發,2001年開始組建聯盟,并于2006年推出uhome“網絡家庭平台”,但受限于客觀條件原因,這些戰略規劃隻是躺在檔案和會議的讨論裡,一直沒能真正落地。

大概每個行業的先行者都會澎湃激昂地喊出一些大氣的口号,用以振奮士氣。但一直在耳邊甜言蜜語卻永遠不付諸行動的行為都是耍流氓,久而久之,群眾的滿心期待全部消耗殆盡,再也提不起興趣,那才是真的災難。

智能家居聯盟包含的廠商,大概可分為三類:傳統家電廠商、網際網路巨頭和創業團隊。

的确,這屬于被迫趕潮流的一族。在家電走向智能化的趨勢中,他們沒有任何優勢可言,又不甘淪為加工場。勢大者如海爾,能夠借助自身行業影響力呼喚起一幫玩家,勢小者也要主動加入各種圈子,不管是什麼聯盟,先占個坑總不會錯。

宅客君看來,網際網路企業之是以被捧得高高在上,隻是因為他們有一部分使用者,以及“所向披靡”的網際網路思想。沒有任何相關技術儲備的他們,突然發現可以拿自己的根基——雲服務來這個行業分一杯羹。這當然是大勢所趨,想要赢在未來的創業團隊或者傳統家電廠商哪有不過來跪舔的道理。

但千萬不要天真地以為他們在用心經營這個事業了。百度雲平台、阿裡物聯網開放平台、聯想 nbd 創業平台……見諸報端之後都不見了動靜。同時,由于各個平台标準不一,迫于研發成本的考慮,創業者短期内隻能将所有精力押注在某一家的平台上。

各家都隻是在觀望而已,或許隻有當某一家突然做出點成績以後,其他各家才會慌起來,投入真金白銀花費精力去做出些實質努力去推動。

同樣成為綁架方的還有新晉的管道霸主——京東。很多初創團隊入駐京東雲平台和超級 app 都是看重它的管道銷售能力。實際上就現階段而言,我們不清楚智能家電面向的使用者群在哪裡,京東有沒有優勢是不可知的。

智能家居這樣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必然會誕生幾個新興的巨頭。由是近來泡沫嚴重,紛紛開始包裝概念做投機分子,看誰的故事講得好聽,然後靠資本博弈,打造明星公司。實際上,市場上都沒有核心技術可言,包括核心的智能wi-fi模組也有n多家在做,隻是體驗優化的不同而已。

各個聯盟的初衷都是從自身利益出發,借聯盟之名在維護自身地位或者想要逆襲成王。聯盟真正要做,不僅僅是号召大家參與進某一個圈子,而且應該要能夠擔負起推廣産品、培育市場的責任,聯盟内成員各司其職,或者專心做好産品使用者體驗,或者降低“智能”的成本,降低使用者接受門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