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愛唐宋詞:“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作者:談藝錄

這篇我們讀歐陽修的名詞《生查子·元夕》,全詞如下: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歐陽修的這首《生查子》非常有名,因為它不僅每一句都是名句,甚至還被改編成了不止一個版本的流行歌曲,再加上這首詞的作者也頗有争議,就使這首詞更加知名了。

愛唐宋詞:“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先說說這個争議:

《詞品》(明代楊慎作)、《詞綜》(清代朱彜尊作)都把這首詞歸在女詞人朱淑真名下,甚至楊慎還因為這首詞認為朱淑真根本就不是一位良家婦人;《續萱草唐詩餘》又把它歸到了秦觀名下。看來,好詞總會引起大家的關注,好在有專家們作這方面的考證,清代況周頤在《蕙風詞話》裡有明确的記述:“歐陽永叔《生查子·元夕》詞誤入《朱淑真集》”,《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199集部五十二有詳細注明此詞為歐陽修所作。

更何況,南宋初年的曾慥(讀作zào,忠厚的樣子)所編《樂府雅詞》已将此詞歸入歐陽修名下,而曾慥所處時代并不久遠,當為可信。

現在我們一般認為這是景祐三年(1036年)詞人懷念他的第二任妻子楊氏夫人(歐陽修一生三娶,大約第三任妻子并良善)所作。

愛唐宋詞:“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人約黃昏後)

這首詞詞意簡潔,隻有四句話,但妙在每一句都堪稱名言。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歐陽修真是文字大家,用字儉省,十個字,時間、地點,情景寫得清楚明白。去年元宵節時,花市上花燈徹,花燈照得夜晚如同白晝一般。

愛唐宋詞:“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影視劇裡唐代的元宵節)

在中國,自唐代起就有元宵節觀燈的風俗,到了宋代,元宵節更成為男女約會的最佳節日,因為宋代女子,一年隻有三天(上元節、上巳節、清明節)有機會出外遊玩,而上元節這一天,可以上街的時間段在晚上,哈,這簡直就是為“約會”而設的節日,青年戀愛的男女可以在這樣的夜晚或于遊人稠密處眉目傳情,或在燈火闌珊處秘密相會。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黃昏時日色已暗,月色漸上,這正是幽會的最佳時分。“月上柳梢頭”,說了時間點,大緻說了地點,時間不錯,是黃昏,但地點似乎不在鬧市,而是柳枝可見的城外;而“人約黃昏後”,又似乎兩人早有約定,這說明男女主人公之前互相通信大約不成問題,借這個黃昏,隻是為了兩人親親密密地見上一面,所謂“月出皎兮,佼人僚兮”。

愛唐宋詞:“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月上柳梢頭)

無論如何,他們度過了一個美好的夜晚。但前面說了,這樣的機會并不多,一年才有這麼一回,是以,說不盡的柔情蜜意,但正是如此,這一年一次的時光才顯得格外珍貴。

下片所說,則全是相約不見的悲傷了。

愛唐宋詞:“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豐子恺畫《月上柳梢頭》)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這不,再次到了元夜,已是第二年了,還是元夜,還是花燈,還是月色,還是這個時辰,還是這樣的風光,這該是另一次約會的佳期了。這兩句與上半阙文義并列,但并列之中,卻别意突起——

愛唐宋詞:“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去年的人不見了!是爽約,還是再也不能來了?這是“人面不知何處去”的千古同悲,當此情景,怎不叫人悲從中來,潸然淚下。到了上元節,時節已是初春,淚水打濕的,可不就是春衫。

這首詞,通過對去年今日的往事回憶,對比歎息今年今日的物是人非,既有往昔的美好和溫馨甜蜜回憶,又有今日佳人不見的惆怅和憂傷。全詞妙在語句通俗,構思巧妙,上阙寫去年,下阙寫今日,重疊對應,回環複沓,有《詩經》的民歌風味,詞句明快、自然、樸實,更兼雖用詞平淡,卻情意深沉,韻味隽永,表達的是綿長的感情。

這是真正的“詞短情長”,或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這首詞更适宜傳誦,是以流傳甚廣。

(【愛唐宋詞】之32,圖檔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繼續閱讀